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学内容与计划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与计划如下图所示:
第1次课我对课程以及软件工程做了简要的介绍,其中比较成功的地方是使用幽默的动图和实时业界案例向大家讲解了学习软件工程的意义,因此课堂参与度较高。作业有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课堂练习是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回答关于课程的问题以及学生对课程的情感态度测评,后者不计入成绩。课后作业是发布第一次博客。此次课程的问题如下:
- 内容过多,需要进一步精简
- 情感态度测评需要进一步完善,令其更科学,为教学研究提供可靠数据
第2、3次课主要采用讲解加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了个人技术,包括PSP、单元测试、效能分析、Git。效果不理想,大多数学生自学能力不足,无法自己上网搜寻相关资料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我需要为他们搭建一些梯子。第二次教学时录制了粗糙的讲解视频,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更多的学生学会了如何使用Git。课堂测评2、3是扫描二维码回答课上知识相关问题。课后作业2是一次个人项目。此次课程的问题如下:
- 内容较多,需要进一步精简
- 单元测试及版本管理的意义的讲解方式不够生动,一些学生理解不了,一些学生不感兴趣
- 单元测试和版本管理的讲解加演示方法效果不行
- 个人项目对大多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第4、5次课主要进行学生组队,设计了一个组队方法和流程将全部学生调动起来,几乎百分之百的学生都参与了课堂,只有个别旷课与态度存在问题的学生未参与课堂。课堂氛围较好。课堂练习是通过课堂笔记的形式让学生记录自己加入团队的情况以及自己的入团承诺。团队作业是让每个团队召开第一次团队会议并撰写和发布博客。此次课程的问题如下:
- 是否可以设计更精简且效果同等的活动完成组队任务
- 学习合作学习设计,进一步细致设计课堂活动各个环节,明确各个环节的目的与实施方法,让此课堂活动除了帮助学生组队外具有更重要的教育意义,尤其是在团队合作方面
- 感觉课堂练习还可以改进,不是很完美
第6次课通过学生阅读教材产品经理与项目经理章节内容并回答教师提出问题以及教师讲解项目经理及产品经理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由于学生曾经学过需求分析的课程,所以此处就没有深入去讲解太多需求分析的技术和工具。不过粗略介绍了一个原型设计工具墨刀。这次课的效果一般。主要问题是我对于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的工作理解还不够深入,我需要提升自己对这两项工作的认识。由于我主要做教学和管理工作,与实践有一定距离,所以我要参与到一些项目中去,担任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的角色,或做这些工作,再学习一些课程和书籍。另外个人觉得这里最好能设计两个案例来进行讲解最好。此次课堂练习是课堂笔记以及扫描二维码回答课堂内容相关问题。
第7次课是让每个团队汇报自己的项目计划,我根据提前定好的评价标准对他们的汇报进行评价。课堂练习是让其他人听取汇报并回答我给定的问题。团队任务2是让团队发布需求分析报告、软件原型及UI设计图。此次课程的主要问题有:
- 对汇报的评价方法需要改进,觉得现在的评价不够科学合理
- 虽然已经设计了促进学生听讲的课堂练习,但认真听的学生还是不多,所以需要改进课堂设计,促进更多学生参与听取汇报。
第8次课是通过案例讲解了软件设计,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教师问题讲解了开发阶段的管理以及团队模式和开发流程。课堂测评8是让学生扫描二维码回答课堂内容相关问题及课堂笔记批阅。此次课程的主要问题是:案例讲解过程中应该更多的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参与进来,而不是我一个人讲解。
第9、11、13、15次课和第7次课内容相似,都是让团队进行汇报,老师进行评分和给出指导,其他学生听取汇报并载笔记上回答老师指定的问题。后面几次汇报存在和第7次汇报同样的问题,我需要进一步去改进。另外,汇报课整体上还暴漏出一些问题:学生做的不够细致认真,我需要更深入细致设计团队任务及汇报要求和评价方法。
第10次课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指定问题来讲解软件测试和用户体验,效果不是很好。主要问题如下:
- 问题较多,过于简单,在书上可以直接找到答案,其他类似课堂也存在同样问题。可以设计一些更开放的问题,需要运用从教材上获得的知识这样的问题
- 我对于软件测试的理解和认识不够,需要进一步学习软件测试。近期学习了极客时间上的《软件测试52讲》专栏,感觉对于软件测试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 我对于软件测试的实践不够,需要根据这段时间学习的软件测试知识与技能开展一些实践并改进课程
第12次课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并回到指定问题来讲解稳定与发布,同时还通过设计团队活动来帮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会诊,如何砍掉功能。团队活动使得课堂效果较好,学生积极参与,我也能感受到几乎所有参与活动的学生都掌握了相关的技能和方法,非常明显的特征是,学生能提出一些具体的有深度的问题,且能给出符合逻辑的扎实的推理来说明为何要砍掉某个功能。所以在课堂上要多设计活动。此次课程的问题是:内容过多导致活动无法更深入的开展。我需要对此部分课程内容进行精炼。
第14次课是通过设计了两个活动,一个是大家阅读“猪、鸡和鹦鹉”的故事,邀请同学分享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帮助学生更深入的认识自己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促进学生学会反思。第二个活动是由我给大家朗读《软件工程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标准》,促进学生对工程师文化和道德规范及标准建立认识。还同样开展了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教师指定问题的活动。由于读本科时在广播站工作,所以我的朗读在三个班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过我还需要思考如何改进活动使得活动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16课快速回顾了全部课程内容,分享了关于工匠精神的文章和我个人的一些感悟,并让学生进行了态度测评(感觉问题有些不科学合理,还需改进),然后结束了课程。
