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设计模式(9)>迭代器模式 小强斋

    迭代器

    一、 引言

    迭代这个名词对于熟悉Java的人来说绝对不陌生。我们常常使用JDK提供的迭代接口进行java Collection的遍历: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list.add("abc");
    		list.add("xyz");
    		for (Iterator<String> it = list.iterator(); it.hasNext();) {
    			String s = (String) it.next();
    			System.out.println(s);
    		}

    而这就是关于迭代器模式应用很好的例子。本文讲到的“容器”“聚合”“集合”是同一个意思。

    概述

    迭代器模式(Iterator):提供一种方法顺序一个聚合对象中各个元素,而又不暴露该对象内部表示。

    适用场合

    1.访问一个聚合对象的内容而无需暴露它的内部表示。

    2.支持对聚合对象的多种遍历。

    3.为遍历不同的聚合结构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即,多态迭代)。

    二、 定义与结构

    迭代器(Iterator)模式,又叫做游标(Cursor)模式。迭代器提供一种对容器对象中的各个元素进行访问的方法,而又不需暴露该对象的内部细节。从定义可见,迭代器模式是为容器而生。

    很明显,对容器对象的访问必然涉及到遍历算法。你可以将遍历方法写到容器对象中去(内部迭代器);或者根本不去提供什么遍历算法,让使用容器的人自己去实现去吧(外部迭代器)。这两种情况好像都能够解决问题。

    然而在前一种情况,容器承受了过多的功能,它不仅要负责自己“容器”内的元素维护(添加、删除等等),而且还要提供遍历自身的接口;而且由于遍历状态保存的问题,不能对同一个容器对象同时进行多个遍历。第二种方式倒是省事,却又将容器的内部细节暴露无遗。而迭代器模式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上面两种情况的弊端。先来看下迭代器模式的真面目吧。

     

    迭代器模式的类图如下:

    迭代器模式的四个参与者:

    1) 迭代器角色(Iterator):迭代器角色负责定义访问和遍历元素的接口。

    2) 具体迭代器角色(Concrete Iterator):具体迭代器角色要实现迭代器接口,并要记录遍历中的当前位置。

    3) 容器角色(Container或Aggregate):容器角色负责提供创建具体迭代器角色的接口。

    4) 具体容器角色(Concrete Container):具体容器角色实现创建具体迭代器角色的接口——这个具体迭代器角色于该容器的结构相关。

    三、代码结构

    迭代器角色(Iterator):

    /// 迭代器抽象类
    interface Iterator {
    	
    	public abstract Object First();// 得到的开始对象
    
    	public abstract Object next();// 下一个对象
    
    	public abstract boolean IsDone();// 是否到结尾
    
    	public abstract Object CurrentItem();// 当前对象方法
    
    }

    具体迭代器角色(Concrete Iterator)

    class ConcreteIterator implements Iterator {
    
    	// 定义了一个具体聚集对象
    	private Aggregate aggregate;
    
    	private int current = 0;
    
    	// 初始化对象将具体聚集类传入
    	public ConcreteIterator(Aggregate aggregate) {
    		this.aggregate = aggregate;
    	}
    
    	// 第一个对象
    	public Object First() {
    		return aggregate.get(0);
    	}
    
    	// 得到聚集的下一对象
    	public Object next() {
    		Object ret = null;
    		current++;
    		if (current < aggregate.getSize()) {
    			ret = aggregate.get(current);
    		}
    		return ret;
    	}
    
    	// 是否到结尾
    	public boolean IsDone() {
    		return current >= aggregate.getSize() ? true : false;
    	}
    
    	// 返回当前聚集对象
    	public Object CurrentItem() {
    		return aggregate.get(current);
    	}
    }

    容器角色(Container或Aggregate):

    // 聚集抽象类
    abstract interface Aggregate {
    	// 创建迭代器
    	public abstract Iterator CreateIterator();
    
    	// 返回聚集总个数
    	public abstract int getSize();
    
    	// 声明一个索引器
    	public abstract Object get(int index);
    
    	// 声明一个索引器
    	public abstract void set(int index, Object value);
    
    }

    具体容器角色(Concrete Container):本例直接使用的线性表的代码

    class ConcreteAggregate implements Aggregate {
    
    	private final int LEN = 8; // 数组的默认大小
    	private int size; // 线性表中数据元素的个数
    	private Object[] elements; // 数据元素数组
    
    	public ConcreteAggregate() {
    		size = 0;
    		elements = new Object[LEN];
    	}
    
    	@Override
    	// 返回线性表中序号为i的数据元素
    	public Object get(int i) throws OutOfBoundaryException {
    		if (i < 0 || i >= size)
    			throw new OutOfBoundaryException("错误,指定的序号越界。");
    		return elements[i];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Size() {
    		return size;
    	}
    
    	@Override
    	// 将数据元素e插入到线性表中i号位置
    	public void set(int i, Object e) throws OutOfBoundaryException {
    		if (i < 0 || i > size)
    			throw new OutOfBoundaryException("错误,指定的插入序号越界。");
    		if (size >= elements.length)
    			expandSpace();
    		for (int j = size; j > i; j--)
    			elements[j] = elements[j - 1];
    		elements[i] = e;
    		size++;
    		return;
    	}
    
    	private void expandSpace() {
    		Object[] a = new Object[elements.length * 2];
    		for (int i = 0; i < elements.length; i++)
    			a[i] = elements[i];
    		elements = a;
    	}
    
