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例多例需要搞明白两个问题:
- 什么是单例多例;
- 如何产生单例多例;
- 为什么要用单例多例
- 什么时候用单例,什么时候用多例;
- 什么是单例多例:
所谓单例就是所有的请求都用一个对象来处理,比如我们常用的service和dao层的对象通常都是单例的,而多例则指每个请求用一个新的对象来处理,比如action;
Spring MVC Controller默认是单例的:
最佳实践:
1.不要再controller中定义成员变量。
2.外衣必须要定义一个非静态成员变量的时候,他哦你过高注解@scopr("prototype")将其设为多例模式
from:http://lavasoft.blog.51cto.com/62575/1394669/
- 如何产生单例多例:
在通用的SSH中,单例在spring中是默认的,如果要产生多例,则在配置文件的bean中添加scope="prototype";
根据经验,对有状态的bean应该使用prototype作用域,而对无状态的bean则应该使用singleton作用域。
spring bean作用域有以下5个:
singleton:单例模式,当spring创建applicationContext容器的时候,spring会欲初始化所有的该作用域实例,加上lazy-init就可以避免预处理;
prototype:原型模式,每次通过getBean获取该bean就会新产生一个实例,创建后spring将不再对其管理;
//以下在web中
request:搞web的大家都应该明白request的域了吧,就是每次请求都新产生一个实例,和prototype不同就是创建后,接下来的管理,spring依然在监听;
session:每次会话,同上;
global session:全局的web域,类似于servlet中的application
- 为什么用单例多例:
之所以用单例,是因为没必要每个请求都新建一个对象,这样子既浪费CPU又浪费内存;
之所以用多例,是为了防止并发问题;即一个请求改变了对象的状态,此时对象又处理另一个请求,而之前请求对对象状态的改变导致了对象对另一个请求做了错误的处理;
用单例和多例的标准只有一个:
当对象含有可改变的状态时(更精确的说就是在实际应用中该状态会改变),则多例,否则单例;
- 何时用单例?何时用多例?
对于struts2来说,action必须用多例,因为action本身含有请求参数的值,即可改变的状态;
而对于STRUTS1来说,action则可用单例,因为请求参数的值是放在actionForm中,而非action中的;
另外要说一下,并不是说service或dao一定是单例,标准同第3点所讲的,就曾见过有的service中也包含了可改变的状态,同时执行方法也依赖该状态,但一样用的单例,这样就会出现隐藏的BUG,而并发的BUG通常很难重现和查找;
以上整理自:问答当中
全局和局部变量
static和非static
线程安全和非线程安全
blog:
http://blog.csdn.net/ghsau/article/details/7421217
http://blog.csdn.net/ghsau/article/details/7433673
1.web应用中,要对某一个任务用多线程实现,最简单的代码格式是不是必须把要执行的代码放在run方法中?
WEB服务器会帮你把每个访问请求开辟一个线程,你只要按照你所开发的框架,比如tomcat会让你利用servlet这个框架来写代码。具体真的一言难尽,反正不用写到RUN中,除非你想对线程控制到极致,例如你要做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