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redis rdb aof比较

    Redis中数据存储模式有2种:cache-only,persistence;

    • cache-only即只做为“缓存”服务,不持久数据,数据在服务终止后将消失,此模式下也将不存在“数据恢复”的手段,是一种安全性低/效率高/容易扩展的方式;
    • persistence即为内存中的数据持久备份到磁盘文件,在服务重启后可以恢复,此模式下数据相对安全。

    对于persistence持久化存储,Redis提供了两种持久化方法:

    • Redis DataBase(简称RDB)
    • Append-only file (简称AOF)

    除了这两种方法,Redis在早起的版本还存在虚拟内存的方法,现在已经被废弃。

    一、RDB概述

    RDB是在某个时间点将数据写入一个临时文件,持久化结束后,用这个临时文件替换上次持久化的文件,达到数据恢复。
    优点:使用单独子进程来进行持久化,主进程不会进行任何IO操作,保证了redis的高性能
    缺点:RDB是间隔一段时间进行持久化,如果持久化之间redis发生故障,会发生数据丢失。所以这种方式更适合数据要求不严谨的时候

    这里说的这个执行数据写入到临时文件的时间点是可以通过配置来自己确定的,通过配置redis在n秒内如果超过m个key被修改这执行一次RDB操作。这个操作就类似于在这个时间点来保存一次Redis的所有数据,一次快照数据。所有这个持久化方法也通常叫做snapshots。

    RDB默认开启,redis.conf中的具体配置参数如下;

    #dbfilename:持久化数据存储在本地的文件
    dbfilename dump.rdb
    #dir:持久化数据存储在本地的路径,如果是在/redis/redis-3.0.6/src下启动的redis-cli,则数据会存储在当前src目录下
    dir ./
    ##snapshot触发的时机,save <seconds> <changes>  
    ##如下为900秒后,至少有一个变更操作,才会snapshot  
    ##对于此值的设置,需要谨慎,评估系统的变更操作密集程度  
    ##可以通过“save “””来关闭snapshot功能  
    #save时间,以下分别表示更改了1个key时间隔900s进行持久化存储;更改了10个key300s进行存储;更改10000个key60s进行存储。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当snapshot时出现错误无法继续时,是否阻塞客户端“变更操作”,“错误”可能因为磁盘已满/磁盘故障/OS级别异常等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yes  
    ##是否启用rdb文件压缩,默认为“yes”,压缩往往意味着“额外的cpu消耗”,同时也意味这较小的文件尺寸以及较短的网络传输时间  
    rdbcompression yes  

    snapshot触发的时机,是有“间隔时间”和“变更次数”共同决定,同时符合2个条件才会触发snapshot,否则“变更次数”会被继续累加到下一个“间隔时间”上。snapshot过程中并不阻塞客户端请求。snapshot首先将数据写入临时文件,当成功结束后,将临时文件重名为dump.rdb。

    使用RDB恢复数据:
    自动的持久化数据存储到dump.rdb后。实际只要重启redis服务即可完成(启动redis的server时会从dump.rdb中先同步数据)

    客户端使用命令进行持久化save存储:

    ./redis-cli -h ip -p port save
    ./redis-cli -h ip -p port bgsave

    一个是在前台进行存储,一个是在后台进行存储。我的client就在server这台服务器上,所以不需要连其他机器,直接./redis-cli bgsave。由于redis是用一个主线程来处理所有 client的请求,这种方式会阻塞所有client请求。所以不推荐使用。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快照持久化都是将内存数据完整写入到磁盘一次,并不是增量的只同步脏数据。如果数据量大的话,而且写操作比较多,必然会引起大量的磁盘io操作,可能会严重影响性能。

    二、AOF概述

    Append-only file,将“操作 + 数据”以格式化指令的方式追加到操作日志文件的尾部,在append操作返回后(已经写入到文件或者即将写入),才进行实际的数据变更,“日志文件”保存了历史所有的操作过程;当server需要数据恢复时,可以直接replay此日志文件,即可还原所有的操作过程。AOF相对可靠,它和mysql中bin.log、apache.log、zookeeper中txn-log简直异曲同工。AOF文件内容是字符串,非常容易阅读和解析。
    优点:可以保持更高的数据完整性,如果设置追加file的时间是1s,如果redis发生故障,最多会丢失1s的数据;且如果日志写入不完整支持redis-check-aof来进行日志修复;AOF文件没被rewrite之前(文件过大时会对命令进行合并重写),可以删除其中的某些命令(比如误操作的flushall)。
    缺点:AOF文件比RDB文件大,且恢复速度慢。

