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一个最多包含n个正整数的文件,每个都小于n,其中n=10^7。如果在输入文件中有任何证书重复出现就是致命错误。没有任何其他数据与该整数相关联。
输出:按升序排列的输入整数的列表。
约束:最多有(大约)1MB的内存空间可用,有充足的磁盘空间可用。运行时间最多几分钟,运行时间为10秒就不需要进一步优化了。
程序设计:
1)基于磁盘的归并排序:多次读写,多次归并排序。每读入输入文件一次,进行归并排序,再写入输出文件一次。
工作文件多次读写。
2) 多趟快速排序:1M内存可以保存250, 000个整数,遍历输入文件40次:第一次将0~249, 999之间的整数读入内存,进行快速排序(内存中快速排序最快),写入输出文件;第二次将250,000~499, 999之间的整数读入内存,进行快速排序,写入输出文件;以此类推,到第40趟遍历时,将975, 000~999, 999之间的整数进行快速排序,写入输出文件,整个排序过程完成。
读入输入文件多次,写输出文件仅一次,不使用中间文件。优于1)。
3)神奇排序:读输入文件仅一次,且不使用中间文件。==> 能否用大约800万个可用位来表示最多1000万个互异的整数。
使用位图或维向量表示集合。使用一个具有1000万个位的字符串来表示这个文件,其中,当且仅当整数i在文件中存在时,第i位为1。(有200万个稀疏位?)
使用这种算法的限制:
- 输入数据限制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
- 数据没有重复;
- 每条记录可用整数来表示
代码:
/** * 使用比特向量对n个不重复的整数排序, n = 10^7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BITSPERWORD 32 #define SHITF 5 #define MASK 0X1F #define N 10000000 int a[1 + N / BITSPERWORD]; int x[N]; void set(int i) { a[i >> SHITF] |= (1 << (i & MASK)); } void clr(int i) { a[i >> SHITF] &= !(1 << (i & MASK)); } int test(int i) { return a[i >> SHITF] & (1 << (i & MASK)); } void initialize(int k) { for (int i = 0; i < N; i++) x[i] = i; int tmp; int swapId; for (int i = 0; i < k; i++) { tmp = x[i]; swapId = rand() + i + 1; x[i] = x[swapId]; x[swapId] = tmp; } } int main(void) { int i; for (i = 0; i < N; i++) clr(i); //while (scanf_s("%d", &i) != EOF) initialize(100); for (i = 0; i < 100; i++) set(x[i]); for (i = 0; i < N; i++) if (test(i)) printf("%d ", i); return 0; }
:) 对小问题的仔细分析有时可以得到明显的实际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