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常见缓存问题处理-数据库和缓存双写一致性

    参考:

    https://www.cnblogs.com/rjzheng/p/9041659.html

    https://blog.csdn.net/chang384915878/article/details/86756463

    【原创】分布式之数据库和缓存双写一致性方案解析

    引言

    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首先,缓存由于其高并发和高性能的特性,已经在项目中被广泛使用。在读取缓存方面,大家没啥疑问,都是按照下图的流程来进行业务操作。
    image
    但是在更新缓存方面,对于更新完数据库,是更新缓存呢,还是删除缓存。又或者是先删除缓存,再更新数据库,其实大家存在很大的争议。目前没有一篇全面的博客,对这几种方案进行解析。于是博主战战兢兢,顶着被大家喷的风险,写了这篇文章。

    文章结构

    本文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1、讲解缓存更新策略
    2、对每种策略进行缺点分析
    3、针对缺点给出改进方案

    正文

    先做一个说明,从理论上来说,给缓存设置过期时间,是保证最终一致性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案下,我们可以对存入缓存的数据设置过期时间,所有的写操作以数据库为准,对缓存操作只是尽最大努力即可。也就是说如果数据库写成功,缓存更新失败,那么只要到达过期时间,则后面的读请求自然会从数据库中读取新值然后回填缓存。因此,接下来讨论的思路不依赖于给缓存设置过期时间这个方案。
    在这里,我们讨论三种更新策略:

    1. 先更新数据库,再更新缓存
    2. 先删除缓存,再更新数据库
    3. 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

    应该没人问我,为什么没有先更新缓存,再更新数据库这种策略。

    (1)先更新数据库,再更新缓存

    这套方案,大家是普遍反对的。为什么呢?有如下两点原因。
    原因一(线程安全角度)
    同时有请求A和请求B进行更新操作,那么会出现
    (1)线程A更新了数据库
    (2)线程B更新了数据库
    (3)线程B更新了缓存
    (4)线程A更新了缓存
    这就出现请求A更新缓存应该比请求B更新缓存早才对,但是因为网络等原因,B却比A更早更新了缓存。这就导致了脏数据,因此不考虑。
    原因二(业务场景角度)
    有如下两点:
    (1)如果你是一个写数据库场景比较多,而读数据场景比较少的业务需求,采用这种方案就会导致,数据压根还没读到,缓存就被频繁的更新,浪费性能。
    (2)如果你写入数据库的值,并不是直接写入缓存的,而是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再写入缓存。那么,每次写入数据库后,都再次计算写入缓存的值,无疑是浪费性能的。显然,删除缓存更为适合。

    接下来讨论的就是争议最大的,先删缓存,再更新数据库。还是先更新数据库,再删缓存的问题。

    (2)先删缓存,再更新数据库

    该方案会导致不一致的原因是。同时有一个请求A进行更新操作,另一个请求B进行查询操作。那么会出现如下情形:
    (1)请求A进行写操作,删除缓存
    (2)请求B查询发现缓存不存在
    (3)请求B去数据库查询得到旧值
    (4)请求B将旧值写入缓存
    (5)请求A将新值写入数据库
    上述情况就会导致不一致的情形出现。而且,如果不采用给缓存设置过期时间策略,该数据永远都是脏数据。
    那么,如何解决呢?采用延时双删策略
    伪代码如下

    public void write(String key,Object data){
    		redis.delKey(key);
    	    db.updateData(data);
    	    Thread.sleep(1000);
    	    redis.delKey(key);
    	}
    

    转化为中文描述就是
    (1)先淘汰缓存
    (2)再写数据库(这两步和原来一样)
    (3)休眠1秒,再次淘汰缓存
    这么做,可以将1秒内所造成的缓存脏数据,再次删除。
    那么,这个1秒怎么确定的,具体该休眠多久呢?
    针对上面的情形,读者应该自行评估自己的项目的读数据业务逻辑的耗时。然后写数据的休眠时间则在读数据业务逻辑的耗时基础上,加几百ms即可。这么做的目的,就是确保读请求结束,写请求可以删除读请求造成的缓存脏数据。
    如果你用了mysql的读写分离架构怎么办?
    ok,在这种情况下,造成数据不一致的原因如下,还是两个请求,一个请求A进行更新操作,另一个请求B进行查询操作。
    (1)请求A进行写操作,删除缓存
    (2)请求A将数据写入数据库了,
    (3)请求B查询缓存发现,缓存没有值
    (4)请求B去从库查询,这时,还没有完成主从同步,因此查询到的是旧值
    (5)请求B将旧值写入缓存
    (6)数据库完成主从同步,从库变为新值
    上述情形,就是数据不一致的原因。还是使用双删延时策略。只是,睡眠时间修改为在主从同步的延时时间基础上,加几百ms。
    采用这种同步淘汰策略,吞吐量降低怎么办?
    ok,那就将第二次删除作为异步的。自己起一个线程,异步删除。这样,写的请求就不用沉睡一段时间后了,再返回。这么做,加大吞吐量。
    第二次删除,如果删除失败怎么办?
    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因为第二次删除失败,就会出现如下情形。还是有两个请求,一个请求A进行更新操作,另一个请求B进行查询操作,为了方便,假设是单库:
    (1)请求A进行写操作,删除缓存
    (2)请求B查询发现缓存不存在
    (3)请求B去数据库查询得到旧值
    (4)请求B将旧值写入缓存
    (5)请求A将新值写入数据库
    (6)请求A试图去删除请求B写入对缓存值,结果失败了。
    ok,这也就是说。如果第二次删除缓存失败,会再次出现缓存和数据库不一致的问题。
    如何解决呢?
    具体解决方案,且看博主对第(3)种更新策略的解析。

