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python之垃圾回收机制

    内存管理:垃圾回收机制

    ​ 垃圾:当一个变量值被绑定的变量名的个数为0时,该变量值无法被访问到,称之为垃圾。

    垃圾回收机制

    ​ 垃圾回收机制(简称:GC)是Python解释器自带的一种机,专门用来回收不可用的变量值所在用的内存空间

    为什么要用垃圾回收机制

    ​ 程序运行过程中会申请大量的内存空间,而一些无用的数据会占用内存空间,如果内存空间不及时清理的话会导致内存使用殆尽(内存溢出),导致程序崩溃,因此管理内存是一件重要且繁琐的事,这里python解释器自带的垃圾回收机制把程序从繁杂的内存管理中解放出来。

    内存之堆区、栈区

    ​ 当我们定义变量时,变量名和变量值都会存储到内存中,变量名都是存放在内存的栈区,变量值都是存放在内存的堆区。

    变量名存与值内存地址的关联存放在栈区

    变量值存放在堆区,内存管理回收的则是堆区的内容

    变量名其实存的是变量值的内存地址,变量名------>内存地址

    ​ 定义了两个变量 x = 10, y = 20 详解如下图:

    v2-73d5845ef7dc5a403333d2099d456fc0_1440w

    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

    ​ 直接引用指的是从栈区出发直接引用到的内存地址

    ​ 间接引用指的是从栈区出来引用到堆区后,再通过进一步引用才能达到内存地址:

    l2 = [20, 30]  # 列表本身被变量名l2直接引用,包含的元素被列表间接引用
    x = 10  # 值10被变量名x直接引用
    l1 = [x, l2]  # 列表本身被变量名l1直接引用,包含的元素被列表间接引用
    

    v2-4240913539ce0352a89c4044c2a418e9_1440w

    垃圾回收机制原理分析

    ​ Python的GC模块主要运用了 ‘引用计数’ 来跟踪和回收垃圾。在引用计数的基础上,还通过’标记—清除‘解决容器对象可能产生的循坏引用的问题,并且通过’分代回收‘ 以空间换时间的的方式来进一步提高垃圾回收的效率

    1、引用计数:

    ​ 引用计数:变量值被绑定的变量的个数

    ​ 当内存中的值引用计数为0,垃圾回收机制就是自动清除

    ​ 当 我们执行 x = y 时,内存中的栈区 与 堆区变化如下:

    v2-9ec5b20fd2c2d2e9c90194d57bcf7778_1440w引用计数增加

    	  x = 10  #10的引用计数为1
    		y = x   #10的引用计数为2
    		z = x   #10的引用计数为3
    

    ​ 如: age = 18

    ​ 变量值18被关联了一个变量名age,称之引用计数1

    v2-89915f2dc64db1fe79ce739a233bb09a_1440w

    引用计数减少

    		del x #解除变量名x与值10的绑定关系 10的引用计数为2
    		del y #10的引用计数变为1
    		z = 12345  #10的引用计数变为0 
    

    ​ age=10(名字age先与值18解除关联,再与3建立了关联,变量值18的引用计数为1)

    del m(del的意思是解除变量名x与变量值18的关联关系,此时,变量18的引用计数为0)

    v2-6d0ed3fa462194215235ae22888b373a_1440w
    18的引用计数一旦变为0,其占用的内存地址就应该被解释器的垃圾回收机制回收

    问题一 循环引用问题

    # 如下我们定义了两个列表,简称列表1与列表2,变量名l1指向列表1,变量名l2指向列表2
    >>> l1=['xxx']  # 列表1被引用一次,列表1的引用计数变为1   
    >>> l2=['yyy']  # 列表2被引用一次,列表2的引用计数变为1   
    >>> l1.append(l2)             # 把列表2追加到l1中作为第二个元素,列表2的引用计数变为2
    >>> l2.append(l1)             # 把列表1追加到l2中作为第二个元素,列表1的引用计数变为2
    
