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
https://www.cnblogs.com/myseries/p/10821372.html
https://www.cnblogs.com/liuzeyu12a/p/10046228.html
https://blog.csdn.net/newtelcom/article/details/56844186
SQL注入详解
一:什么是sql注入
SQL注入是比较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之一,它不是利用操作系统的BUG来实现攻击,而是针对程序员编写时的疏忽,通过SQL语句,实现无账号登录,甚至篡改数据库。
二:SQL注入攻击的总体思路
1:寻找到SQL注入的位置
2:判断服务器类型和后台数据库类型
3:针对不同的服务器和数据库特点进行SQL注入攻击
三:SQL注入攻击实例
String sql = "select * from user_table where username= ' "+userName+" ' and password=' "+password+" '"; --当输入了上面的用户名和密码,上面的SQL语句变成: SELECT * FROM user_table WHERE username= '’or 1 = 1 -- and password='’ """ --分析SQL语句: --条件后面username=”or 1=1 用户名等于 ” 或1=1 那么这个条件一定会成功; --然后后面加两个-,这意味着注释,它将后面的语句注释,让他们不起作用,这样语句永远都--能正确执行,用户轻易骗过系统,获取合法身份。 --这还是比较温柔的,如果是执行 SELECT * FROM user_table WHERE username='' ;DROP DATABASE (DB Name) --' and password='' --其后果可想而知… """
四:如何防御SQL注入
注意:但凡有SQL注入漏洞的程序,都是因为程序要接受来自客户端用户输入的变量或URL传递的参数,并且这个变量或参数是组成SQL语句的一部分,对于用户输入的内容或传递的参数,我们应该要时刻保持警惕,这是安全领域里的「外部数据不可信任」的原则,纵观Web安全领域的各种攻击方式,大多数都是因为开发者违反了这个原则而导致的,所以自然能想到的,就是从变量的检测、过滤、验证下手,确保变量是开发者所预想的。
1、检查变量数据类型和格式
如果你的SQL语句是类似where id={$id}这种形式,数据库里所有的id都是数字,那么就应该在SQL被执行前,检查确保变量id是int类型;如果是接受邮箱,那就应该检查并严格确保变量一定是邮箱的格式,其他的类型比如日期、时间等也是一个道理。总结起来:只要是有固定格式的变量,在SQL语句执行前,应该严格按照固定格式去检查,确保变量是我们预想的格式,这样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SQL注入攻击。
比如,我们前面接受username参数例子中,我们的产品设计应该是在用户注册的一开始,就有一个用户名的规则,比如5-20个字符,只能由大小写字母、数字以及一些安全的符号组成,不包含特殊字符。此时我们应该有一个check_username的函数来进行统一的检查。不过,仍然有很多例外情况并不能应用到这一准则,比如文章发布系统,评论系统等必须要允许用户提交任意字符串的场景,这就需要采用过滤等其他方案了。
2、过滤特殊符号
对于无法确定固定格式的变量,一定要进行特殊符号过滤或转义处理。
3、绑定变量,使用预编译语句
MySQL的mysqli驱动提供了预编译语句的支持,不同的程序语言,都分别有使用预编译语句的方法
实际上,绑定变量使用预编译语句是预防SQL注入的最佳方式,使用预编译的SQL语句语义不会发生改变,在SQL语句中,变量用问号?表示,黑客即使本事再大,也无法改变SQL语句的结构
五:什么是sql预编译
1.1:预编译语句是什么
通常我们的一条sql在db接收到最终执行完毕返回可以分为下面三个过程:
- 词法和语义解析
- 优化sql语句,制定执行计划
- 执行并返回结果
我们把这种普通语句称作Immediate Statements。
但是很多情况,我们的一条sql语句可能会反复执行,或者每次执行的时候只有个别的值不同(比如query的where子句值不同,update的set子句值不同,insert的values值不同)。
如果每次都需要经过上面的词法语义解析、语句优化、制定执行计划等,则效率就明显不行了。
所谓预编译语句就是将这类语句中的值用占位符替代,可以视为将sql语句模板化或者说参数化,一般称这类语句叫Prepared Statements或者Parameterized Statements
预编译语句的优势在于归纳为:一次编译、多次运行,省去了解析优化等过程;此外预编译语句能防止sql注入。
当然就优化来说,很多时候最优的执行计划不是光靠知道sql语句的模板就能决定了,往往就是需要通过具体值来预估出成本代价。
1.2:MySQL的预编译功能
注意MySQL的老版本(4.1之前)是不支持服务端预编译的,但基于目前业界生产环境普遍情况,基本可以认为MySQL支持服务端预编译。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MySQL中预编译语句的使用。
(1)建表 首先我们有一张测试表t,结构如下所示:
mysql> show create table tG *************************** 1. row *************************** Table: t Create Table: CREATE TABLE `t` ( `a` int(11) DEFAULT NULL, `b` varchar(20) DEFAULT NULL, UNIQUE KEY `ab` (`a`,`b`)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2)编译
我们接下来通过 PREPARE stmt_name FROM preparable_stm
的语法来预编译一条sql语句
mysql> prepare ins from 'insert into t select ?,?';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Statement prepared
(3)执行
我们通过EXECUTE stmt_name [USING @var_name [, @var_name] ...]