    (3)先更新数据库,再删缓存

    首先,先说一下。老外提出了一个缓存更新套路,名为《Cache-Aside pattern》。其中就指出

    • 失效:应用程序先从cache取数据,没有得到,则从数据库中取数据,成功后,放到缓存中。
    • 命中:应用程序从cache中取数据,取到后返回。
    • 更新:先把数据存到数据库中,成功后,再让缓存失效。

    另外,知名社交网站facebook也在论文《Scaling Memcache at Facebook》中提出,他们用的也是先更新数据库,再删缓存的策略。
    这种情况不存在并发问题么?
    不是的。假设这会有两个请求,一个请求A做查询操作,一个请求B做更新操作,那么会有如下情形产生
    (1)缓存刚好失效
    (2)请求A查询数据库,得一个旧值
    (3)请求B将新值写入数据库
    (4)请求B删除缓存
    (5)请求A将查到的旧值写入缓存
    ok,如果发生上述情况,确实是会发生脏数据。
    然而,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又有多少呢?
    发生上述情况有一个先天性条件,就是步骤(3)的写数据库操作比步骤(2)的读数据库操作耗时更短,才有可能使得步骤(4)先于步骤(5)。可是,大家想想,数据库的读操作的速度远快于写操作的(不然做读写分离干嘛,做读写分离的意义就是因为读操作比较快,耗资源少),因此步骤(3)耗时比步骤(2)更短,这一情形很难出现。
    假设,有人非要抬杠,有强迫症,一定要解决怎么办?
    如何解决上述并发问题?
    首先,给缓存设有效时间是一种方案。其次,采用策略(2)里给出的异步延时删除策略,保证读请求完成以后,再进行删除操作。
    还有其他造成不一致的原因么?
    有的,这也是缓存更新策略(2)和缓存更新策略(3)都存在的一个问题,如果删缓存失败了怎么办,那不是会有不一致的情况出现么。比如一个写数据请求,然后写入数据库了,删缓存失败了,这会就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了。这也是缓存更新策略(2)里留下的最后一个疑问。
    如何解决
    提供一个保障的重试机制即可,这里给出两套方案。
    方案一
    如下图所示
    image
    流程如下所示
    (1)更新数据库数据;
    (2)缓存因为种种问题删除失败
    (3)将需要删除的key发送至消息队列
    (4)自己消费消息,获得需要删除的key
    (5)继续重试删除操作,直到成功
    然而,该方案有一个缺点,对业务线代码造成大量的侵入。于是有了方案二,在方案二中,启动一个订阅程序去订阅数据库的binlog,获得需要操作的数据。在应用程序中,另起一段程序,获得这个订阅程序传来的信息,进行删除缓存操作。
    方案二
    image
    流程如下图所示:
    (1)更新数据库数据
    (2)数据库会将操作信息写入binlog日志当中
    (3)订阅程序提取出所需要的数据以及key
    (4)另起一段非业务代码,获得该信息
    (5)尝试删除缓存操作,发现删除失败
    (6)将这些信息发送至消息队列
    (7)重新从消息队列中获得该数据,重试操作。

    备注说明:上述的订阅binlog程序在mysql中有现成的中间件叫canal,可以完成订阅binlog日志的功能。至于oracle中,博主目前不知道有没有现成中间件可以使用。另外,重试机制,博主是采用的是消息队列的方式。如果对一致性要求不是很高,直接在程序中另起一个线程,每隔一段时间去重试即可,这些大家可以灵活自由发挥,只是提供一个思路。

    总结

    本文其实是对目前互联网中已有的一致性方案,进行了一个总结。对于先删缓存,再更新数据库的更新策略,还有方案提出维护一个内存队列的方式,博主看了一下,觉得实现异常复杂,没有必要,因此没有必要在文中给出。最后,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主从DB与cache一致性
    2、缓存更新的套路

     
     
     
     
     
     
     

    如何保证缓存与数据库的双写一致性?

