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少知识原则【Least Knowledge Principle,简称LKP】
迪米特法则【Low Of Demeter】
一、定义
迪米特法则的简写为LoD。迪米特法则也叫做最少知识原则(Least Knowledge Principle,简称LKP)说的都是一会事,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有最少的了解,通俗的讲一个类对自己需要耦合或者调用的类应该知道的最少,你类内部是怎么复杂、怎么的纠缠不清都和我没关系,那是你的类内部的事情,我就知道你提供的这么多public方法,我就调用这个;迪米特法则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二、解释
2.1、只和朋友交流。
出现在成员变量、方法的输入输出参数中的类被称为成员朋友类
只和朋友交流。迪米特还有一个英文解释叫做“Only talkto your immedate friends”,只和直接的朋友通信,什么叫做直接的朋友呢?每个对象都必然会和其他对象有耦合关系,两个对象之间的耦合就成为朋友关系,这种关系有很多比如组合、聚合、依赖等等。我们来说个例子说明怎么做到只和朋友交流。
举例:
说是有这么一个故事,老师想让体育委员确认一下全班女生来齐没有
Teacher.java的源程序如下: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Teacher { // 老师对学生发布命令,清一下女生 public void commond(GroupLeader groupLeader) { List<Girl> listGirls = new ArrayList<Girl>(); // 初始化女生 for (int i = 0; i < 20; i++) { listGirls.add(new Girl()); } // 告诉体育委员开始执行清查任务 groupLeader.countGirls(listGirls); } }
老师就有一个方法,发布命令给体育委员,去清查一下女生的数量。下面是体育委员GroupLeader.java的源程序: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GroupLeader { // 有清查女生的工作 public void countGirls(List<Girl> listGirls) { System.out.println("女生数量是:" + listGirls.size()); } }
下面是Girl.java,就声明一个类,没有任何的代码:
public class Girl { }
我们来看这个业务调用类Client: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acher teacher = new Teacher(); // 老师发布命令 teacher.commond(new GroupLeader()); } }
运行的结果如下:
女生数量是:20 |
迪米特法则说是一个类只和朋友类交流, 但是commond方法中我们与Girl类有了交流,声明了一个List<Girls>动态数组,也就是与一个陌生的类Girl有了交流,这个不好,那我们再来修改一下,类图还是不变,先修改一下GroupLeader类,看源码:
public class GroupLeader {
// 有清查女生的工作
public void countGirls() {
List<Girl> listGirls = new ArrayList<Girl>();
// 初始化女生
for (int i = 0; i < 20; i++) {
listGirls.add(new Girl());
}
System.out.println("女生数量是:" + listGirls.size());
}
}
程序做了一个简单的修改,就是把Teacher中的对List<Girl>初始化(这个是有业务意义的,产生出全班的所有人员)移动到了GroupLeader的countGrils方法中,避开了Teacher类对陌生类Girl的访问,减少系统间的耦合。记住了,一个类只和朋友交流,不与陌生类交流,不要出现getA().getB().getC().getD()这种情况(在一种极端的情况下是允许出现这种访问:每一个点号后面的返回类型都相同)。
2.2、朋友间也是有距离的
朋友间也是有距离的。人和人之间是有距离的,太远就不是朋友了,太近就浑身不自在,这和类间关系也是一样,即使朋友类也不能无话不说,无所不知。大家在项目中应该都碰到过这样的需求:调用一个类,然后必须是先执行第一个方法,然后是第二个方法,如软件安装过程,根据返回结果再来看是否可以调用第三个方法,或者第四个方法等等,我们用类图表示一下:
Wizard类把太多的方法暴露给InstallSoftware类了,这样耦合关系就非常紧了,这样的耦合是极度不合适的,迪米特法则就要求类“小气”一点,尽量不要对外公布太多的public方法和非静态的public变量,尽量内敛,多使用private,package-private、protected等访问权限。我们来修改一下类图:
三个步骤的访问权限修改为private,同时把installeWizad移动的Wizard方法中,这样Wizard类就对外只公布了一个public方法,类的高内聚特定显示出来了。我们再来看InstallSoftware源码
public class InstallSoftware { publicvoid installWizard(Wizard wizard) { // 不废话,直接调用 wizard.installWizard(); } }
这样我们的程序就做到了弱耦合,一个类公布越多的public属性或方法,修改的涉及面也就越大,也就是变更引起的风险就越大。因此为了保持朋友类间的距离,你需要做的是:减少public方法,多使用private、package-private(这个就是包类型,在类、方法、变量前不加访问权限,则默认为包类型)protected等访问权限,减少非static的public属性,如果成员变量或方法能加上final关键字就加上,不要让外部去改变它。
2.3、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
在项目中有一些方法,放在本类中也可以,放在其他类中也没有错误,那怎么去衡量呢?你可以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如果一个方法放在本类中,即不增加类间关系,也对本类不产生负面影响,就放置在本类中。
三、总结
迪米特法则的核心观念就是类间解耦,弱耦合,只有弱耦合了以后,类的复用率才可以提高,其要求的结果就是产生了大量的中转或跳转类,类只能和朋友交流,朋友少了你业务跑不起来,朋友多了,你项目管理就复杂,大家在使用的时候做相互权衡吧。
迪米特法则要求我们类间解耦,但是解耦是有限度的,除非是计算机的最小符号二进制的0和1,那才是完全解耦,我们在实际的项目中时,需要适度的考虑这个法则,别为了套用法则而做项目,法则只是一个参考,你跳出了这个法则,也不会有人判你刑,项目也未必会失败,这就需要大家使用的是考虑如何度量法则了。
六度分离
“任何2个素不相识的人中间最多只隔着6个人,即只用6个人就可以将他们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