的语法来执行预编译语句
mysql> set @a=999,@b='hello';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mysql> execute ins using @a,@b;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1 sec) Records: 1 Duplicates: 0 Warnings: 0 mysql> select * from t; +------+-------+ | a | b | +------+-------+ | 999 | hello | +------+-------+ 1 row in set (0.00 sec)
可以看到,数据已经被成功插入表中。
MySQL中的预编译语句作用域是session级,但我们可以通过max_prepared_stmt_count变量来控制全局最大的存储的预编译语句。
mysql> set @@global.max_prepared_stmt_count=1;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mysql> prepare sel from 'select * from t'; ERROR 1461 (42000): Can't create more than max_prepared_stmt_count statements (current value: 1)
当预编译条数已经达到阈值时可以看到MySQL会报如上所示的错误。
(4)释放
如果我们想要释放一条预编译语句,则可以使用{DEALLOCATE | DROP} PREPARE stmt_name
的语法进行操作:
mysql> deallocate prepare ins;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六:为什么PrepareStatement可以防止sql注入
原理是采用了预编译的方法,先将SQL语句中可被客户端控制的参数集进行编译,生成对应的临时变量集,再使用对应的设置方法,为临时变量集里面的元素进行赋值,赋值函数setString(),会对传入的参数进行强制类型检查和安全检查,所以就避免了SQL注入的产生。下面具体分析
(1):为什么Statement会被sql注入
因为Statement之所以会被sql注入是因为SQL语句结构发生了变化。比如:
"select*from tablename where username='"+uesrname+ "'and password='"+password+"'"
在用户输入'or true or'之后sql语句结构改变。
select*from tablename where username=''or true or'' and password=''
这样本来是判断用户名和密码都匹配时才会计数,但是经过改变后变成了或的逻辑关系,不管用户名和密码是否匹配该式的返回值永远为true;
(2)为什么Preparement可以防止SQL注入。
因为Preparement样式为
select*from tablename where username=? and password=?
该SQL语句会在得到用户的输入之前先用数据库进行预编译,这样的话不管用户输入什么用户名和密码的判断始终都是并的逻辑关系,防止了SQL注入
简单总结,参数化能防注入的原因在于,语句是语句,参数是参数,参数的值并不是语句的一部分,数据库只按语句的语义跑,至于跑的时候是带一个普通背包还是一个怪物,不会影响行进路线,无非跑的快点与慢点的区别。
七:mybatis是如何防止SQL注入的
1、首先看一下下面两个sql语句的区别:
<select id="selectByNameAndPassword" parameterType="java.util.Map" resultMap="BaseResultMap"> select id, username, password, role from user where username = #{username,jdbcType=VARCHAR} and password = #{password,jdbcType=VARCHAR} </select>
<select id="selectByNameAndPassword" parameterType="java.util.Map" resultMap="BaseResultMap"> select id, username, password, role from user where username = ${username,jdbcType=VARCHAR} and password = ${password,jdbcType=VARCHAR} </select>
mybatis中的#和$的区别:
1、#将传入的数据都当成一个字符串,会对自动传入的数据加一个双引号。
如:where username=#{username},如果传入的值是111,那么解析成sql时的值为where username="111", 如果传入的值是id,则解析成的sql为where username="id".
