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ase是一种支持自动负载均衡的分布式KV数据库,在开启balance的开关(balance_switch)后,HBase的HMaster进程会自动根据指定策略挑选出一些Region,并将这些Region分配给负载比较低的RegionServer上。官方目前支持两种挑选Region的策略,一种叫做DefaultLoadBalancer,另一种叫做StochasticLoadBalancer,这两种策略后面会具体讲到。由于HBase的所有数据(包括HLog/Meta/HStoreFile等)都是写入到HDFS文件系统中的, 因此HBase的Region移动其实非常轻量级。在做Region移动的时候,保持这个Region对应的HDFS文件位置不变,只需要将Region的Meta数据分配到相关的RegionServer即可,整个Region移动的过程取决于RegionClose以及RegionOpen的耗时,这个时间一般都很短。
本文来讲讲hbase的balance实现。
balance的流程
- 首先通过LoadBalancer找出所有需要移动的region plan,一个region plan包括region/原始RegionServer/目的RegionServer三个属性
- unassign region , 将region从原来的RegionServer上解除绑定;
- assign region ,将region绑定到目标RegionServer上;
其中, unassign region的具体流程为:
- create zk closing node . 该节点在/unassigned路径下, 包含(znode状态,region名字,原始RS名,payload)这些数据。
- hmaster 调用rpc服务关闭region server。region-close的流程大致为先获取region的writeLock , 然后flush memstore, 再并发关闭该region下的所有的store file文件(注意一个region有多个store,每个store又有多个store file , 所以可以实现并发close store file) 。最后释放region的writeLock.
- 设置zk closing node的znode状态为closed.
assgin region的具体流程为:
- 获取到对应的Region Plan.
- HMaster调用rpc服务去Region Plan对应的RegionServer上open region. 这里会先更新/unassigned节点为opening. 然后并发Load HStore,再更行zk/ROOT/META表信息,这里是为了client下次能获取到正确的路由信息, 最后更新region状态为OPEN.
DefaultLoadBalancer策略
这种策略能够保证每个RS的regions个数基本上都相等,确切来说,假设一共有n个RS,第i个RS有Ai个region,记average=sigma(Ai)/n , 那么这种策略能够保证所有的RS的region个数都在[floor(average), ceil(average)]之间。这种策略的实现简单,应用广泛。
但是,这种策略考虑的因素比较单一, 没有考虑到每台region server的读写qps/负载压力等等,这样就可能导致出现一种情况:虽然每个region server的regions都非常接近,但是90%的请求还是落在了一台RS上,因为这台RS上的region全部都是热点数据,这样还是没有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 但我觉得balance的首要目的是保证数据均衡,如果在数据均衡的情况下,负载还是集中,这时候就要考虑下rowKey的选择是否有问题了。因此, 我个人还是比较推荐采用DefaultLoadBalancer的。
StochasticLoadBalancer策略
StochasticLoadBalancer 这种策略真的是非常复杂,简单来讲,是一种综合权衡一下6个因素的均衡策略:
- 每台服务器读请求数(ReadRequestCostFunction)
- 每台服务器写请求数(WriteRequestCostFunction)
- Region个数(RegionCountSkewCostFunction)
- 移动代价(MoveCostFunction)
- 数据locality(TableSkewCostFunction)
- 每张表占据RegionServer中region个数上限(LocalityCostFunction)
对于cluster的每一种region分布, 采用6个因素加权的方式算出一个代价值,这个代价值就用来评估当前region分布是否均衡,越均衡代价值越低。然后通过成千上万次随机迭代来找到一组RegionMove的序列,使得最终的代价值严格递减。 得到的这一组RegionMove就是HMaster最终执行的region迁移方案。
这里用一段伪代码来描述这个迭代的过程:
currentCost = MAX ; plans = [] for(step = 0 ; step < 1000000; step ++ ){ action = cluster.generateMove() doAction( action ); newCost = computeCost(action) ; if (newCost < currentCost){ currentCost = newCost; }else{ undoAction(action); } plans.add( action ) }
其中generateMove()每次随机选择以下3种策略之一来生成RegionMove:
- 随机选择两个RS, 从每个RS中随机选择两个Region,然后生成一个Action, 这个Action有一半概率做RegionMove(从Region多的RS迁移到Region少的RS), 另一半概率做RegionSwap。
- 选择Region最多的RS和Region最少的RS,然后生成一个Action, 这个Action一半概率做RegionMove, 一半概率做RegionSwap。
- 随机找一个RS,然后找到该RS上数据locality最差的Region,然后找到Region大部分数据落在的RS,然后生成一个Action,该Action用来把Region迁移到它应该所在的RS,用来提高locality.
对于这种策略,JavaDoc上说效果比较好,但其中的合理性个人觉得有待测试数据的证明(官方基本没有给出这方面的测试结果)。如果6个因素每个参数占据的权重如果没有调好的话,会导致线上的Region大量不均衡。按照我的一次线上经历,采用如下blance配置,出现过每次balance都只选择60个左右的plan去移动, 但真实的情况是145个RS,其中region数量最多的有700+个, 最少的region数量有2个,然后其他RS的region数量在2~700不等,这时候按理来讲应该需要进行大量的balance,但HMaster每隔一个period只生成60个plan左右去移动,这样balance太慢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负载不均,有的RS非常清闲,有的RS非常繁忙经常超时。
hbase.master.loadbalancer.class= org.apache.hadoop.hbase.master.StochasticLoadBalancer hbase.master.balancer.stochastic.regionCountCost=10 hbase.master.balancer.stochastic.tableSkewCost=5 hbase.master.balancer.stochastic.readRequestCost=5 hbase.master.balancer.stochastic.writeRequestCost=5 hbase.master.balancer.stochastic.localityCost=10 hbase.master.balancer.stochastic.moveCost=4 hbase.master.balancer.stochastic.maxMovePercent=1
后面对比了下了官方的默认配置,应该是regionCountCost一项权重太低, 但是,我想说的是除非线下有一个测试结果支撑具体的权重配置下 balance是符合预期的,否则线上操作时一般对权重很难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所以像这么复杂的策略还是要比较谨慎的选择,最好有过历史测试数据来评估balance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