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可迭代对象

    先上一张图,来描述一个大概的关系:

    在Python世界里,一切皆对象。对象根据定义的维度,又可以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比如:文件对象,字符串对象,列表对象。。。等等。

    那什么对象才能叫做可迭代对象呢?实现了__iter__方法的对象就叫做可迭代对象,只有实现了__iter__方法的对象才能被for循环迭代。

    1. 典型容器(container)

       容器就是一个用来存储多个元素的数据结构,容器中的元素可通过迭代获取,一次性加载所有元素到内存。

       for循环迭代的流程如下:

          1)调用可迭代对象的__iter__方法返回一个迭代器对象(iterator),这里便解释了为什么只要实现了__iter__方法才能被for遍历。

          2)不断调用迭代器的__next__方法返回元素。

          3)直到迭代完成后,处理 StopIteration 异常。

         

          注:next()方法内部调用了对象的__next__()方法,iter()方法内部调用了对象的__iter__()方法。

    from collections.abc import Iterable   # 可迭代对象
    from collections.abc import Iterator   # 迭代器
    
    x = [1, 2, 3]
    print(isinstance(x, Iterable))   # True
    print(isinstance(x, Iterator))   # False
    for num in x:                    # 解释器解释完后其实变成这样子:for num in iter(x),也等价于:for num in x.__iter__()
        print(num)
    
    y = iter(x)       # 我们来直接操作返回的这个迭代器对象
    print(next(y))    # 1
    print(next(y))    # 2
    print(next(y))    # 3
    

       Python内置的enumerate函数可以把一个list或者tuple变成可以返回索引-元素对的可迭代对象,这样就可以在for循环中同时迭代索引和元素本身。

    season = ['spring','summer','fall','winter']
    print(enumerate(season))
    
    """
    output:
    <enumerate object at 0x00000217E72FDEC0>
    """
    
    print(list(enumerate(season)))   # list函数可以将一个可迭代对象变成list
    
    """
    output:
    [(0, 'spring'), (1, 'summer'), (2, 'fall'), (3, 'winter')]
    """
    
    for i, element in enumerate(season):
        print(i,element)
        
    """
    output:
    0 spring
    1 summer
    2 fall
    3 winter
    """
    

    2. 迭代器(Iterator)

       - 迭代器是一个带状态的对象。之所以说是带状态的对象是因为迭代器内部持有一个状态,该状态用于记录当前迭代所在的位置,以方便下次迭代的时候获取正确的元素。

        首先,迭代器必须能够获取下一个元素,故得有__next__方法,又迭代器本身也是可迭代对象,即也能被for循环遍历,所以必须同时实现__iter__和__next__方法。

        容器内部只实现了__iter__方法,它的遍历需要借助另外一个迭代器来完成。

           1)__iter__():该方法返回一个实例化的迭代器对象

           2)__next__():该方法返回下一个元素

           注:对容器而言:里面实现的 __iter__ 方法返回的迭代器不是自己,而是任意一个实现了 __next__ 方法的对象,两个方法是分离的,换句话说:容器借助它人来

               帮自己完成遍历。对迭代器而言:__iter__方法返回的迭代器实例就是自己,表示自身即是自己的迭代器,自己完成对自己的迭代

       - 迭代器不会一次性把所有元素加载到内存,而是需要的时候才生成返回结果(不同于容器)。

       - 迭代器实现了__next__方法,所以可以直接通过next()函数来返回下一个元素。

       下面我们来自定义一个迭代器类:

    class Fib(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a, self.b = 0, 1  # 初始化两个计数器 a,b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self            # 实例本身就是迭代对象,故返回自己。
    
        def __next__(self):
            # print("call __next__")
            self.a, self.b = self.b, self.a + self.b  # 计算下一个值
            if self.a > 10000:     # 退出循环的条件
                raise StopIteration()
            return self.a          # 返回下一个值
    
    obj = Fib()
    for n in obj:
        print(n)
    
    # 第二次再迭代就没有输出了
    for n in obj:
        print(n)

       a. 执行上面这个代码的时候,为什么程序是正常结束的,而 StopIteration 异常没有报出来?

          解释:for会循环显式地侦听StopIteration。for语句的目的是循环由迭代器提供的序列,而StopIteration是正常的,预期的信号,告诉谁没有什么更多的产物。

                for不捕获被迭代的对象引发的其他异常,只捕获 StopIteration。

       b. 为什么第二次迭代会没有输出呢?

