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stLWord.aspx.cs和PostLWord.aspx.cs两个文件对数据库的访问,全部委托LWordTask类这个“中间人”来办理。利用“门面模式”,将页面类和数据库类进行隔离。这样就作到了页面类不依赖于数据库的效果。以一段比较简单的代码来描述这三个程序的关系:
public class ListLWord
{
private void LWord_DataBind()
{
}
public class PostLWord
{
private void Post_Server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
public class LWordTask
{
public DataSet ListLWord(DataSet ds)...
public void PostLWord(string textContent)...
}
应用中间业务层,实现“三层结构”
前面这种分离数据访问代码的形式,可以说是一种“三层结构”的简化形式。因为它没有“中间业务层”也可以称呼它为“二层结构”。一个真正的“三层”程序,是要有“中间业务层”的,而它的作用是连接“外观层”和“数据访问层”。换句话说:“外观层”的任务先委托给“中间业务层”来办理,然后“中间业务层”再去委托“数据访问层”来办理……

在“数据访问层”中,最好不要出现任何“业务逻辑”!也就是说,要保证“数据访问层”的中的函数功能的原子性!即最小性和不可再分。“数据访问层”只管负责存储或读取数据就可以了。
在新TraceLWord3中,应用了“企业级模板项目”。把原来的LWordTask.cs,并放置到一个单一的项目里,项目名称为:AccessTask。解决方案中又新建了一个名称为:InterService的项目,该项目中包含一个LWordService.cs程序文件,它便是“中间业务层”程序。为了不重复命名,TraceLWord3的网站被放置到了WebUI项目中。更完整的代码,可以在CodePackage/TraceLWord3目录中找到——

这些类的关系,也可以表示为如下的示意图:

LWordService.cs程序源码:
#001 using System;
#002 using System.Data;
#003
#004 using TraceLWord3.AccessTask; // 引用数据访问层
#005
#006 namespace TraceLWord3.InterService
#007 {
#008 /// <summary>
#009 /// LWordService 留言板服务类
#010 /// </summary>
#011 public class LWordService
#012 {
#013 /// <summary>
#014 /// 读取数据库表 LWord,并填充 DataSet 数据集
#015 /// </summary>
#016 /// <param name="ds">填充目标数据集</param>
#017 /// <param name="tableName">表名称</param>
#018 /// <returns>记录行数</returns>
#019 public int ListLWord(DataSet ds, string tableName)
#020 {
#021 return (new LWordTask()).ListLWord(ds, tableName);
#022 }
#023
#024 /// <summary>
#025 /// 发送留言信息到数据库
#026 /// </summary>
#027 /// <param name="textContent">留言内容</param>
#028 public void PostLWord(string content)
#029 {
#030 (new LWordTask()).PostLWord(content);
#031 }
#032 }
#033 }
从LWordService.cs程序文件的行#021和行#030可以看出,“中间业务层”并没有实现什么业务逻辑,只是简单的调用了“数据访问层”的类方法……这样做是为了让读者更直观的看明白“三层结构”应用程序的调用顺序,看清楚它的全貌。加入了“中间业务层”,那么原来的ListLWord.aspx.cs文件应该作以修改:
...
#012 using TraceLWord3.InterService; // 引用中间服务层
...
#045 /// <summary>
#046 /// 绑定留言信息列表
#047 /// </summary>
#048 private void LWord_DataBind()
#049 {
#050 DataSet ds=new DataSet();
#051 (new LWordService()).ListLWord(ds, @"LWordTable");
#052
#053 m_lwordListCtrl.DataSource=ds.Tables[@"LWordTable"].DefaultView;
#054 m_lwordListCtrl.DataBind();
#055 }
...
原来的PostLWord.aspx.cs文件也应作以修改:
...
#012 using TraceLWord3.InterService; // 引用中间服务层
...
#047 /// <summary>
#048 /// 发送留言到数据库
#049 /// </summary>
#050 private void Post_Server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051 {
#052 // 获取留言内容
#053 string textContent=this.m_txtContent.Value;
#054
#055 (new LWordService()).PostLWord(textContent);
#056
#057 // 跳转到留言显示页面
#058 Response.Redirect("ListLWord.aspx", true);
#059 }
...
到目前为止,TraceLWord3程序已经是一个简单的“三层结构”的应用程序,以一段比较简单的代码来描述四个程序的关系:
namespace TraceLWord3.WebLWord
{
public class ListLWord
{
private void LWord_DataBind()
{
}
public class PostLWord
{
private void Post_Server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
}
namespace TraceLWord3.InterService
{
public class LWordTask
{
public DataSet ListLWord(DataSet ds, string tableName)
{
public void PostLWord(string content)
{
}
}
namespace TraceLWord3.AccessTask
{
public class LWordTask
{
public DataSet ListLWord(DataSet ds)...
public void PostLWord(string content)...
}
}
用户在访问TraceLWord3的ListLWord.aspx页面时序图:

当一个用户访问TraceLWord5的ListLWord.aspx页面的时候,会触发该页面后台程序中的Page_Load函数。而在该函数中调用了LWord_DataBind函数来获取留言板信息。由图中可以看到出,LWord_DataBind在被调用的期间,会建立一个新的LWordService类对象,并调用这个对象的ListLWord函数。在LWordService.ListLWord函数被调用的期间,会建立一个新的LWordTask类对象,并调用这个对象的ListLWord来获取留言板信息的。PostLWord.aspx页面时序图,和上面这个差不多。就是这样,经过一层又一层的调用,来获取返回结果或是保存数据。
注意:从时序图中可以看出,当子程序模块未执行结束时,主程序模块只能处于等待状态。这说明将应用程序划分层次,会带来其执行速度上的一些损失……
对“三层结构”的深入理解——怎样才算是一个符合“三层结构”的Web应用程序?
在一个ASP.NET Web应用程序解决方案中,并不是说有aspx文件、有dll文件、还有数据库,就是“三层结构”的Web应用程序,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也并不是说没有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就不是“三层结构”的。其实“三层结构”是功能实现上的三层。例如,在微软的ASP.NET示范实例“Duwamish7”中,“表现层”被放置在“Web”项目中,“中间业务层”是放置在“BusinessFacade”项目中,“数据访问层”则是放置在“DataAccess”项目中……而在微软的另一个ASP.NET示范实例“PetShop3.0”中,“表现层”被放置在“Web”项目中,“中间业务层”是放置在“BLL”项目中,而“数据访问层”则是放置在“SQLServerDAL”和“OracleDAL”两个项目中。在Bincess.CN彬月论坛中,“表现层”是被放置在“WebForum”项目中,“中间业务(服务)层”是被放置在“InterService”项目中,而“数据访问层”是被放置在“SqlServerTask”项目中。
如果只以分层的设计角度看,Duwamish7要比PetShop3.0复杂一些!而如果较为全面的比较二者,PetShop3.0则显得比较复杂。但我们先不讨论这些,对PetShop3.0和Duwamish7的研究,并不是本文的重点。现在的问题就是:既然“三层结构”已经被分派到各自的项目中,那么剩下来的项目是做什么的呢?例如PetShop3.0中的“Model”、“IDAL”、“DALFactory”这三个项目,再例如Duwamish7中的“Common”项目,还有就是在Bincess.CN彬月论坛中的“Classes”、“DbTask”、这两个项目。它们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呢?
对“三层结构”的深入理解——从一家小餐馆说起
一个“三层结构”的Web应用程序,就好象是一家小餐馆。
n 表 现 层,所有的.aspx页面就好像是这家餐馆的菜谱。
n 中间业务层,就像是餐馆的服务生。
n 数据访问层,就像是餐馆的大厨师傅。
n 而我们这些网站浏览者,就是去餐馆吃饭的吃客了……
我们去一家餐馆吃饭,首先得看他们的菜谱,然后唤来服务生,告诉他我们想要吃的菜肴。服务生记下来以后,便会马上去通知大厨师傅要烹制这些菜。大厨师傅收到通知后,马上起火烧菜。过了不久,服务生便把一道一道香喷喷的、热气腾腾的美味端到我们的桌位上——
而我们访问一个基于asp.net技术的网站的时候,首先打开的是一个aspx页面。这个aspx页面的后台程序会去调用中间业务层的相应函数来获取结果。中间业务层又会去调用数据访问层的相应函数来获取结果。在一个用户访问TraceLWord3打开ListLWord.aspx页面查看留言的时候,其后台程序ListLWord.aspx.cs会去调用位于中间业务层LWordService的ListLWord(DataSet ds)函数。然后这个函数又会去调用位于数据访问层AccessTask的ListLWord(DataSet ds)函数。最后把结果显示出来……
对比一下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