    面试题

    如何保证缓存与数据库的双写一致性?

    面试官心理分析

    你只要用缓存,就可能会涉及到缓存与数据库双存储双写,你只要是双写,就一定会有数据一致性的问题,那么你如何解决一致性问题?

    面试题剖析

    一般来说,如果允许缓存可以稍微的跟数据库偶尔有不一致的情况,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系统不是严格要求 “缓存+数据库” 必须保持一致性的话,最好不要做这个方案,即:读请求和写请求串行化,串到一个内存队列里去。

    串行化可以保证一定不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但是它也会导致系统的吞吐量大幅度降低,用比正常情况下多几倍的机器去支撑线上的一个请求。

    Cache Aside Pattern

    最经典的缓存+数据库读写的模式,就是 Cache Aside Pattern。

    • 读的时候,先读缓存,缓存没有的话,就读数据库,然后取出数据后放入缓存,同时返回响应。
    • 更新的时候,先更新数据库,然后再删除缓存。

    为什么是删除缓存,而不是更新缓存?

    原因很简单,很多时候,在复杂点的缓存场景,缓存不单单是数据库中直接取出来的值。

    比如可能更新了某个表的一个字段,然后其对应的缓存,是需要查询另外两个表的数据并进行运算,才能计算出缓存最新的值的。

    另外更新缓存的代价有时候是很高的。是不是说,每次修改数据库的时候,都一定要将其对应的缓存更新一份?也许有的场景是这样,但是对于比较复杂的缓存数据计算的场景,就不是这样了。如果你频繁修改一个缓存涉及的多个表,缓存也频繁更新。但是问题在于,这个缓存到底会不会被频繁访问到?

    举个栗子,一个缓存涉及的表的字段,在 1 分钟内就修改了 20 次,或者是 100 次,那么缓存更新 20 次、100 次;但是这个缓存在 1 分钟内只被读取了 1 次,有大量的冷数据。实际上,如果你只是删除缓存的话,那么在 1 分钟内,这个缓存不过就重新计算一次而已,开销大幅度降低。用到缓存才去算缓存。

    其实删除缓存,而不是更新缓存,就是一个 lazy 计算的思想,不要每次都重新做复杂的计算,不管它会不会用到,而是让它到需要被使用的时候再重新计算。像 mybatis,hibernate,都有懒加载思想。查询一个部门,部门带了一个员工的 list,没有必要说每次查询部门,都里面的 1000 个员工的数据也同时查出来啊。80% 的情况,查这个部门,就只是要访问这个部门的信息就可以了。先查部门,同时要访问里面的员工,那么这个时候只有在你要访问里面的员工的时候,才会去数据库里面查询 1000 个员工。

    最初级的缓存不一致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先修改数据库,再删除缓存。如果删除缓存失败了,那么会导致数据库中是新数据,缓存中是旧数据,数据就出现了不一致。

    redis-junior-inconsistent

    解决思路:先删除缓存,再修改数据库。如果数据库修改失败了,那么数据库中是旧数据,缓存中是空的,那么数据不会不一致。因为读的时候缓存没有,则读数据库中旧数据,然后更新到缓存中。

    比较复杂的数据不一致问题分析

    数据发生了变更,先删除了缓存,然后要去修改数据库,此时还没修改。一个请求过来,去读缓存,发现缓存空了,去查询数据库,查到了修改前的旧数据,放到了缓存中。随后数据变更的程序完成了数据库的修改。完了,数据库和缓存中的数据不一样了...

    为什么上亿流量高并发场景下,缓存会出现这个问题?

    只有在对一个数据在并发的进行读写的时候,才可能会出现这种问题。其实如果说你的并发量很低的话,特别是读并发很低,每天访问量就 1 万次,那么很少的情况下,会出现刚才描述的那种不一致的场景。但是问题是,如果每天的是上亿的流量,每秒并发读是几万,每秒只要有数据更新的请求,就可能会出现上述的数据库+缓存不一致的情况。

    解决方案如下:

    更新数据的时候,根据数据的唯一标识,将操作路由之后,发送到一个 jvm 内部队列中。读取数据的时候,如果发现数据不在缓存中,那么将重新读取数据+更新缓存的操作,根据唯一标识路由之后,也发送同一个 jvm 内部队列中。

    一个队列对应一个工作线程,每个工作线程串行拿到对应的操作,然后一条一条的执行。这样的话,一个数据变更的操作,先删除缓存,然后再去更新数据库,但是还没完成更新。此时如果一个读请求过来,读到了空的缓存,那么可以先将缓存更新的请求发送到队列中,此时会在队列中积压,然后同步等待缓存更新完成。

