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join相关

    join流程分类

    Index Nested-Loop Join

    分析语句select * from t1 straight_join t2 on (t1.a=t2.a);

    上述语句中t2的a字段存在索引,则join流程如下

    • 从表 t1 中读入一行数据 R;
    • 从数据行 R 中,取出 a 字段到表 t2 里去查找;
    • 取出表 t2 中满足条件的行(使用索引),跟 R 组成一行,作为结果集的一部分;
    • 重复执行步骤 1 到 3,直到表 t1 的末尾循环结束。

    这个过程是先遍历表 t1,然后根据从表 t1 中取出的每行数据中的 a 值,去表 t2 中查找满足条件的记录。在形式上,这个过程就跟我们写程序时的嵌套查询类似,并且可以用上被驱动表的索引,所以我们称之为Index Nested-Loop Join,简称 NLJ。

    Simple Nested-Loop Join

    分析语句select * from t1 straight_join t2 on (t1.a=t2.b);

    上述语句中t2的b字段不存在索引,则join流程如下

    • 从表 t1 中读入一行数据 R;
    • 从数据行 R 中,取出 a 字段到表 t2 里去查找;
    • 取出表 t2 中满足条件的行(没有索引,全表扫描),跟 R 组成一行,作为结果集的一部分;
    • 重复执行步骤 1 到 3,直到表 t1 的末尾循环结束。

    这个过程需要遍历t1和t2,扫描的行数是t1和t2的总行数乘积,效率太低。上述流程我们称之为Simple Nested-Loop Join

    Block Nested-Loop Join

    分析语句select * from t1 straight_join t2 on (t1.a=t2.b);

    上述语句中t2的b字段不存在索引,则join流程如下

    • 把表 t1 的数据读入线程内存join_buffer中,由于我们这个语句中写的是select *,因此是把整个表 t1 放入了内存;
    • 扫描表 t2,把表 t2 中的每一行取出来,跟join_buffer中的数据做对比,满足 join 条件的,作为结果集的一部分返回。

    在这个过程中,对表 t1 和 t2 都做了一次全表扫描,因此针对表的扫描行数是t1和t2表的行数之和。由于 join_buffer 是以无序数组的方式组织的,因此对表 t2 中的每一行,都要做遍历来判断,总共需要的操作次数依旧是t1和t2的总行数乘积,但后面的部分是在内存中做的判断,因此效率更高。

    注意如果放不下表 t1 的所有数据话,则会分段放入join_buffer然后聚集结果返回。

    BLJ缺点

    • 可能会多次扫描被驱动表,占用磁盘 IO 资源;
    • 判断 join 条件需要执行 M*N 次对比(M、N 分别是两张表的行数),如果是大表就会占用非常多的 CPU 资源;
    • 可能会导致 Buffer Pool 的热数据被淘汰,影响内存命中率。

    能不能使用 join 语句?

    • 如果可以使用 Index Nested-Loop Join 算法,也就是说可以用上被驱动表上的索引,其实是没问题的;
    • 如果使用 Block Nested-Loop Join 算法,扫描行数就会过多。尤其是在大表上的 join 操作,这样可能要扫描被驱动表很多次,会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所以这种 join 尽量不要用。

    所以你在判断要不要使用 join 语句时,就是看 explain 结果里面,Extra 字段里面有没有出现“Block Nested Loop”字样。

    如果要使用 join,应该选择大表做驱动表还是选择小表做驱动表?

    • 如果是 Index Nested-Loop Join 算法,应该选择小表做驱动表;
    • 如果是 Block Nested-Loop Join 算法:
      • 在 join_buffer_size 足够大的时候,是一样的;
      • 在 join_buffer_size 不够大的时候(这种情况更常见),应该选择小表做驱动表。

    所以,这个问题的结论就是,总是应该使用小表做驱动表。

    当然了,这里需要说明下,什么叫作“小表”。在决定哪个表做驱动表的时候,应该是两个表按照各自的条件过滤,过滤完成之后,计算参与 join 的各个字段的总数据量,数据量小的那个表,就是“小表”,应该作为驱动表。

    join优化

    Multi-Range Read

    MRR:这个优化的主要目的是尽量使用顺序读盘。

    介绍 InnoDB 的索引结构时,提到了"回表"的概念。回表是指,InnoDB 在普通索引 a 上查到主键 id 的值后,再根据一个个主键 id 的值到主键索引上去查整行数据的过程。如果随着 a 的值递增顺序查询的话,id 的值就变成随机的,那么就会出现随机访问,性能相对较差。虽然“按行查”这个机制不能改,但是调整查询的顺序,还是能够加速的。因为大多数的数据都是按照主键递增顺序插入得到的,所以可以认为,如果按照主键的递增顺序查询的话,对磁盘的读比较接近顺序读,能够提升读性能。

    MRR流程

    • 根据索引 a,定位到满足条件的记录,将 id 值放入 read_rnd_buffer 中;
    • 将 read_rnd_buffer 中的 id 进行递增排序;
    • 排序后的 id 数组,依次到主键 id 索引中查记录,并作为结果返回。

    MRR 能够提升性能的核心在于,查询语句在索引 a 上做的是一个范围查询(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多值查询),可以得到足够多的主键 id。这样通过排序以后,再去主键索引查数据,才能体现出“顺序性”的优势。

    Batched Key Access

    理解了 MRR 性能提升的原理,我们就能理解 MySQL 在 5.6 版本后开始引入的 Batched Key Access(BKA) 算法了。该算法实质通过MRR将相关键值排序后再去批量顺序搜索。

    如果要使用 BKA 优化算法的话,需要在执行 SQL 语句之前,先设置set optimizer_switch='mrr=on,mrr_cost_based=off,batched_key_access=on

    NLJ优化

    开启BKA算法使用设置,则 NLJ 算法优化执行的逻辑过程如下:

    • 从驱动表 t1,一行行地取出 a 的值,放到join_buffer
    • 在join_buffer中做排序
    • 批量传给t2搜索相关行做join
    • 如果t1取出的数据一次性放不下,那就分批量取,重复2-3的步骤

    BLJ优化

    BLJ的缺陷如上文所述,具体如何优化的主要思路还是尽肯能的利用被驱动表的索引

    • 被驱动表针对相关键值做索引
    • 如果被驱动表数据太多,不适合建立索引,则通过构建被驱动表的相关临时表来优化,将数据使用临时表集中后再构建索引,从而达到使用BKA算法的优化功能
  • 相关阅读:
    nio非阻塞缓存流
    java高级---->Thread之ScheduledExecutorService的使用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spring-定时周期执行指定的任务
    常用数据库连接池 (DBCP、c3p0、Druid) 配置说明
    Linux定时任务Crontab命令详解
    mybatis xml查询语句大全
    mysql索引研究
    关于HttpClient重试策略的研究
    对于org.apache.commons.dbcp.BasicDataSource的配置认知
    Linux dos2unix命令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eiweng/p/1249103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