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是不是一碗鸡汤?

     提出问题

      今天突然想聊聊最近对职场的一些感悟。

        这段时间,小端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程序员,怎么才能成为团队的核心?

      还记得刚入职场那几年,小端一直觉得,技术过硬,经验丰富,敢打敢拼,就是答案。并且也一直践行着这个认知,不断的学习新技术,巩固老知识。可是多年后回过头看下,惊讶的发现,新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能让人发狂,老知识也逐渐成了海量,并且一旦一段时间不用,就仿佛自己曾经只是在梦里见过有没有。为什么?难道那些“核心们”,真的就有一颗最强大脑?似乎并不是那么回事。

      有了疑问,就要调查研究,就要深度思考。小端拒绝做一个蒙头狂奔的莽夫。

      通过与“核心”接触过程中的观察和感受逐渐发现,限制了自己高度的,是自己的认知。是自己把自己局限于一个很窄的领域,这就好比:我只要上了好大学就一定有个好工作。本是不相关、或者若相关的两件事,硬扯到一起,建立了因果关系。那么结果可想而知,当从因出发,无法收获果时,那种失落与无奈,其言难表。

        

    分析问题

      那么真正限制我们称为“核心”的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得明白,在职场中,公司对员工的要求是什么?

      是员工技术过硬?经验丰富?敢打敢拼?显然不是这些,说的直白一点,这都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要求。

      公司要求的,其实很简单,是能成事。是人效最大化。

     

      而个人的自我要求,都是在匹配公司要求过程中产生的附加值。且这些附加值累加在一起,远小于能成事这个要求。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到底该具备什么能力,才能无限接近这个要求呢?

        

      综合素质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也是一个务虚的概念。但是一旦想明白了,实践了,收获绝不是看一本大部头技术书能比拟的(声明一点:我不排斥极客精神,相反,我认为如果两者兼得是最完美的。虽然做起来很难)。

    可执行的解决方案

        嗯...进入正题,接下来将花费几天的时间,和大家分享我通过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后的对上述问题一些思考。

                    (这不是一个广告)

      在很多年前我就知道这本书,但是因为这个名字,我就一直很排斥。这还要追忆到早年间小端的一段奇葩经历:在很多年前,在朋友的案头看到有很多成功励志类的书,抱着好奇的心态翻了翻,发现内容真的很糙,套路就是先列几条作者自己都不相信的人生律条,然后就是反反复复的举一些干巴巴的例子,什么小王&#¥@……,老张!@#¥¥,严重缺乏逻辑性,纯粹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编的低劣小故事,后来了解到其实国内有那么一个出版行业,就是一堆编辑,利用网络,东拉西凑一堆内容,然后就成功占有了各大书店最显眼的位置。谁让这个社会都喜欢成功学呢。这种成功学版物,真是一碗难喝的鸡汤啊。

      所以我先入为主的就给这本书打上了列“道理”,讲“故事”标签。

      而真正开始认真读,源自圈内一位高T大佬的热情推荐(原谅我,也深刻的受这种成功者光环的影响)。

      小端之前读过《怎样阅读一本书》,按这个套路读下来,在开始阶段,不得不说,一直对书名+简介目录存疑。看起来毫不相关的几个“习惯”,怎么就让人高效了呢?

      嗯,通读下来,特别是反复读的时候发现,原来这七个习惯,一脉相承,首尾相连。

      首先,作者史蒂芬.柯维把个人的成就,建立在两个模型之上:个人能力的精进+对团队的驱动

      个人能力是基础,是敲门砖,是大厦的地基,是未来一切可能的前提。

      [对应前三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

      而对团队的驱动力,则是决定高度的充要条件。作者反复强调,在如今的社会,靠大侠式的个人主义精神,终究难成大器,现在是一个到处充满协作的环境。我们不要1+1<=1的效果,我们甚至不能满足于1+1=2的效果,我们要学习书中的精髓,让团队协作效果是1+1>2。

      [对应4,5,6习惯:共赢思维,知己解彼,统合综效]

      人生是一场修炼,这两个模型,就是通往巅峰的秘籍。而人生的整个过程,又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 依赖期:个人能力极弱,可以理解为初入师门的小白。

        • 独立期:精通第一个模型,即个人能力精进,能独立成事。

        • 互赖期:学成第二个模型,能驱动团队的高效能,达到1+1等于8,等于16的效果。

       

      对两个模型的研习,始终贯穿于人生的整个阶段。这也就是第7个习惯的精髓:不断更新。只有这样,才能让成长过程,呈螺旋式上升。

      下面用图的方式,更形象的说明上述理论:

      从图中可以看到,人生每个阶段,如若攀梯,困难必将伴随整个学习过程。而每个习惯之间,每个模型之间,都是针尖对麦芒之态势,深度学习过程中,预示着必将带来思想的激烈碰撞。

      言于此,标题中的问题:这本书是不是一碗鸡汤?相信你也有了自己的答案了。

    欢迎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小端有话说:

  • 相关阅读:
    利用jmSlip写一个移动端顶部日历选择组件
    JS写的排序算法演示
    jmSlip WEB前端滑屏组件
    如何:使用 Visual Basic 编写基于 Unity3D 的计算器
    验证 .NET 4.6 的 SIMD 硬件加速支持的重要性
    VB 2015 的 闭包(Closure)
    VS "15" 预览 5 中 VB 15 新增的功能
    演练:使用Xamarin.Forms开发产品介绍性质的应用(VB版)
    UWP游戏防内存修改器的方法
    优化win2d实现的萤火虫粒子效果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yang/p/1004456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