    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AOF就是日志文件,此文件只会记录“变更操作”(例如:set/del等),如果server中持续的大量变更操作,将会导致AOF文件非常的庞大,意味着server失效后,数据恢复的过程将会很长;事实上,一条数据经过多次变更,将会产生多条AOF记录,其实只要保存当前的状态,历史的操作记录是可以抛弃的;因为AOF持久化模式还伴生了“AOF rewrite”。
    AOF的特性决定了它相对比较安全,如果你期望数据更少的丢失,那么可以采用AOF模式。如果AOF文件正在被写入时突然server失效,有可能导致文件的最后一次记录是不完整,你可以通过手工或者程序的方式去检测并修正不完整的记录,以便通过aof文件恢复能够正常;同时需要提醒,如果你的redis持久化手段中有aof,那么在server故障失效后再次启动前,需要检测aof文件的完整性。

    AOF默认关闭,开启方法,修改配置文件reds.conf:appendonly yes

    ##此选项为aof功能的开关,默认为“no”,可以通过“yes”来开启aof功能  
    ##只有在“yes”下,aof重写/文件同步等特性才会生效  
    appendonly yes  
    
    ##指定aof文件名称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指定aof操作中文件同步策略,有三个合法值:always everysec no,默认为everysec  
    appendfsync everysec  
    ##在aof-rewrite期间,appendfsync是否暂缓文件同步,"no"表示“不暂缓”,“yes”表示“暂缓”,默认为“no”  
    no-appendfsync-on-rewrite no  
    
    ##aof文件rewrite触发的最小文件尺寸(mb,gb),只有大于此aof文件大于此尺寸是才会触发rewrite,默认“64mb”,建议“512mb”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相对于“上一次”rewrite,本次rewrite触发时aof文件应该增长的百分比。  
    ##每一次rewrite之后,redis都会记录下此时“新aof”文件的大小(例如A),那么当aof文件增长到A*(1 + p)之后  
    ##触发下一次rewrite,每一次aof记录的添加,都会检测当前aof文件的尺寸。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AOF是文件操作,对于变更操作比较密集的server,那么必将造成磁盘IO的负荷加重;此外linux对文件操作采取了“延迟写入”手段,即并非每次write操作都会触发实际磁盘操作,而是进入了buffer中,当buffer数据达到阀值时触发实际写入(也有其他时机),这是linux对文件系统的优化,但是这却有可能带来隐患,如果buffer没有刷新到磁盘,此时物理机器失效(比如断电),那么有可能导致最后一条或者多条aof记录的丢失。通过上述配置文件,可以得知redis提供了3中aof记录同步选项:

    • always:每一条aof记录都立即同步到文件,这是最安全的方式,也以为更多的磁盘操作和阻塞延迟,是IO开支较大。
    • everysec:每秒同步一次,性能和安全都比较中庸的方式,也是redis推荐的方式。如果遇到物理服务器故障,有可能导致最近一秒内aof记录丢失(可能为部分丢失)。
    • no:redis并不直接调用文件同步,而是交给操作系统来处理,操作系统可以根据buffer填充情况/通道空闲时间等择机触发同步;这是一种普通的文件操作方式。性能较好,在物理服务器故障时,数据丢失量会因OS配置有关。

    其实,我们可以选择的太少,everysec是最佳的选择。如果你非常在意每个数据都极其可靠,建议你选择一款“关系性数据库”吧。
    AOF文件会不断增大,它的大小直接影响“故障恢复”的时间,而且AOF文件中历史操作是可以丢弃的。AOF rewrite操作就是“压缩”AOF文件的过程,当然redis并没有采用“基于原aof文件”来重写的方式,而是采取了类似snapshot的方式:基于copy-on-write,全量遍历内存中数据,然后逐个序列到aof文件中。因此AOF rewrite能够正确反应当前内存数据的状态,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rewrite过程中,对于新的变更操作将仍然被写入到原AOF文件中,同时这些新的变更操作也会被redis收集起来(buffer,copy-on-write方式下,最极端的可能是所有的key都在此期间被修改,将会耗费2倍内存),当内存数据被全部写入到新的aof文件之后,收集的新的变更操作也将会一并追加到新的aof文件中,此后将会重命名新的aof文件为appendonly.aof,此后所有的操作都将被写入新的aof文件。如果在rewrite过程中,出现故障,将不会影响原AOF文件的正常工作,只有当rewrite完成之后才会切换文件,因为rewrite过程是比较可靠的。*