2、$将传入的数据直接显示生成在sql中。
如:where username=${username},如果传入的值是111,那么解析成sql时的值为where username=111;
如果传入的值是;drop table user;,则解析成的sql为:select id, username, password, role from user where username=;drop table user;
3、#方式能够很大程度防止sql注入,$方式无法防止Sql注入。
4、$方式一般用于传入数据库对象,例如传入表名.
5、一般能用#的就别用$,若不得不使用“${xxx}”这样的参数,要手工地做好过滤工作,来防止sql注入攻击。
6、在MyBatis中,“${xxx}”这样格式的参数会直接参与SQL编译,从而不能避免注入攻击。但涉及到动态表名和列名时,只能使用“${xxx}”这样的参数格式。所以,这样的参数需要我们在代码中手工进行处理来防止注入。
【结论】在编写MyBatis的映射语句时,尽量采用“#{xxx}”这样的格式。若不得不使用“${xxx}”这样的参数,要手工地做好过滤工作,来防止SQL注入攻击。
mybatis是如何做到防止sql注入的
MyBatis框架作为一款半自动化的持久层框架,其SQL语句都要我们自己手动编写,这个时候当然需要防止SQL注入。其实,MyBatis的SQL是一个具有“输入+输出”的功能,类似于函数的结构,参考上面的两个例子。其中,parameterType表示了输入的参数类型,resultType表示了输出的参数类型。回应上文,如果我们想防止SQL注入,理所当然地要在输入参数上下功夫。上面代码中使用#的即输入参数在SQL中拼接的部分,传入参数后,打印出执行的SQL语句,会看到SQL是这样的:
select id, username, password, role from user where username=? and password=?
不管输入什么参数,打印出的SQL都是这样的。这是因为MyBatis启用了预编译功能,在SQL执行前,会先将上面的SQL发送给数据库进行编译;执行时,直接使用编译好的SQL,替换占位符“?”就可以了。因为SQL注入只能对编译过程起作用,所以这样的方式就很好地避免了SQL注入的问题。
【底层实现原理】MyBatis是如何做到SQL预编译的呢?其实在框架底层,是JDBC中的PreparedStatement类在起作用,PreparedStatement是我们很熟悉的Statement的子类,它的对象包含了编译好的SQL语句。这种“准备好”的方式不仅能提高安全性,而且在多次执行同一个SQL时,能够提高效率。原因是SQL已编译好,再次执行时无需再编译
资料:https://www.cnblogs.com/shenbuer/p/7875419.html
http://www.cnblogs.com/mmzs/p/8398405.html
常见SQL注入的方法
WEB安全之SQL注入
引言:
在开发网站的时候,出于安全考虑,需要过滤从页面传递过来的字符。通常,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接口调用数据库的内容:URL地址栏、登陆界面、留言板、搜索框等。这往往给骇客留下了可乘之机。轻则数据遭到泄露,重则服务器被拿下。
1、SQL注入步骤
a)寻找注入点,构造特殊的语句
传入SQL语句可控参数分为两类
1. 数字类型,参数不用被引号括起来,如?id=1
2. 其他类型,参数要被引号扩起来,如?name="phone"
b)用户构造SQL语句(如:'or 1=1#;admin'#(这个注入又称PHP的万能密码,是已知用户名的情况下,可绕过输入密码)以后再做解释)
c)将SQL语句发送给DBMS数据库
d)DBMS收到返回的结果,并将该请求解释成机器代码指令,执行必要得到操作
e)DBMS接受返回结果,处理后,返回给用户
因为用户构造了特殊的SQL语句,必定返回特殊的结果(只要你的SQL语句够灵活)
下面,我通过一个实例具体来演示下SQL注入
二、SQL注入实例详解(以上测试均假设服务器未开启magic_quote_gpc)
1) 前期准备工作
先来演示通过SQL注入漏洞,登入后台管理员界面
首先,创建一张试验用的数据表:
CREATE TABLE `users`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username` varchar(64) NOT NULL, `password` varchar(64) NOT NULL, `email` varchar(64) NOT NULL, PRIMARY KEY (`id`), UNIQUE KEY `username` (`username`) ) ENGINE=MyISAM AUTO_INCREMENT=3 DEFAULT CHARSET=latin1;
添加一条记录用于测试:
INSERT INTO users (username,password,email) VALUES('MarcoFly',md5('test'),'marcofly@test.com');
接下来,贴上登入界面的源代码
<html> <head> <title>Sql注入演示</title>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charset=utf-8"> </head> <body > <form action="validate.php" method="post"> <fieldset > <legend>Sql注入演示</legend> <table> <tr> <td>用户名:</td><td><input type="text" name="username"></td> </tr> <tr> <td>密 码:</td><td><input type="text" name="password"></td> </tr> <tr> <td><input type="submit" value="提交"></td><td><input type="reset" value="重置"></td> </tr> </table> </fieldset> </form> </body> </html>
附上效果图:
当用户点击提交按钮的时候,将会把表单数据提交给validate.php页面,validate.php页面用来判断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有没有都符合要求(这一步至关重要,也往往是SQL漏洞所在)
! <!--前台和后台对接--> <html> <head> <title>登录验证</title>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charset=utf-8"> </head> <body> <?php $conn=@mysql_connect("localhost",'root','') or die("数据库连接失败!");; mysql_select_db("injection",$conn) or die("您要选择的数据库不存在"); $name=$_POST['username']; $pwd=$_POST['password']; $sql="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name' and password='$pwd'"; $query=mysql_query($sql); $arr=mysql_fetch_array($query); if(is_array($arr)){ header("Location:manager.php"); }else{ echo "您的用户名或密码输入有误,<a href="Login.php">请重新登录!</a>"; } ?> </body> </html>
注意到了没有,我们直接将用户提交过来的数据(用户名和密码)直接拿去执行,并没有实现进行特殊字符过滤,待会你们将明白,这是致命的。
代码分析:如果,用户名和密码都匹配成功的话,将跳转到管理员操作界面(manager.php),不成功,则给出友好提示信息。
登录成功的界面:
登录失败的提示:
到这里,前期工作已经做好了,接下来将展开我们的重头戏:SQL注入
2) 构造SQL语句
填好正确的用户名(marcofly)和密码(test)后,点击提交,将会返回给我们“欢迎管理员”的界面。
因为根据我们提交的用户名和密码被合成到SQL查询语句当中之后是这样的: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marcofly' and password=md5('test')
很明显,用户名和密码都和我们之前给出的一样,肯定能够成功登陆。但是,如果我们输入一个错误的用户名或密码呢?很明显,肯定登入不了吧。恩,正常情况下是如此,但是对于有SQL注入漏洞的网站来说,只要构造个特殊的“字符串”,照样能够成功登录。
比如:在用户名输入框中输入:' or 1=1#,密码随便输入,这时候的合成后的SQL查询语句为: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or 1=1#' and password=md5('')
语义分析:“#”在mysql中是注释符,这样井号后面的内容将被mysql视为注释内容,这样就不会去执行了,换句话说,以下的两句sql语句等价: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or 1=1#' and password=md5('')
等价于
select* from users where usrername='' or 1=1
因为1=1永远是都是成立的,即where子句总是为真,将该sql进一步简化之后,等价于如下select语句:
select * from users
没错,该sql语句的作用是检索users表中的所有字段
上面是一种输入方法,这里再介绍一种注入的方法,这个方法又称PHP的万能密码
我们再已知用户名的条件下,可以不能密码即可登入,假设用户名:admin
构造语句: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admin'#' and password=md5('')
等价于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admin'
这样即可不能输入密码登入上去的。
数据库就会错认为不用用户名既可以登入,绕过后台的验证,已到达注入的目的。
同样利用了SQL语法的漏洞。
看到了吧,一个经构造后的sql语句竟有如此可怕的破坏力,相信你看到这后,开始对sql注入有了一个理性的认识了吧~
没错,SQL注入就是这么容易。但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构造灵活的sql语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有了基础之后,自己再去慢慢摸索吧。
有没有想过,如果经由后台登录窗口提交的数据都被管理员过滤掉特殊字符之后呢?这样的话,我们的万能用户名' or 1=1#就无法使用了。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毫无对策,要知道用户和数据库打交道的途径不止这一条。
刚开始学这SQL注入比较迷糊,因为自己数据库没学好,看了大佬的解释https://www.jb51.net/article/29444.htm
自己再加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才对SQL注入有了一个比较直观地认识。
模糊查询LIKE语句的SQL注入预防
like查询不小心会有漏动,正确写法如下:
mysql: select * from tbl_school where school_name like concat('%',#name#,'%')
oracle: select * from tbl_school where school_name like '%'||#name#||'%'
sql server:select * from tbl_school where school_name like '%'+#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