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学生已被新华社一分社录用,其他学生就有些坐立不安了:“这真是好事,后半年可以踏实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新进来的大学生感叹:现在找到工作真是幸运,要是到明年3、4月还找不到工作,那将会焦燥不安。这样的感叹一出,学生们更是不安了。
现在的就业之紧迫真的比料想的还困难。
我们那时候,大学前三年踏实地学基础,大四头一个学期老老实实地实习,找工作那是毕业头两个月的事,等到成绩排列出来,再来择优分配。可是,这样的故事好像已经是天方夜谭了。
大四实习明显有点晚。你想,你还在实习呢,那边已开始招聘,已经要你的成绩单和实习经历,可能你很有能力,但是,人家还看不到证明你成绩的单子,你就明显比别人差了一截。
可是,学校也没错啊,学习都有计划和安排,也不可能都安排一起学习,就说新闻专业,现在全国各省的大学都有了新闻系,如果都挤在一起实习,那还不挤爆了?
说来说去,还是现在的就业压力太大了。2006年的大学毕业生是410多万,这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省会城市的全部人口,集在一起可以形成一座城市。不紧张也不可能。
于是,只好什么都提前了,正如《超越平凡》中所说,必须从大学入学开始准备就业,包括实习。
问题是,如果没有学校的安排,谁给你实习的机会?
这种机会别人可能给你安排,但是,更多的时候还得自己安排,自己要有这种紧迫感和紧迫的意识。
《超越平凡》里写到了一个工程师,名叫刘润,他入校后就开始自已找机会实习,而且与他的技术专业基本不相关,在一家报社承办专栏、拉广告,结果不仅为家庭赚得了许多生活补贴,而且锻炼了许多为人处事的要义,这对他此后的职业生涯大有帮助。也就是他提出了这样的心得:从入学开始准备就业。
还有一位学生,从北京考到江西的南昌大学,从一年级起就在许多报社担当栏目的组稿工作,以后索性干起了栏目的制作人。因此,个人主动不主动是大不一样。
当你有了一定的实习经验,当别人还在进行学校安排的实习时,你却已经有了一大段经历,实习也会更加有优势,招聘也会更加有优势。
Posted by 谢卫群 at 01:39 阅读(436) 评论(4) 引用(0) 个人BLOG
开放权限:所有人可见
评论
是啊,一切都在变化,但学校的教育观念似乎并没有太大改变,学校的就业引导也并没有变化,那边单位已经在招人,而这边学校就压的死平八稳,大有一副事不关己之味,只不过幸好,本人也算是2006年中的“410多万”中的一分子吧,反正要求也不高吧,差不多就把自己卖了就行,反正我的大学总比我身边的许多人强多了,因为我从不会到会了。见笑,只不过就业也不像某些媒体所说的那么严峻,只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定位自己,还是可以比较轻松的找到工作的!
Posted by liqian8505 at 2005-12-13 08:28:33
如果让我重新来一遍,我一定大一的时候,就开始实习.
Posted by alice at 2005-12-15 14:43:25
alice的假设句用的就是好,呵呵
Posted by firefoxsjtu at 2005-12-15 20:19:28
我觉得没必要实习,应该消灭实习,提早进入打工或者创业状态。
Posted by yezi at 2005-12-17 16: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