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范式的概念
- 第一范式(确保每列保持原子性)
- 第二范式(确保表中的每列都和主键相关)
- 第三范式(确保每列都和主键列直接相关,而不是间接相关)
- E-R 模型
1, 范式的概念
- 为了建立冗余较小、结构合理的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在关系型数据库中这种规则就称为范式。范式是符合某一种设计要求的总结。要想设计一个结构合理的关系型数据库,必须满足一定的范式。
2, 第一范式(确保每列保持原子性)
- 第一范式是最基本的范式。如果数据库表中的所有字段值都是不可分解的原子值,就说明该数据库表满足了第一范式。
- 第一范式的合理遵循需要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来定。比如某些数据库系统中需要用到“地址”这个属性,本来直接将“地址”属性设计成一个数据库表的字段就行。但是如果系统经常会访问“地址”属性中的“城市”部分,那么就非要将“地址”这个属性重新拆分为省份、城市、详细地址等多个部分进行存储,这样在对地址中某一部分操作的时候将非常方便。这样设计才算满足了数据库的第一范式,如下表所示。
- 上表所示的用户信息遵循了第一范式的要求,这样在对用户使用城市进行分类的时候就非常方便,也提高了数据库的性能。
3, 第二范式(确保表中的每列都和主键相关)
- 第二范式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之上更进一层。第二范式需要确保数据库表中的每一列都和主键相关,而不能只与主键的某一部分相关(主要针对联合主键而言)。也就是说在一个数据库表中,一个表中只能保存一种数据,不可以把多种数据保存在同一张数据库表中。
- 比如要设计一个订单信息表,因为订单中可能会有多种商品,所以要将订单编号和商品编号作为数据库表的联合主键,如下表所示。
- 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这个表中是以订单编号和商品编号作为联合主键。这样在该表中商品名称、单位、商品价格等信息不与该表的主键相关,而仅仅是与商品编号相关。所以在这里违反了第二范式的设计原则。
- 而如果把这个订单信息表进行拆分,把商品信息分离到另一个表中,把订单项目表也分离到另一个表中,就非常完美了。如下所示。
- 这样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数据库的冗余。如果要获取订单的商品信息,使用商品编号到商品信息表中查询即可。
4, 第三范式(确保每列都和主键列直接相关,而不是间接相关)
- 第三范式需要确保数据表中的每一列数据都和主键直接相关,而不能间接相关。
- 比如在设计一个订单数据表的时候,可以将客户编号作为一个外键和订单表建立相应的关系。而不可以在订单表中添加关于客户其它信息(比如姓名、所属公司等)的字段。如下面这两个表所示的设计就是一个满足第三范式的数据库表。
- 这样在查询订单信息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客户编号来引用客户信息表中的记录,也不必在订单信息表中多次输入客户信息的内容,减小了数据冗余。
- 注意事项:
- 1 第二范式与第三范式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没有分出两张表。
- 第二范式是说一张表中包含了多种不同实体的属性,那么必须要分成多张表,第三范式是要求已经分好了多张表的话,一张表中只能有另一张标的ID,而不能有其他任何信息,(其他任何信息,一律用主键在另一张表中查询)。
- 2 必须先满足第一范式才能满足第二范式,必须同时满足第一第二范式才能满足第三范式。
- 1 第二范式与第三范式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没有分出两张表。
4, E-R 模型
- E 表示 entry,实体,设计实体就像定义一个类一样,指定从哪些方面描述对象,一个实体转换为数据中的一个表
- R 表示relationship,关系,关系描述两个实体之间的对应规则,关系的类型包括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 关系也是一种数据,需要通过一个字段存储在表中
- 实体A对实体B为1对1 ,则在表A或表B中创建一个字段,存储另一个表的主键值
- 实体A对实体B为1对多:在表B中创建一个字段,,存储表A的主键值
- 实体A对实体B为多对多:新建一张表C,这个表只有两个字段,一个用于存储A的主键值,一个用于存储B的主键值
4.1 逻辑删除
-
对于重要数据,并不希望物理删除,一旦删除,数据无法找回
-
删除方案:设置is Delete 的列,类型为 bit,表示逻辑删除,默认值为0
-
对于非重要数据,可以进行物理删除
-
数据的重要性,要根据实际开发决定
-
转自:https://www.cnblogs.com/wangfengming/articles/7929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