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众筹在中国只剩下两个变种,要么团购要么捐资

    众筹如果细分,可有三类——股权、项目和其他。股权众筹在在国内,已此路不通;项目类别的众筹,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倒霉的吴英。于是本质上只存在两个变种:要么是团购,要么是捐资。

    众筹在中国只剩下两个变种,要么团购要么捐资

    一本叫做《社交红利》的书,以众筹模式走红,出版商磨铁公司兴奋宣布,两周已经卖出10万码洋,一片喜气洋洋,仿佛这一次未婚先孕成功,以后每本书都可以奉子成婚。这条新闻足够火爆,一个制片人就怯生生地来问我,哥们,你们那里可以做众筹吗?

    一个律师也来问,你们可曾考虑过众筹的业务?

    其实,今年以来,如果没有一两个众筹项目的故事,几乎不能在投资圈里行走,这些故事的逻辑,仿佛当年的团购——你看,那时候我们忽悠一批人去吃饭看电影,现在我们当然可以忽悠一批人去投资嘛。

    众筹是什么——团购的升级版嘛!

    虽然团购兵败如山,但是众筹依然令人乐观,但很明显,这缺乏判断。众筹和团购虽然有相似的基因,却是完全不同的本质,两者并非父子关系,而是分道扬镳的两兄弟。相似之处是,都是借助网络的去中心化,以及网络带来的人际信息链接,不同之处,一个是批发,一个是公募,团购的本质是媒体信息平台上的批发生意,众筹的本质是媒体信息平台上的互联网金融。如果用团购的眼光来看众筹的逻辑,那是用尺子去称重量,话语错乱了。

    众筹是什么?就是“众人筹一笔钱,联合起来折腾点事”,如果细分,可有三类——股权、项目和其他。

    第一,股权众筹,那其实是证券交易所的生意,这世界最大的众筹就是IPO,全世界投资者早就联合起来折腾大事了。剩下的非上市公司股权,确实可以公开挂牌,也可以联合投资,但是不能拆分为标准的股权,一份份地兜售(否则,这不就成了变相的IPO了?)此中涉及的法律,已经超越普通的非法集资,而涉及资产证券化。

    所以,一些创业项目以股权为标的来众筹,呵呵,可别当真了。即便在美国,这事情也是极为谨慎的,虽然出台的JOBS法案,却也是规定严格了收入和投资的比例,以及披露监管的要求。在国内,此路不通。

    第二,项目类别的众筹,是目前众多众筹网站的借力点——一个项目,譬如拍个电影吧,那个制片人说,他要筹资2000万元,拍一部电影,写清楚项目运作周期,回报率,风险,有无担保等等,然后众筹,投资人各自承担风险。

    但是,这明显属于非法集资,向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倒霉的吴英,甚至不如,吴英至少是从亲朋好友开始的,最后才失控了。

    国内众筹网站当然明白这一点,但他们眼里看着宜信、陆金所的P2P生意,心里盼着自己的业务也能成为监管放松的灰色地带,也许很多人最终寄希望于在互联网金融的汹涌之下,对于非法集资的界定会日益宽松。但这个也并不乐观。

    凡是涉及现金股息回报的项目,本质上与投资股权并无二致,都是一个投资回报的行为,甚至,股权投资有固化的股权加以保护,而项目投资因为只有合同约定,则更有失监管的规范。目前有小打小闹的案例,但不代表此路可通。

    最后,其他类。这一类的核心,是不提供金融回报,而回赠以产品或者服务。譬如,你资助我开演唱会,我给你票子或光盘,你资助我出书,我给你书籍或印上你的名字,你资助我拍电影,我给你电影票或者在银幕上写上你的名字,等等。这类筹资,本是众筹的发家之地,鼻祖网站Kickstarter就明确规定“通过网络面向公众筹集资金,融资方以相应的产品或服务作为回报,禁止股权、债券、分红、利息形式的交易。”(摘自《财经》的报道,没找到原文)

    于是,众筹本质上就是两个变种:要么是团购,要么是捐资。

    团购,其实是一种以预售方式的团购,披上众筹的外衣,又变成了时髦的营销,一般都有具体的公司在背后操盘,无论“快乐男声”拍电影的募集资金,还是那英的全球巡回演唱会,还是什么大闸蟹、救生锤,都属于彻底的团购,用的是营销预算。捐资,基本是“求赏赐”,大部分是文艺青年的另类乞讨,希望走过路过的,扔几个硬币,积少成多,帮助自己实现艺术梦想。但是各大众筹网站,捐资项目基本上门可罗雀,留下的铜板不多。

    与之对比,国外众筹风声水起,但国内却乏善可陈,原因就是,国外上有JOBS法案的想象空间,当中有捐助的天使投资氛围,下有延绵不绝的创意点子,先天有优势。而国内,团购折戟沉沙,已经败坏了众筹的基本氛围,而捐资又不具有持续性,如果没有金融制度创新,一切都是襁褓之中。

    可是,这世界又是多么需要众筹。尤其在文化创意领域,单兵或团队作战,小灵快的项目层出不穷,很多可能性在得不到资金之后迅速死去,而很多资金又触及不到它们——资金往往只针对股权。

    如果有众筹,如果金融可以绕过股权,直接接触其内部的项目和人,各种可能性会大幅度增加。这很可能是互联网本质的要求,也是目前金融制度无法阻挡的潮流。

    只是,我们不知道突破在何时何地。

    Plus:众筹其实揭开了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质:不仅人可以从公司中解放出来,项目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直接接触资本。这是一个更加自由更加解放的趋势,这是下一篇阐述的内容。(本文独家首发钛媒体

  • 相关阅读:
    2017ccpc全国邀请赛(湖南湘潭) E. Partial Sum
    Codeforces Round #412 C. Success Rate (rated, Div. 2, base on VK Cup 2017 Round 3)
    2017 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女生专场 Building Shops (hdu6024)
    51nod 1084 矩阵取数问题 V2
    Power收集
    红色的幻想乡
    Koishi Loves Segments
    Wood Processing
    整数对
    Room and Moor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anghj010/p/410920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