另外,每次课程开始的时候我都会给出一个封面问题。我把PPT首页的背景图片设为一个著名的工程造物,让学生抢答,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及促进学生认识到工程对人类社会的价值和意义。我需要进一步梳理这些工程造物,让他们更成体系,更有针对性。另外我也要深入去了解他们,最好能发现他们和我们课堂中所讲解的知识和技能有关联的点,这样就更完美了。
三、教学方法、手段与组织形式
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到的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活动法。活动法主要设计了汇报活动、团队活动、阅读与回答问题活动。讲授法有两点需要注意:1、不是教师一直不停地讲,要有提问,让学生参与讲授过程,这样能促进学生思考,跟上讲授者的思路,教学效果会更好;2、讲授的内容需要精心设计,逻辑要清晰明确,最好配以清晰的可视化演示(即与演示法结合),这样学生学习效果会更好。演示法,最好能录好或者拍好精心设计制作的视频,这样课堂演示后学生回去能继续重复学习,能提升教学效果。活动法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一大法宝,另外也能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但是活动法需要大量的时间以及高效的组织和精心的设计。汇报活动我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团队活动我需要进一步精炼,让它更有针对性,为更具体的教学目标服务。阅读与回答问题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基本的阅读能力,但是目前的问题较为简单,下一步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有难度的问题。
另外,本门课程是基于邹欣老师“做中学”的思路以及邹老师分享的资源和教学方法进行的设计和实施。“做中学”的一个很重要的体现是项目式教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让学生个人做一个小项目以及学生们组成团队在团队中集体做一个项目。这种方法实施后,原来课上不听,课后不做的现象有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同学经常在宿舍加班加点做作业,开项目会议。所以基于项目的教学我还要继续下去。不过还存在以下问题需要改进:
- 我需要进一步学习基于项目的教学,并改进项目设计。因为我目前设计的项目主要来源有两个,一个是根据邹老师提供的资源,一个是个人的积累和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需求。我对前者的理解不够深入,所以设计得较粗糙,导致要求不够具体明确,学生做起来会出现各种情况,我还无法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我自己积累的项目目前还只停留在基本想法上,思考也不够深入。
-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导致项目设计难度加大,需要有多种类的题目,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帮助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和提升。
- 对项目完成过程和结果的监督评价还不够清晰明确,有漏洞,有学生会利用漏洞,混过课程,需要我进一步改进。
总的来说,我需要学习基于项目的教学,深入研究和设计项目,为所有学生设计好脚手架,让他们从项目中都能有所收获,还要尽量防止混水摸鱼的情况发生。
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了PPT进行知识的讲解,少量使用的录制的视频,另外还使用了博客园的班级博客,对于该使用哪些工具和需要使用什么工具心里有一些模糊的需求,但是还无法明确的说出来,现在能说出来的可能就是接下来可以更多使用录制的视频,还有设计能更精确传递内容的PPT,还有需要研发或者使用一个软工教学平台。
课程在传统组织形式的基础上加入了团队组织,关于团队组织形式我了解的还不多,所以购买了关于合作学习等相关的书籍,希望能将这种组织形式用好。
另外,课程还大量使用了课代表和助教。课代表采用学生报名和老师主动发现沟通两种方式。提前设计好了课代表的工作职责,主要是批阅课堂笔记、记录课堂表现好的同学、处理琐事、整理成绩表格以及组织程序设计能力提升活动以帮助想提升程序设计能力的同学提升程序设计能力。通过课代表的组织,极大提升了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拉近了和学生的关系及距离还通过他们带动了他们身边的同学。感谢这些课代表的协助。
最后,我还沟通了6位已经毕业工作或者在读本科的同学来做助教,主要负责批阅学生发布在博客园的课后作业博客、个人项目博客和团队项目博客并对博客给予点评。非常感谢他们的工作和付出,没有他们,我一个人肯定无法很好完成此项工作。由于我们的学生较多,这份工作较为枯燥,助教实际上就是在做重复劳动,技术上收获不会很大。所以我需要想方法进一步改进助教工作内容,使得助教能从工作中有更多的收获。
四、其他
我很喜欢软工教学工作,因为这不仅是我实现个人价值的方法,同时还让我学习到了很多,尤其是关于工程思维、工程方法。比如:工程方法可以运用到教学中,或许可以模仿PSP构建一个教师的个人工作流程,这样是否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呢?我进行了初步了尝试,还未成功。课程总有很多问题,并且还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我什么时候能把它建设为一门精品课程呢?这和软件开发过程中旧的Bug还未消灭,新的Bug又出现了是多么相似啊!所以,软件工程中的思想和方法对于教学改进肯定是有借鉴意义的。
《构建之法》中说“工程师的宗旨是:我构建,故我在”。我渐渐的明白了这句话,所以我会持续迭代改进课程,一步步构建出更好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