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中文简称为独立冗余磁盘阵列。
作用
- 通过把多个磁盘组织在一起作为一个逻辑卷提供磁盘跨越功能;
- 通过把数据分成多个数据块(Block)并行写入/读出多个磁盘以提高访问磁盘的速度;
- 通过镜像或校验操作提供容错能力。
分类
常用的RAID级别有以下几种:NRAID,JBOD,RAID0,RAID1,RAID1+0,RAID3,RAID5等。目前经常使用的是RAID5和RAID(1+0)。
- RAID 0:将数据并行写入到多个磁盘,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但是没有冗余。
- RAID 1:将数据镜像冗余,成对的磁盘互为备份。
- RAID 0+1:RAID 0和RAID 1标准结合,多块磁盘并行存储数据,每一块磁盘也进行镜像冗余。
- RAID 3:数据分布在多块磁盘上,校验储存一块磁盘上,当一块磁盘失效,可以通过其他盘恢复数据。校验盘的存储速度会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
- RAID 5:数据和校验分布在多块磁盘上,当一块磁盘失效,可以通过其他盘恢复数据。
选型
RAID级别的选择有三个主要因素:
- 可靠性
- 性能
- 成本
RAID创建的方式
- 硬RAID:通过硬件阵列卡实现。
- 软RAID:通过操作系统软件实现。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写入硬盘,对性能有影响。
创建硬RAID
适用于支持RAID功能的主板。
(1) 进入主板BIOS,把硬盘的工作模式改为RAID,即开启主板RAID功能。
(2) 开机按Ctrl+I组合键,进入RAID配置窗口,选择“ Creat new array(新建RAID阵列) ”,在“ Level ”里选RAID1。
创建软RAID
(1) 进入磁盘管理,磁盘0是新添加的磁盘
(2) 选择C盘,添加镜像
(3) 选择磁盘0
(4) 警告窗口点击确认
(5) 等待100%进度走完,即内容同步完成。
(6) 当看到容错为“是”,开销50%,说明已成功组成镜像阵列。
(7) 重启系统,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以主盘启动,一种是以从盘启动。
参照: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4f7d5712d6b1171a201927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