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高效率http页面优化法则一【JS对DOM的操作】

    高效http页面优化法则一
    很多人都认为JS的效率太慢了,都不愿意用js来实现相对困难一点的程序逻辑。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其实js的效率并不慢,慢的是DOM,如果操作好DOM,你的js效率将提高接近千倍(这并不是什么夸张的数字)。

    1. 批量增加Dom:使用修改innerHTML的方式

    尽量使用修改innerHTML的方式而不是用appendChild的方式; 因为使用innerHTML开销更小,速度更快,同时也更加内存安全.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用innerHTML方式添加时,一定不要在循环中使用 innerHTML += 的方式添加,这样反而会使速度减慢; 而是应该中间用array缓存起来,循环结束后调用 xx.innerHTML = array.join(‘’);的方式,或者至少保存到string中再插到innerHTML中.

    针对用户列表一块采用这种方式优化后,加载速度提升一倍.

    2. 单个增加Dom:使用 dom append的方式.

    这里是指要将新节点加载到一个内容不断变化的节点的情形,对于内容稳定的节点来说,随便怎么加都没有问题. 但是对于有动态内容的节点来说,为其添加子节点尽量使用 dom append的方式.

    这是因为,dom append不会影响到其他的节点;而如果修改innerHTML属性的话,该父节点的所有子节点都会从dom树中剥离,再根据新的innerHTML值来重绘子节点dom树;所有注册到原来子节点的事件也会失效.

    综上,如果在一个有动态内容的节点上 出现了 innerHTML += 的代码,就该考虑是否有问题了.

    3. 创建Dom节点:用 createElement方式创建

    用 createElement方式创建一个dom节点,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 在执行完createElement代码之后,应该马上append到dom树中; 否则,如果在将这个孤立节点加载到dom树之前所做的赋值它的属性和innerHTML的操作都会引发该dom片段内存无法回收的问题. 这个不起眼细节,一旦遇到大量dom增删操作,就会引发内存的灾难.

    4. 删除Dom节点:使用innerHTML=’空字符串’

    删除dom节点之前,一定要删除注册在该节点上的事件,不管是用observe方式还是用attachEvent方式注册的事件,否则将会产生无法回收的内存.

    另,在removeChild和innerHTML=’’二者之间,尽量选择后者. 因为在sIEve(内存泄露监测工具)中监测的结果是用removeChild无法有效地释放dom节点.

    5. 创建事件监听

    现有的js库都采用observe方式来创建事件监听,其实现上隔离了dom对象和事件处理函数之间的循环引用,所以应该尽量采用这种方式来创建事件监听.

    6. 监听动态元素

    Dom 事件默认是向上冒泡的,发生在子节点中的事件,可以由父节点来处理. Event的 target/srcElement 仍是产生事件的最深层子节点. 这样,对于内容动态增加并且子节点都需要相同的事件处理函数的情况,可以把事件注册上提到父节点上,这样就不需要为每个子节点注册事件监听了.

    同时,这样做也避免了产生无法回收的内存.即使是用Prototype的observe方式注册事件并在删除节点前调用stopObserving,也会产生出少量无法回收的内存,所以应该尽量少的为dom节点注册事件监听.

    所以,当代码中出现在循环里注册事件时,也是我们该考虑事件上提机制的时候了.

    转自:http://www.educity.cn/wenda/55375.html

  • 相关阅读:
    欧拉回路 定理
    UESTC 1087 【二分查找】
    POJ 3159 【朴素的差分约束】
    ZOJ 1232 【灵活运用FLOYD】 【图DP】
    POJ 3013 【需要一点点思维...】【乘法分配率】
    POJ 2502 【思维是朴素的最短路 卡输入和建图】
    POJ 2240 【这题貌似可以直接FLOYD 屌丝用SPFA通过枚举找正权值环 顺便学了下map】
    POJ 1860【求解是否存在权值为正的环 屌丝做的第一道权值需要计算的题 想喊一声SPFA万岁】
    POJ 1797 【一种叫做最大生成树的很有趣的贪心】【也可以用dij的变形思想~】
    js 实现slider封装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indtony/p/452639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