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PHP垃圾回收机制

    一、引用计数基本知识

      每个php变量存在一个叫"zval"变量容器中,当一个变量被赋常量值时,就会生成一个zval变量容器。一个zval变量容器,除了包含变量的类型和值,还包括两个字节的额外信息。第一个是"is_ref",是个bool值,用来标识这个变量是否是属于引用集合(reference set)。通过这个字节,php引擎才能把普通变量和引用变量区分开来,由于php允许用户通过使用&来使用自定义引用,zval变量容器中还有一个内部引用计数机制,来优化内存使用。第二个额外字节是"refcount",用以表示指向这个zval变量容器的变量(也称符号即symbol)个数。所有的符号存在一个符号表中,其中每个符号都有作用域(scope),那些主脚本(比如:通过浏览器请求的的脚本)和每个函数或者方法也都有作用域。

      当把一个变量赋值给另一变量将增加引用次数(refcount)。没必要时,php不会去复制已生成的变量容器。变量容器在”refcount“变成0时就被销毁当任何关联到某个变量容器的变量离开它的作用域(比如:函数执行结束),或者对变量调用了函数 unset()时,”refcount“就会减1

      如果你已经安装了Xdebug,你能通过调用函数xdebug_debug_zval()显示"refcount""is_ref"的值。

      当考虑像 arrayobject这样的复合类型时,事情就稍微有点复杂.。与 标量(scalar)类型的值不同,array和 object类型的变量把它们的成员或属性存在自己的符号表中。

    数组和内存示例:

    1)一般情况:

    $a = array( 'meaning' => 'life', 'number' => 42 );

    (2)数组中有两个元素的值相同:

    $a = array( 'meaning' => 'life', 'number' => 42 );

    $a['life'] = $a['meaning'];

    (3)将数组本身作为自己的一个元素:

    $a = array( 'one' );

    $a[] =& $a;

    执行unset($a);之后:

     

      在第三种情况中,尽管不再有某个作用域中的任何符号指向这个结构(就是变量容器),由于数组元素“1”仍然指向数组本身,所以这个容器不能被清除 。因为没有另外的符号指向它,用户没有办法清除这个结构,结果就会导致内存泄漏。庆幸的是,php将在脚本执行结束时清除这个数据结构,但是在php清除之前,将耗费不少内存。如果你要实现分析算法,或者要做其他像一个子元素指向它的父元素这样的事情,这种情况就会经常发生。当然,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在对象上,实际上对象更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对象总是隐式的被引用。

      如果上面的情况发生仅仅一两次倒没什么,但是如果出现几千次,甚至几十万次的内存泄漏,这显然是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发生在长时间运行的脚本中,比如请求基本上不会结束的守护进程或者单元测试中的大的套件中。后者的例子:在给巨大的eZ(一个知名的PHP Library) 组件库的模板组件做单元测试时,就可能会出现问题。有时测试可能需要耗用2GB的内存,而测试服务器很可能没有这么大的内存。

     

    二、回收周期  

      PHP5.3之前使用的垃圾回收机制是单纯的“引用计数”,也就是为每个内存对象都分配一个引用计数器,这样的机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当两个或多个对象互相引用形成环状时,会出现内存泄露现象。PHP5.3开始,使用了新的垃圾回收机制,在引用计数的基础上,实现了一种复杂的算法,来检测内存对象中引用环的存在,以避免内存泄露。

      算法的一些基本规则:如果一个引用计数增加,它将继续被使用,当然就不再在垃圾中。如果引用计数减少到零,所在变量容器将被清除。就是说,仅仅在引用计数减少到非零值时,才会产生垃圾周期。其次,在一个垃圾周期中,通过检查引用计数是否减1,并且检查哪些变量容器的引用次数是零,来发现哪部分是垃圾。

      为避免不得不检查所有引用计数可能减少的垃圾周期,这个算法把所有可能根(都是zval变量容器),放在根缓冲区中(用紫色来标记,称为疑似垃圾),这样可以同时确保每个可能的垃圾根在缓冲区中只出现一次。仅仅在根缓冲区满了时,才对缓冲区内部所有不同的变量容器执行垃圾回收操作。看上图的步骤 A。

      在步骤 B 中,模拟删除每个紫色变量。模拟删除时可能将不是紫色的普通变量引用数减"1",如果某个普通变量引用计数变成0了,就对这个普通变量再做一次模拟删除。每个变量只能被模拟删除一次,模拟删除后标记为灰色。