    触发rewrite的时机可以通过配置文件来声明,同时redis中可以通过bgrewriteaof指令人工干预。

    redis-cli -h ip -p port bgrewriteaof
    • 1

    因为rewrite操作/aof记录同步/snapshot都消耗磁盘IO,redis采取了“schedule”策略:无论是“人工干预”还是系统触发,snapshot和rewrite需要逐个被执行。

    AOF rewrite过程并不阻塞客户端请求。系统会开启一个子进程来完成。

    三.总结:

    AOF和RDB各有优缺点,这是有它们各自的特点所决定:

    • 1) AOF更加安全,可以将数据更加及时的同步到文件中,但是AOF需要较多的磁盘IO开支,AOF文件尺寸较大,文件内容恢复数度相对较慢。
      *2) snapshot,安全性较差,它是“正常时期”数据备份以及master-slave数据同步的最佳手段,文件尺寸较小,恢复数度较快。

    可以通过配置文件来指定它们中的一种,或者同时使用它们(不建议同时使用),或者全部禁用,在架构良好的环境中,master通常使用AOF,slave使用snapshot,主要原因是master需要首先确保数据完整性,它作为数据备份的第一选择;slave提供只读服务(目前slave只能提供读取服务),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快速响应客户端read请求;但是如果你的redis运行在网络稳定性差/物理环境糟糕情况下,建议你master和slave均采取AOF,这个在master和slave角色切换时,可以减少“人工数据备份”/“人工引导数据恢复”的时间成本;如果你的环境一切非常良好,且服务需要接收密集性的write操作,那么建议master采取snapshot,而slave采用AOF。

    Redis 即 REmote Dictionary Server (远程字典服务);

    而Redis的协议规范是 Redis Serialization Protocol (Redis序列化协议)

    该协议是用于与Redis服务器通信的,用的较多的是Redis-cli通过pipe与Redis服务器联系;

        协议如下:

              客户端以规定格式的形式发送命令给服务器;

              服务器在执行最后一条命令后,返回结果。

    客户端发送命令的格式(类型):5种类型

        间隔符号,在Linux下是 ,在Windows下是

    1. 简单字符串 Simple Strings, 以 "+"加号 开头

          格式:+ 字符串

                   字符串不能包含 CR或者 LF(不允许换行)

          eg: "+OK "

          注意:为了发送二进制安全的字符串,一般推荐使用后面的 Bulk Strings类型

    2. 错误 Errors, 以"-"减号 开头

      格式:- 错误前缀 错误信息

                   错误信息不能包含 CR或者 LF(不允许换行),Errors与Simple Strings很相似,不同的是Erros会被当作异常来看待

          eg: "-Error unknow command 'foobar' "

    3. 整数型 Integer, 以 ":" 冒号开头

      格式:: 数字

          eg: ":1000 "

    4. 大字符串类型 Bulk Strings, 以 "$"美元符号开头,长度限制512M

      格式:$ 字符串的长度 字符串

                   字符串不能包含 CR或者 LF(不允许换行);

          eg: "$6 foobar "    其中字符串为 foobar,而6就是foobar的字符长度

                "$0 "       空字符串

                "$-1 "           null

    5. 数组类型 Arrays,以 "*"星号开头

      格式:* 数组元素个数 其他所有类型 (结尾不需要 )

                 注意:只有元素个数后面的 是属于该数组的,结尾的 一般是元素的

          eg: "*0 "      空数组

               "*2 $2 foo $3 bar "      数组包含2个元素,分别是字符串foo和bar

        "*3 :1 :2 :3 "       数组包含3个整数:1、2、3

               "*5 :1 :2 :3 :4 $6 foobar "  包含混合类型的数组

               "*-1 "         Null数组

               "*2 *3 :1 :2 :3 *2 +Foo -Bar "   数组嵌套,外层数组包含2个数组,整理后如下:

                     "*2

          *3 :1 :2 :3

          *2 +Foo -Bar "

  • 相关阅读:
    JQUERY1.9学习笔记 之基本过滤器(八) 最后元素选择器
    解决接收参数乱码,tomcat的URIEncoding=UTF-8
    mac下配置maven
    [forwarding] Struts2中action接收中文参数为乱码解决方法
    [forwarding]软考复习之软件架构风格
    [forwarding]Write operations are not allowed in read-only mode 只读模式下(FlushMode.NEVER/MANUAL)写操作不允许问题
    [forwarding]详解Linux命令行下常用svn命令
    [forwarding]mysql用户授权
    【转】Hibernate 查询语言Query Language(HQL)
    java.lang.NoSuchMethodError: antlr.collections.AST.getLine()I错误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fenglou/p/837258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