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日志级别的选择:Debug、Info、Warn、Error还是Fatal

     软件中总免不了要使用诸如 Log4net, Log4j, Tracer 等东东来写日志,不管用什么,这些东东大多是大同小异的,一般都提供了这样5个日志级别:
        × Debug
        × Info
        × Warn
        × Error
        × Fatal
            一个等级比一个高(这五个级别是有顺序的,DEBUG < INFO < WARN < ERROR < FATAL,明白这一点很重要,这里Log4j有一个规则:假设设置了级别为P,如果发生了一个级别Q比P高,则可以启动,否则屏蔽掉),但是在具体开发中,关于应该如何选择适应的等级,却没有找到好的文章进行说明。记录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便日后使用吧。

    === Debug ===
            这个级别最低的东东,一般的来说,在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一般都是不输出的。


            因此这个级别的信息,可以随意的使用,任何觉得有利于在调试时更详细的了解系统运行状态的东东,比如变量的值等等,都输出来看看也无妨。


            当然,在每一个 Debug 调用之前,一定要加上 If 判断。

    === Info ===
            这个应该用来反馈系统的当前状态给最终用户的,所以,在这里输出的信息,应该对最终用户具有实际意义,也就是最终用户要能够看得明白是什么意思才行。


            从某种角度上说,Info 输出的信息可以看作是软件产品的一部分(就像那些交互界面上的文字一样),所以需要谨慎对待,不可随便。

    === Warn、Error、Fatal ===
            警告、错误、严重错误,这三者应该都在系统运行时检测到了一个不正常的状态,他们之间的区别,要区分还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我大致是这样区分的:


            所谓警告,应该是这个时候进行一些修复性的工作,应该还可以把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中来,系统应该可以继续运行下去。


            所谓错误,就是说可以进行一些修复性的工作,但无法确定系统会正常的工作下去,系统在以后的某个阶段,很可能会因为当前的这个问题,导致一个无法修复的错误(例如宕机),但也可能一直工作到停止也不出现严重问题。

            所谓Fatal,那就是相当严重的了,可以肯定这种错误已经无法修复,并且如果系统继续运行下去的话,可以肯定必然会越来越乱。这时候采取的最好的措施不是试图将系统状态恢复到正常,而是尽可能地保留系统有效数据并停止运行。

            也就是说,选择 Warn、Error、Fatal 中的具体哪一个,是根据当前的这个问题对以后可能产生的影响而定的,如果对以后基本没什么影响,则警告之,如果肯定是以后要出严重问题的了,则Fatal之,拿不准会怎么样,则 Error 之。

    来源:http://blog.chinaunix.net/uid-26434689-id-3017353.html

  • 相关阅读:
    外校培训前三节课知识集合纲要(我才不会告诉你我前两节只是单纯的忘了)
    floyd算法----牛栏
    bfs开始--马的遍历
    (DP 线性DP 递推) leetcode 64. Minimum Path Sum
    (DP 线性DP 递推) leetcode 63. Unique Paths II
    (DP 线性DP 递推) leetcode 62. Unique Paths
    (DP 背包) leetcode 198. House Robber
    (贪心 复习) leetcode 1007. Minimum Domino Rotations For Equal Row
    (贪心) leetcode 452. Minimum Number of Arrows to Burst Balloons
    (字符串 栈) leetcode 921. Minimum Add to Make Parentheses Valid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aowenwu/p/514858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