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口测试( Interface testing )
接口测试是测试系统组件间接口的一种测试。接口测试主要用于检测外部系统与系统之间以及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交互点。测试的重点是要检查数据的交换,传递和控制管理过程,以及系统间的相互逻辑依赖关系等。
二,接口测试范围
接口测试一般会用于多系统间交互开发,或者拥有多个子系统的应用系统开发的测试。接口测试适用于为其他系统提供服务的底层框架系统和中心服务系统,主要测试这些系统对外部提供的接口,验证其正确性和稳定性。接口测试同样适用于一个上层系统中的服务层接口,越往上层,其测试的难度越大。接口测试在淘宝的应用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
接口测试实施在多系统多平台的构架下,有着极为高效的成本收益比,接口测试天生为搞复杂性的平台带来高效的缺陷监测和质量监督能力。平台越复杂,系统越庞大,接口测试的效果越明显。
接口测试的目的是测试接口,尤其是那些与系统相关联的外部接口,测试的重点是要检查数据的交换,传递和控制管理过程,还包括处理的次数。外部接口测试一般是作为系统测试来看待的。
三,接口测试设计(用例设计)
四,持续集成(Jenkins)
对接口测试而言,持续集成自动化是核心内容,通过持自动化的手段我们才能做到低成本高收益。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接口自动化,主要应用于回归阶段,后续还需要加强自动化的程度,包括但不限于下面的内容:
- 流程方面:在回归阶段加强接口异常场景的覆盖度,并逐步向系统测试,冒烟测试阶段延伸,最终达到全流程自动化;
- 结果展示:更加丰富的结果展示、趋势分析,质量统计和分析等;
- 问题定位:报错信息、日志更精准,方便问题复现与定位;
- 结果校验:加强自动化校验能力,如数据库信息校验;
- 代码覆盖率:不断尝试由目前的黑盒向白盒下探,提高代码覆盖率;
- 性能需求:完善性能测试体系,通过自动化的手段监控接口性能指标是否正常。
五,质量评估标准
- 业务功能、业务规则、接口异常场景覆盖是否完整;
- 参数验证、接口覆盖率、代码覆盖率、性能指标、安全指标否达到要求;
六,三轮测试
接口测试的三轮测试,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为:冒烟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
-
冒烟测试(用例覆盖:Level1)
开发同时提交多个接口测试时,测试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对所提交的接口进行冒烟测试。冒烟测试的特点是时间短,见效快。不要求详细的准备数据,不要求细致的验证。但是要保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跑完所有接口的主要功能。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保证一级bug尽早发现,尽早解决,尽早测试。为第二轮单元测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避免了在第二轮测试中因为某个bug无法继续测试的情况。
-
单元测试(用例覆盖:All Level)
冒烟测试后,就进入了单元测试阶段。单元测试的工作是认真细致的测试单个接口,并回归冒烟测试时发现的bug。 单元测试做的工作会比较多。如准备数据,bug回归,补充测试用例等等。所以时间相对会较长。
-
集成测试(用例覆盖:All Level/ Repeat)
在所有本次日常接口的测试脚本跑通后,就进入了集成测试阶段。集成测试主要分为测试-回归两个阶段。测试阶段中,测试人员会跑完该项目的所有的接口。特别要着重测试那些可能会被本次日常的接口所影响的接口。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bug。需要开发人员及时修复。在项目所有的接口测试完成后。需要回归所有在集成测试过程中出现的bug。之后需要重新跑完所有的接口。确保之前修复的bug没有对其他接口有影响。这样反复,直到所有接口都跑通。
八,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