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ack是一款用户打包前端模块的工具,它将根据模块的依赖关系进行静态分析,然后将这些模块按照指定的规则生成对应的静态资源。主要是用来打包在浏览器端使用的javascript的。同时也能转换、捆绑、打包其他的静态资源,包括css、image、font file、template等
webpack的官网是 http://webpack.github.io/ ,文档地址是 http://webpack.github.io/docs/
市面已存在大量的模块管理和打包工具,为什么还重复造轮子,webpack有什么特色?
这些已有的模块化工具并不能很好的完成如下的目标:
- 将依赖树拆分成按需加载的块
- 初始化加载的耗时尽量少
- 各种静态资源都可以视作模块
- 将第三方库整合成模块的能力
- 可以自定义打包逻辑的能力
- 适合大项目,无论是单页还是多页的 Web 应用
webpack 特点
代码拆分
Webpack 有两种组织模块依赖的方式,同步和异步。异步依赖作为分割点,形成一个新的块。在优化了依赖树后,每一个异步区块都作为一个文件被打包。
Loader
Webpack 本身只能处理原生的 JavaScript 模块,但是 loader 转换器可以将各种类型的资源转换成 JavaScript 模块。这样,任何资源都可以成为 Webpack 可以处理的模块。
智能解析
Webpack 有一个智能解析器,几乎可以处理任何第三方库,无论它们的模块形式是 CommonJS、 AMD 还是普通的 JS 文件。甚至在加载依赖的时候,允许使用动态表达式 require("./templates/" + name + ".jade")。
插件系统
Webpack 还有一个功能丰富的插件系统。大多数内容功能都是基于这个插件系统运行的,还可以开发和使用开源的 Webpack 插件,来满足各式各样的需求。
快速运行
Webpack 使用异步 I/O 和多级缓存提高运行效率,这使得 Webpack 能够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快速增量编译。
总结下来其主要的优势:
- 按需加载模块,按需进行懒加载,在实际用到某些模块的时候再增量更新
- webpack 是以 commonJS 的形式来书写脚本,但对 AMD/CMD 的支持也很全面,方便旧项目进行代码迁移。
- 能被模块化的不仅仅是 JS 了,能处理各种类型的资源。
- 开发便捷,能替代部分 grunt/gulp 的工作,比如打包、压缩混淆、图片转base64等。
- 扩展性强,插件机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