    这里有一个优化点,一个队列中,其实多个更新缓存请求串在一起是没意义的,因此可以做过滤,如果发现队列中已经有一个更新缓存的请求了,那么就不用再放个更新请求操作进去了,直接等待前面的更新操作请求完成即可。

    待那个队列对应的工作线程完成了上一个操作的数据库的修改之后,才会去执行下一个操作,也就是缓存更新的操作,此时会从数据库中读取最新的值,然后写入缓存中。

    如果请求还在等待时间范围内,不断轮询发现可以取到值了,那么就直接返回;如果请求等待的时间超过一定时长,那么这一次直接从数据库中读取当前的旧值。

    高并发的场景下,该解决方案要注意的问题:

    • 读请求长时阻塞

    由于读请求进行了非常轻度的异步化,所以一定要注意读超时的问题,每个读请求必须在超时时间范围内返回。

    该解决方案,最大的风险点在于说,可能数据更新很频繁,导致队列中积压了大量更新操作在里面,然后读请求会发生大量的超时,最后导致大量的请求直接走数据库。务必通过一些模拟真实的测试,看看更新数据的频率是怎样的。

    另外一点,因为一个队列中,可能会积压针对多个数据项的更新操作,因此需要根据自己的业务情况进行测试,可能需要部署多个服务,每个服务分摊一些数据的更新操作。如果一个内存队列里居然会挤压 100 个商品的库存修改操作,每隔库存修改操作要耗费 10ms 去完成,那么最后一个商品的读请求,可能等待 10 * 100 = 1000ms = 1s 后,才能得到数据,这个时候就导致读请求的长时阻塞。

    一定要做根据实际业务系统的运行情况,去进行一些压力测试,和模拟线上环境,去看看最繁忙的时候,内存队列可能会挤压多少更新操作,可能会导致最后一个更新操作对应的读请求,会 hang 多少时间,如果读请求在 200ms 返回,如果你计算过后,哪怕是最繁忙的时候,积压 10 个更新操作,最多等待 200ms,那还可以的。

    如果一个内存队列中可能积压的更新操作特别多,那么你就要加机器,让每个机器上部署的服务实例处理更少的数据,那么每个内存队列中积压的更新操作就会越少。

    其实根据之前的项目经验,一般来说,数据的写频率是很低的,因此实际上正常来说,在队列中积压的更新操作应该是很少的。像这种针对读高并发、读缓存架构的项目,一般来说写请求是非常少的,每秒的 QPS 能到几百就不错了。

    我们来实际粗略测算一下。

    如果一秒有 500 的写操作,如果分成 5 个时间片,每 200ms 就 100 个写操作,放到 20 个内存队列中,每个内存队列,可能就积压 5 个写操作。每个写操作性能测试后,一般是在 20ms 左右就完成,那么针对每个内存队列的数据的读请求,也就最多 hang 一会儿,200ms 以内肯定能返回了。

    经过刚才简单的测算,我们知道,单机支撑的写 QPS 在几百是没问题的,如果写 QPS 扩大了 10 倍,那么就扩容机器,扩容 10 倍的机器,每个机器 20 个队列。

    • 读请求并发量过高

    这里还必须做好压力测试,确保恰巧碰上上述情况的时候,还有一个风险,就是突然间大量读请求会在几十毫秒的延时 hang 在服务上,看服务能不能扛的住,需要多少机器才能扛住最大的极限情况的峰值。

    但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在同一时间更新,缓存也不会同一时间失效,所以每次可能也就是少数数据的缓存失效了,然后那些数据对应的读请求过来,并发量应该也不会特别大。

    • 多服务实例部署的请求路由

    可能这个服务部署了多个实例,那么必须保证说,执行数据更新操作,以及执行缓存更新操作的请求,都通过 Nginx 服务器路由到相同的服务实例上。

    比如说,对同一个商品的读写请求,全部路由到同一台机器上。可以自己去做服务间的按照某个请求参数的 hash 路由,也可以用 Nginx 的 hash 路由功能等等。

    • 热点商品的路由问题,导致请求的倾斜

    万一某个商品的读写请求特别高,全部打到相同的机器的相同的队列里面去了,可能会造成某台机器的压力过大。就是说,因为只有在商品数据更新的时候才会清空缓存,然后才会导致读写并发,所以其实要根据业务系统去看,如果更新频率不是太高的话,这个问题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大,但是的确可能某些机器的负载会高一些。

     
  • 相关阅读:
    python生成CSV文件并发送邮件
    Live2d Test Env
    Live2d Test Env
    Live2d Test Env
    Live2d Test Env
    Live2d Test Env
    Live2d Test Env
    Live2d Test Env
    Live2d Test Env
    扔鸡蛋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uwc/p/1401296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