      在步骤 C 中,模拟恢复每个紫色变量。恢复是有条件的,当变量的引用计数大于0时才对其做模拟恢复。同样每个变量只能恢复一次,恢复后标记为黑,基本就是步骤 B 的逆运算(将普通变量引用数加"1")。这样剩下的一堆没能恢复的就是该删除的蓝色节点了,在步骤 D 中遍历出来真的删除掉。

      算法中都是模拟删除、模拟恢复、真的删除,都使用简单的遍历即可(最典型的深搜遍历)。复杂度为执行模拟操作的节点数正相关,不只是紫色的那些疑似垃圾变量。

    默认的,PHP的垃圾回收机制是打开的,你可以在配置文件php.ini中修改它:zend.enable_gc 。

      当垃圾回收机制打开时,每当根缓存区存满时,就会执行上面描述的循环查找算法。根缓存区有固定的大小,可存10,000个可能根,当然你可以通过修改PHP源码文件Zend/zend_gc.c中的常量GC_ROOT_BUFFER_MAX_ENTRIES,然后重新编译PHP,来修改这个10,000值。当垃圾回收机制关闭时,循环查找算法永不执行,然而,可能根将一直存在根缓冲区中,不管在配置中垃圾回收机制是否激活。

      当垃圾回收机制关闭时,如果根缓冲区存满了可能根,更多的可能根显然不会被记录。那些没被记录的可能根,将不会被这个算法来分析处理。如果他们是循环引用周期的一部分,将永不能被清除进而导致内存泄漏。

      即使在垃圾回收机制不可用时,可能根也被记录的原因是,相对于每次找到可能根后检查垃圾回收机制是否打开而言,记录可能根的操作更快。不过垃圾回收和分析机制本身要耗不少时间。

      除了修改配置zend.enable_gc ,也能通过分别调用gc_enable()  gc_disable()函数来打开和关闭垃圾回收机制。调用这些函数,与修改配置项来打开或关闭垃圾回收机制的效果是一样的。即使在可能根缓冲区还没满时,也能强制执行周期回收。你能调用gc_collect_cycles()函数达到这个目的。这个函数将返回使用这个算法回收的周期数。

      允许打开和关闭垃圾回收机制并且允许自主的初始化的原因,是由于你的应用程序的某部分可能是高时效性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不想使用垃圾回收机制。当然,对你的应用程序的某部分关闭垃圾回收机制,是在冒着可能内存泄漏的风险,因为一些可能根也许存不进有限的根缓冲区。因此,就在你调用gc_disable()函数释放内存之前,先调用gc_collect_cycles()函数可能比较明智。因为这将清除已存放在根缓冲区中的所有可能根,然后在垃圾回收机制被关闭时,可留下空缓冲区以有更多空间存储可能根。

     

    三、性能方面考虑的因素

      相比较于PHP5.2,PHP5.3采用的这种垃圾回收机制对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上:第一是内存占用空间的节省,第二是垃圾回收机制执行内存清理时的执行时间增加。

      通常,PHP中的垃圾回收机制,仅仅在循环回收算法确实运行时会有时间消耗上的增加。但是在平常的(更小的)脚本中应根本就没有性能影响。

      然而,在平常脚本中有循环回收机制运行的情况下,内存的节省将允许更多这种脚本同时运行在你的服务器上。因为总共使用的内存没达到上限。这种好处在长时间运行脚本中尤其明显,诸如长时间的测试套件或者daemon脚本此类。

     

  • 相关阅读:
    gain 基尼系数
    luogu P5826 【模板】子序列自动机 主席树 vector 二分
    牛客挑战赛39 树与异或 离线 树上莫队 树状数组 约数
    4.22 省选模拟赛 三元组 manacher 回文自动机
    4.22 省选模拟赛 最优价值 网络流 最大权闭合子图
    4.18 省选模拟赛 消息传递 树剖 倍增 线段树维护等比数列
    luogu P4008 [NOI2003]文本编辑器 splay 块状链表
    牛客挑战赛39 密码系统 后缀数组
    luogu P1526 [NOI2003]智破连环阵 搜索+最大匹配+剪枝
    luogu P4095 [HEOI2013]Eden 的新背包问题 多重背包 背包的合并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ujuntian/p/486419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