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两个方法beginUpdates和endUpdates,几点注意事项:
- 一般我们把行、块的插入、删除、移动写在由这两个方法组成的函数块中。如果你不是在这两个函数组成的块中调用插入、删除、移动方法,表的属性(比如行数)可能失效。
- 一般也不应该在由这两个函数组成的函数块中调用reloadData,如果你这么做了,那么所有的动画都要自己进行。
- 这两个方法组成的块,可以嵌套。
- 同一个块中的插入、删除操作,先处理完删除操作才会执行插入操作,而不管在它们在块中的顺序。
UITableView是否处于编辑模式取决于它的editing属性。当处于编辑模式时,在每一个cell的左侧会显示一个插入或删除的控件,具体显示什么取决于cell是怎么配置的。触摸一个控件的时候会让tableView调用数据源方法tableView:commitEditingStyle:forRowAtIndexPath:。可以调用
setEditing:animated:让tableView进入或者退出编辑模,表的数据源可以有选择的拒绝cell进入编辑模式,通过实现
tableView:canEditRowAtIndexPath:。
当一个tableView处于编辑状态时,它的代理通过 tableView:editingStyleForRowAtIndexPath:
返回每个可编辑的cell所处的状态(插入、删除)。当一个tableView收到setEditing:animated:消息时,它给每个每一个可见行的UITableViewCell对象发送相同的消息,接着它给数据源和代理发送一连串消息像下面图中描述的那样。
当用户swipe across一行显示delete按钮,在上面图中的调用顺序有一个变化。当用户swipe一行要删除的时候,tableView首先检查它的数据源是否实现了tableView:commitEditingStyle:forRowAtIndexPath:方法,如果实现了,tableView给自己发送setEditing:animated:消息,进入编辑模式。在这个“swipe to delete”模式,tableView不显示编辑和重新排序控件。因为这是一个用户驱动事件,it also brackets the messages to the delegate inside of two other messages:tableView:willBeginEditingRowAtIndexPath:
and tableView:didEndEditingRowAtIndexPath:.(怎么翻译合适^.^)。通过实现这些方法,代理可以合适的更新tableView的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