          解释:迭代器对象是一个带状态的不可逆的对象,由于第一次迭代就已经把所有元素都输出了,状态意味着结束了,第二次再迭代自然也就没有元素输出了。

                而容器是每次都会重新去获取一个新的迭代器,它的迭代器与自身分离,故它们就可以多次遍历。

                如果遇到第二次遍历无输出的一些问题,可以看看是迭代器对象还是容器对象。

    alist = [1, 2, 3]
    for x in alist:   # 等价于 for x in iter(alist),每次都返回一个新的迭代器
        print(x)
    
    # 再遍历,输出依然正常
    for x in alist:
        print(x)
    

    3. 生成器(generator)

       为什么要有生成器?通过列表生成式,我们可以直接创建一个列表。但是,受到内存限制,列表容量肯定是有限的。而且,创建一个包含100万个元素的列表,

       不仅占用很大的存储空间,如果我们仅仅需要访问前面几个元素,那后面绝大多数元素占用的空间都白白浪费了。

       生成器其实是一种特殊的迭代器,不过这种迭代器更加优雅。它不需要再像上面的类一样写__iter__()__next__()方法了,只需要一个yiled关键字。

       生成器的特点和迭代器一样:不会一次性把所有元素加载到内存,而是显示或者隐式调用 next 的时候才执行代码并生成返回结果(相同于迭代器,不同于容器)。

       要创建一个generator,有很多种方法。

       1)把一个列表生成式的[]改成(),就创建了一个generator

          generator保存的是算法,每次可以调用next(g),就计算出g的下一个元素的值,直到计算到最后一个元素,没有更多的元素时,抛出StopIteration的错误。

          但是不断调用next(g)实在是太麻烦,正确的方法是使用for循环,因为generator也是可迭代对象,即也实现了__iter__方法。

    g = (x * x for x in range(10))
    print(type(g))   # <class 'generator'>
    
    for n in g:
        print(n)
    

       2)通过函数返回一个生成器对象

          理解生成器函数最重要的是理解它的执行流程:普通函数是顺序执行,遇到 return 语句或者最后一行函数语句就返回。而生成器函数则类似于条件等待机制

          在函数执行过程中遇到 yield 时就返回并挂起函数,当再次调用 next 或者 for 循环取下一个元素(隐式调用next) 时,原本等待在 yield 处的函数

          就会继续往下走,直到再遇到一个 yield。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def fib(max_value):
        n, a, b = 0, 0, 1
        while n < max_value:
            yield b            # 此处会不停地挂起、执行、挂起、执行...直到抛出StopIteration
            a, b = b, a + b
            n = n + 1
        return 'done'
    
    for x in fib(10):
        print(x)
    
    • 生成器也是可以嵌套的,就类似于递归,下面举一个先序遍历树的例子,构造的树形如下:

          ==> 先序遍历输出:0 1 3 4 2 5

    class Node:
        def __init__(self, value):
            self._value = value
            self._children = []
    
        def __repr__(self):
            return 'Node({!r})'.format(self._value)
    
        def add_child(self, node):
            self._children.append(node)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iter(self._children)
    
        def depth_first(self):
            yield self
            for c in self:    # Node类实现了__iter__方法,故可以被for迭代,返回的是 self._children 的迭代器,即实际上迭代的是 []
                for e in c.depth_first():   # 由子迭代器返回元素
                    yield e                 # 然后自身再返回子迭代器返回的元素,并挂起,子迭代器也递归挂起
    
    root = Node(0)
    child1 = Node(1)
    child2 = Node(2)
    root.add_child(child1)
    root.add_child(child2)
    child1.add_child(Node(3))
    child1.add_child(Node(4))
    child2.add_child(Node(5))
    
    for ch in root.depth_first():
        print(ch)         # 每次生成器返回一个 node 对象,并打印出该结点存储的 value
    
    """
    output:
    Node(0)
    Node(1)
    Node(3)
    Node(4)
    Node(2)
    Node(5)
    """
    

       生成器每次返回的是一个Node对象,那它是怎么嵌套的呢,下面给个示意图帮助理解:

         

        由嵌套的生成器层层返回结果,并挂起自身,然后最上层的生成器再返回并挂起。

    • 迭代器内部的__iter__方法必须得返回迭代器实例,由于生成器是一个特殊的迭代器,所以可以将__iter__定义成生成器,for循环隐式调用next后得到一个生成器对象
    class Countdown:
        def __init__(self, start):
            self.start = start
    
        def __iter__(self):   # 定义成生成器,可以避免去实现__next__方法
            n = self.start
            while n > 0:
                yield n
                n -= 1
    
    for rr in Countdown(30):
        print(rr)
    

         注:这种用类来封装生成器函数的做法,也可以通过内部的属性来记录更多的信息或者状态。

  • 相关阅读:
    gentoo 网络配置
    gentoo 安装
    渗透流程与相应的工具使用
    Web 安全工具篇:Burp Suite 使用指南
    kali&BT5下利用nmap对mysql等数据库渗透与爆破
    一个网站的渗透测试思路,流程
    网站渗透测试原理及详细过程
    mysql渗透过程
    AWVS介绍
    Windows下Python3.6.2+Django-1.11.5+httpd-2.4.27-win64-VC14部署网站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anghh/p/1317132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