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产品的用户群体都可以划分为高端和低端。对产品有深入学习研究能熟练应用的是高端用户,不擅长技术只做一些简单应用的是低端用户。这里的高端低端是从“使用产品”的角度来看待的,不同的角度会带来不同的划分方式,比如按用户的参与程度划分成活跃用户和非活跃用户,一个用户可能是高端的活跃用户,也可能是高端的非活跃用户。
这里要强调的是下面几个观点:
第一,高低端的划分是针对特定产品的,在一类产品中属于高端的用户在另一类产品中可能属于低端用户。这很容易理解,比如我可算是Visual Studio的高端用户,但对Photoshop我就是绝对的低端用户。
第二,用户是不断成长的,有一个从低端到高端的过程。开始用一个产品的时候是低端用户,用久了自然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的功能,慢慢的走向高端,产品设计必须考虑这一点,套用句官话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所以,任何对用户群体的划分都有其相对性和适用范围,想通过给每个人脑门上贴标签的方式划分出所谓“高端用户”和“低端用户”是懒惰和愚蠢的表现。
“精英”与“草根”是这两年的流行词,某种程度上也反映着国内的现状,关于这一点不用多说,到大街上多走一走就知道了。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也存在着“精英”与“草根”的差别,申音的一篇文章《W和L》讲的就是这个问题,其著名的观点如下:
中国没有一个所谓“全民的互联网”,中国的互联网是人为割裂的。它既存在于精英的Think笔记本上,也存在于草根的MTK山寨机中。我们的精英也许和美国同步,草根却与越南同步。
文章中描述了W和L的两种创业思路,一种针对“精英”群体,一种针对“草根”群体。对文章中的观点我是举双手赞成的。但是有些人喜欢大而化之,滥用这两个概念,这我就不赞成了。
“精英”和“草根”应该是针对社会性群体的概念,比较适合在做产品定位时对潜在用户的群体性特点做区分,但不适合用来划分既定产品的用户群,因为这两个词太形象了,画面感太过强烈。比如谈到“精英”你会想到什么?西装革履,白领,写字楼,商务人士?谈到草根你又想到什么,工地,工厂,满身泥土,流浪歌手?正因为如此,用这两个词描述用户很容易带来偏见,限制住自己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