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基础练习一

    '''
    通过用户输入两个数字,并计算两个数字之和:
    '''
    # 用户输入数字
    num1 = input('输入第一个数字: ')
    num2 = input('输入第二个数字: ')
    
    fnum1 = float(num1)
    fnum2 = float(num2)
    
    # 求和
    sum = fnum1 + fnum2
    
    print('数字{0} 和 数字{1} 相加结果为: {2}'.format(num1, num2, sum))
    

     结果:

    输入第一个数字: 24
    输入第二个数字: 12
    数字24 和 数字12 相加结果为: 36.0

    '''
    通过用户输入一个数字,并计算这个数字的平方根:
    '''
    
    num = input('请输入一个数字: ')
    
    fnum = float(num)
    
    num_sqrt = fnum ** 0.5
    
    print('%0.3f 的平方根为 %0.3f' % (fnum, num_sqrt))
    

     结果:

    请输入一个数字: 4
    4.000 的平方根为 2.000

    import cmath
    
    num = input('请输入一个数字: ')
    
    fnum = float(num)
    
    num_sqrt = cmath.sqrt(fnum)
    
    
    print('{0} 的平方根为 {1:0.3f} + {2:0.3f}'.format(fnum, num_sqrt.real, num_sqrt.imag))
    

     结果:

    请输入一个数字: 20
    20.0 的平方根为 4.472 + 0.000

    '''
    通过用户输入三角形三边长度,并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
    
    a = float(input('输入三角形的第一个边长'))
    b = float(input('输入三角形的第二个边长'))
    c = float(input('输入三角形的第三个边长'))
    
    # 计算三角形的半周长
    s = (a + b + c) / 2
    
    area = (s * (s-a) * (s - b) * (s - c)) ** 0.5
    
    print('三角形面积为%0.2f' % area)
    

     结果:

    输入三角形的第一个边长12
    输入三角形的第二个边长12
    输入三角形的第三个边长12
    三角形面积为62.35

    '''
    不使用第三个数,实现两数交换
    '''
    x = int(input('输入 x 值: '))
    y = int(input('输入 y 值: '))
    
    x = x + y
    y = x - y
    x = x - y
    
    print('交换后 x 的值为: {}'.format(x))
    print('交换后 y 的值为: {}'.format(y))
    
    # 方式2
    '''
    不使用第三个数,实现两数交换
    '''
    x = int(input('输入 x 值: '))
    y = int(input('输入 y 值: '))
    
    x = x + y
    y = x - y
    x = x - y
    
    print('交换后 x 的值为: {}'.format(x))
    print('交换后 y 的值为: {}'.format(y))
    

     结果:

    输入 x 值: 1
    输入 y 值: 2
    交换后 x 的值为: 2
    交换后 y 的值为: 1
    输入 x 值: 2
    输入 y 值: 1
    交换后 x 的值为: 1
    交换后 y 的值为: 2

    '''
    不使用第三个数,实现两数交换
    '''
    
    # 方式1
    
    x = int(input('输入 x 值: '))
    y = int(input('输入 y 值: '))
    
    x = x + y
    y = x - y
    x = x - y
    
    print('交换后 x 的值为: {}'.format(x))
    print('交换后 y 的值为: {}'.format(y))
    
    # 方式2
    '''
    不使用第三个数,实现两数交换
    '''
    x = int(input('输入 x 值: '))
    y = int(input('输入 y 值: '))
    
    x = x + y
    y = x - y
    x = x - y
    
    print('交换后 x 的值为: {}'.format(x))
    print('交换后 y 的值为: {}'.format(y))
    
    # 方式3
    
    x = int(input('输入 x 值: '))
    y = int(input('输入 y 值: '))
    
    x = x ^ y
    y = x ^ y
    x = x ^ y
    
    print('交换后的x值为:', x)
    print('交换后的y值为:', y)
    

     结果:

    输入 x 值: 1
    .输入 y 值: 2
    交换后 x 的值为: 2
    交换后 y 的值为: 1
    输入 x 值: 2
    输入 y 值: 1
    交换后 x 的值为: 1
    交换后 y 的值为: 2
    输入 x 值: 1
    输入 y 值: 2
    交换后的x值为: 2
    交换后的y值为: 1

  • 相关阅读:
    POJ 1811 Prime Test(Miller-Rabin & Pollard-rho素数测试)
    HDU 3037 Saving Beans(Lucas定理模板题)
    HDU 5029 Relief grain(离线+线段树+启发式合并)(2014 ACM/ICPC Asia Regional Guangzhou Online)
    Java进阶(二)当我们说线程安全时,到底在说什么
    UML建模一般流程
    Spring事务管理(详解+实例)
    Spring 的 BeanPostProcessor接口实现
    Spring中ApplicationContext和beanfactory区别
    使用Maven Release插件发布项目
    tair与redis比较总结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uegqcto/p/1018078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