    	@Override
    	public Iterator CreateIterator() {
    		return new ConcreteIterator(this);
    	}
    
    }

    Client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聚集对象
    		Aggregate a = new ConcreteAggregate();
    		
    		a.set(0, "张三");
    		a.set(1, "李四");
    		a.set(2, "王五");
    		
    		// 声明迭代器对象
    		Iterator i = a.CreateIterator();
    		
    		while (!i.IsDone()) {
    			System.out.println(i.CurrentItem());
    			i.next();
    		}
    
    	}
    }
    

    其中具体容器角色出现的越界异常定义如下

    //线性表中出现序号越界时抛出该异常
    public class OutOfBoundaryException extends RuntimeException {
    	public OutOfBoundaryException(String err) {
    		super(err);
    	}
    }
    

    四、Java对迭代器模式的支持

    由于迭代器模式本身的规定比较松散,所以具体实现也就五花八门。我们在此仅举一例,根本不能将实现方式一一呈现。因此在举例前,我们先来列举下迭代器模式的实现方式。

    1.迭代器角色定义了遍历的接口,但是没有规定由谁来控制迭代。在Java Collection的应用中,是由客户程序来控制遍历的进程,被称为外部迭代器;还有一种实现方式便是由迭代器自身来控制迭代,被称为内部迭代器。外部迭代器要比内部迭代器灵活、强大,而且内部迭代器在java语言环境中,可用性很弱。

    2.在迭代器模式中没有规定谁来实现遍历算法。好像理所当然的要在迭代器角色中实现。因为既便于一个容器上使用不同的遍历算法,也便于将一种遍历算法应用于不同的容器。但是这样就破坏掉了容器的封装——容器角色就要公开自己的私有属性,在java中便意味着向其他类公开了自己的私有属性。

    那我们把它放到容器角色里来实现好了。这样迭代器角色就被架空为仅仅存放一个遍历当前位置的功能。但是遍历算法便和特定的容器紧紧绑在一起了。

    而在Java Collection的应用中,提供的具体迭代器角色是定义在容器角色中的内部类。这样便保护了容器的封装。但是同时容器也提供了遍历算法接口,你可以扩展自己的迭代器。

    Iterator接口

    package java.util;
    
    public interface Iterator<E> {
        boolean hasNext();  
        E next(); 
        void remove();
    }
    

    容器角色,这里以List为例。它也仅仅是一个接口,就不罗列出来了,在此CreateIterator()方法被新的名称iterator()方法替代,都是返回当前容器对象的迭代器对象。
    具体容器角色,便是实现了List接口的ArrayList等类。iterator()方法的定义如下,返回一个Itr实例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List extends AbstractCollection implements List {
    
    	// 这个便是负责创建具体迭代器角色的工厂方法
    	public Iterator iterator() {
    		return new Itr();
    	}
    
    }
    

    具体迭代器角色它是以内部类的形式给出来的(一般代码结构中有参数,return new Itr()没有参数,因为它是内部类,可以访问外部类AbstractList)。每一种集合类返回的Iterator具体类型可能不同,Array可能返回ArrayIterator,Set可能返回 SetIterator,Tree可能返回TreeIterator,但是它们都实现了Iterator接口,因此,客户端不关心到底是哪种 Iterator,它只需要获得这个Iterator接口即可,这就是面向对象的威力。AbstractList是为了将各个具体容器角色的公共部分提取出来而存在的。

    AbstractList$Itr

    Itr类依靠3个int变量(还有一个隐含的AbstractList的引用)来实现遍历,

    • cursor是下一次next()调用时元素的位置,第一次调用next()将返回索引为0的元素。
    • lastRet记录上一次游标所在位置,因此它总是比cursor少1。
    • expectedModCount表示期待的modCount值,用来判断在遍历过程中集合是否被修改过。AbstractList包含一个 modCount变量,它的初始值是0,当集合每被修改一次时(调用add,remove等方法),modCount加1。因此,modCount如果不变,表示集合内容未被修改。

    Itr初始化时用expectedModCount记录集合的modCount变量,此后在必要的地方它会检测modCount的值:

     private class Itr implements Iterator<E> {
    	int cursor = 0;
    
    	int lastRet = -1;
    
         	int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public boolean hasNext() {
                return cursor != size();
    	}
    
    	public E next() {
                checkForComodification();
    	    try {
    		E next = get(cursor);
    		lastRet = cursor++;
    		return next;
    	    } catch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e) {
    		checkForComodification();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
    	}
    
    	public void remove() {
    	    if (lastRet == -1)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
                checkForComodification();
    
    	    try {
    		AbstractList.this.remove(lastRet);
    		if (lastRet < cursor)
    		    cursor--;
    		lastRet = -1;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 catch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e) {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
    
    	final void checkForComodification() {
    	    if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


     参考:http://www.cnblogs.com/jqbird/archive/2011/08/31/2160653.html

                       http://www.cnblogs.com/forlina/archive/2011/06/22/2086845.html

     


     

  • 相关阅读:
    使用Scanner接受用户键盘输入的值
    使用 c3p0 连接数据库
    JDBC连接数据库
    SQL高级查询
    sql中的内连接和外连接
    存储过程的优缺点
    DML命令和DQL命令
    --sql语句创建表的同时添加外键约束
    JavaScript操作DOM对象(赠删表格中的元素)
    特效时钟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aoqiangzhaitai/p/563730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