    # l1与l2之间有相互引用
    # l1 = ['xxx'的内存地址,列表2的内存地址]
    # l2 = ['yyy'的内存地址,列表1的内存地址]
    >>> l1
    ['xxx', ['yyy', [...]]]
    >>> l2
    ['yyy', ['xxx', [...]]]
    >>> l1[1][1][0]
    'xxx'
    

    v2-ba7f7e5f5f42b44a24123a48996ac21a_1440w

    >>> del l1 # 列表1的引用计数减1,列表1的引用计数变为1
    >>> del l2 # 列表2的引用计数减1,列表2的引用计数变为1
    

    此时,只剩下列表1 与 列表2之间的相互引用

    v2-6a71b134e25254477bef148daf75c328_1440w

    循环引用会导致:值不再被任何名字关联,但是值的引用计数并不会为0。 所以Python引入了“标记-清除” 与“分代回收”来分别解决引用计数的循环引用与效率低的问题。

    2、标记清除:

    ​ 当应用程序将内存撑满的时候,会自动停止,清除垃圾

    ​ 容器对象(比如:list,set,dict,class,instance)都可以包含对其他对象的引用,所以都可能产生循环引用。而“标记-清除”计数就是为了解决循环引用的问题。

    标记/清除算法的做法是当应用程序可用的内存空间被耗尽的时,就会停止整个程序,然后进行两项工作,第一项则是标记,第二项则是清除

    #1、标记
    通俗地讲就是:
    栈区相当于“根”,凡是从根出发可以访达(直接或间接引用)的,都称之为“有根之人”,有根之人当活,无根之人当死。
    
    具体地:标记的过程其实就是,遍历所有的GC Roots对象(栈区中的所有内容或者线程都可以作为GC Roots对象),然后将所有GC Roots的对象可以直接或间接访问到的对象标记为存活的对象,其余的均为非存活对象,应该被清除。
    
    #2、清除
    清除的过程将遍历堆中所有的对象,将没有标记的对象全部清除掉。
    

    在启用标记清除算法时,从栈区出发,没有任何一条直接或间接引用可以访达l1与l2,即l1与l2成了“无根之人”,于是l1与l2都没有被标记为存活,二者会被清理掉,这样就解决了循环引用带来的内存泄漏问题。

    问题二 效率问题

    	基于引用计数的回收机制,每次回收内存,都需要把所有对象的引用计数都遍历一遍,这是非常消耗时间的,于是引入了分代回收来提高回收效率,分代回收采用的是用“空间换时间”的策略。
    

    3、分代回收:

    在历经多次扫描的情况下,都没有被回收的变量,gc机制就会认为,该变量是常用变量,gc对其扫描的频率会降低。

    回收依然是使用引用计数作为回收的依据具体实现原理如下图:

    v2-2458685b385b338192d6b90628ed92a8_1440w

    虽然分代回收可以起到提升效率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例如一个变量刚刚从新生代移入青春代,该变量的绑定关系就解除了,该变量应该被回收,但青春代的扫描频率低于新生代,这就到导致了应该被回收的垃圾没有得到及时地清理。
    
    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案: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分代回收,即引用计数机制一直不停地对所有变量进行全体扫描,可以更及时地清理掉垃圾占用的内存,但这种一直不停地对所有变量进行全体扫描的方式效率极低,所以我们只能将二者中和。
    
    综上
    垃圾回收机制是在清理垃圾和释放内存的大背景下,允许分代回收以极小部分垃圾不会被及时释放为代价,以此换取引用计数整体扫描频率的降低,从而提升其性能,这是一种以空间换时间的解决方案目录
    

    注:此文来自 @知乎小猿取经

  • 相关阅读:
    晨考总结第二天
    晨考总结第一天
    常用的设计模式总结
    AOP底层原理剖析
    Spring AOP
    jstat统计输出说明
    zabbix 触发器匹配字符串告警
    hive部分常用函数
    nginx日志说明
    windwos文件句柄数限制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y-han/p/1242794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