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linux中只有文件 因此磁盘也是以文件来标示。主流的磁盘接口有SATA和IDE。
以IDE为例,一般主机会提供2个IDE接口,而IDE接口以排线连接主板和磁盘,切一个排线可以接2个磁盘。这样一个主板可以接4个磁盘。主机上的2个IDE接口通常被称为IDE1(primary)和IDE2(secondary),而每个排线上的IDE设备被区分为Master(主设备)和Slave(从设备)。这四个磁盘的文件名如下:
主引导记录Master Boot Record,在硬盘的0柱面、0磁头、1扇区。它由三个部分组成,主引导程序、硬盘分区表DPT(Disk Partition table)和硬盘有效标志(55AA)。在总共512字节的主引导扇区里主引导程序(boot loader)占446个字节,第二部分是Partition table区(分区表),即DPT,占64个字节,硬盘中分区有多少以及每一分区的大小都记在其中。第三部分是硬盘有效标志,占2个字节,固定为55AA。
MBR中记录了硬盘的分区情况,若这个扇区坏了,整个磁盘也就费了。
磁盘分区:
磁盘的分区其实是对那64byte的分区表进行设置,硬盘的默认分区表只能写入4组分区的信息,即主分区(primary)或扩展分区(extended),且分区的最小单位是扇区。
若一个400扇区硬盘的扇区号为1-400,若将其平均分成4个主分区,那么这4个扇区在linux中的文件名为:
/dev/hda1
/dev/hda2
/dev/hda3
/dev/hda4
且磁盘的分区分为主分区,同windows的CDE盘;扩展分区;逻辑分区,其中:
主分区和扩展分区最多只能有4个(分区表的限制)
扩展分区最多只能有一个
逻辑分区由扩展分区切割而来,逻辑分区可以有多个
能够被格式化后作为数据访问的分区只有主分区与逻辑分区,扩展分区无法被格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