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第四次作业——案例分析

    关于 石墨文档客户端 的案例分析

    作业地址: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nenu/2016CS/homework/2505

    第一部分 调研, 评测

    1.下载并使用,按照描述的bug定义,找3~5个功能性的比较严重的bug。请用专业的语言描述(每个bug不少于40字),如有必要,请配图。

    《构建之法》中第13章软件测试 有关于bug的定义:

    我选择下载手机版石墨文档并进行使用,感觉登录界面简单大方,同时简介了软件的主要功能:可多人实时协作 、轻松添加同事协作、任意位置添加评论、多端同步等,但感觉初入界面不知道哪些功能应如何使用,一些导出、打印等功能隐藏很深。

    接下来我就进行了一些功能的使用:

    (1)在拍照上传照片功能中,出现上传失败字样后,点击知道了后上传照片的进度条依旧在没有去掉,等了约30分钟也还在,退出页面重新进入后才消除进度条。

    (2)测试导入文件时,导入速度有些慢。在导入后想对表格继续编辑,出现了无法精确到某个字,多次出现乱行,光标出现位置与点击位置不一致。

    (3)在桌面无法完全显示名字,导致前十五个字相同的文档无法进行区分,对于用户来说很不方便,无法快速准确找到想要的文档。

    2.选择需要使用这样的软件的用户进行采访,记录你的采访,记录形式不限,图片、文字或文档链接。
    (1)介绍采访对象的背景和需求(他们为何要使用这款文档软件,这款文档软件能为他们提供什么帮助?)

    该采访对象为大四学生,不在学校在外实习,很多文档材料需要与在校学生进行沟通协调后进行填写,这款软件能够远程进行交流讨论,同时省去了反复更改反复发送的麻烦。
    (2)让采访对象使用5-15分钟石墨文档的功能(请上传照片证明用户的确正在使用,远程采访的同学请让别人帮忙照相)


    (3)描述用户使用这个产品的过程, 用户的问题解决了么?软件在数据量/界面/功能/准确度上各有什么优缺点?用户体验方面有问题么?

    • 用户使用过程:通过社交软件将其在校室友发过来的填写的文件保存并导入石墨文档,添加室友为协作者,二人在石墨文档上沟通如何填写,如何更改,方便快捷,很好地解决了二人的问题。
    • 用户体验的问题:(1)导入表格速度慢,卡顿 (2)只能显示部分文件名 (3)无法将字放大后进行编辑 (4)无法对某条特定评论进行回复

    (4)用户对产品有什么改进意见?

    希望功能能够更加完善,解决上面用户体验的问题。如果可以,希望出一个夜间模式。

    3.请给出你对这款软件的评价和理由。
    评价:
    a、非常不推荐
    b、 不推荐
    c、一般
    d、 推荐
    e、 非常推荐

    评价:d、 推荐 

    理由:软件界面简洁大方,软件的主要功能:可多人实时协作 、轻松添加同事协作、任意位置添加评论、多端同步等用起来很方便,能够弥补其他软件的一些功能,推荐需要此种功能的人进行使用。

    第二部分 分析

    1.使用此软件的所有功能(包括新建文档、文档导入等),联系第二部分的分析,估计这个项目做到这个程度大约需要多少时间(以周为单位、团队人数6人左右、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并有专业UI 支持),人员如何分工?时间如何规划?

    石墨文档是一款支持云端实时协作的企业办公服务软件,可以实现实时协作、实时保存、轻松分享、划词评论、还原历史等功能,真正工作起来还是有困难需要一些时间的。阅读《构建之法》8.6节中整个软件项目的时间估计按自底向下方法(未考虑各个模块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来看,估计这个项目做到这个程度大约需要28~36周。

    人员分工:2个后端工程师,1个算法工程师解决算法问题,2个前端工程师(其中至少有1位有美工基础),另外需要1个产品经理进行统筹规划协调。项目执行后期,全体进行测试。

    • 市场调研。 2个周。
    • 产品需求分析、功能设计与分工,确定产品使用框架。4个周。
    • 完成几大核心功能诸如实时协作、实时保存、轻松分享、划词评论、还原历史、跨平台等。部分功能对算法层次诸如模式识别有要求,需要算法工程师进行样本训练、测试、调参。与此同时,前端工程师进行界面的设计。这一部分需要12~20个周。
    • 根据用户反馈进行功能完善。4个周。
    • 进行测试。之后上线beta版本。 4个周。
    • 发布完整版,并进行广告宣传。2个周。

    2.分析这个软件目前的优劣(和类似软件相比),并给出团队在软件工程方面可以提高的一个具体建议。

     

    石墨文档的页面设计很有中国风的感觉,无广告,几个主打功能也方便好用,更致力于实时协作、实时保存、权限设置、细节讨论、跨平台等功能,而在管理方面有所欠缺,建议增加页面管理、文件管理 、好友管理等管理功能,同时可以增加一些国外元素,使软件更加国际化,得到更广泛使用。

    第三部分 建议和规划

    1.这个软件有很多可以提高的部分,如果你是项目经理,如何提高从而在竞争中胜出?

    • 修复目前存在的bug
    • 优化现有功能和设计,作为工具类产品,基础功能一定要做到极致,文档编辑和表格编辑都要继续完善功能,同时也可增加夜间模式等,让用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由于同类软件很多,所以不断更新探索新功能,突出软件特色,使其能够脱颖而出。
    • 增加英文版,增加用户使用范围。

    2.目前市场上有什么样的产品了?你要设计什么样的功能?为何要做这个功能,而不是其他功能?为什么用户会用你的产品/功能?你的创新在哪里?可以用 NABCD分析。

    • 目前市场上的团队文档管理、协作类工具产品有很多,比如Google Doc、Microsoft Office、腾讯文档、WPS云文档、有道云协作等。
    • 我想设计一个任务分配推进和时间提醒功能,原因:石墨文档的功能主要在于支持多人云端实时协作的工具类产品,多人协作需要对任务进行分配与讨论,有了任务管理功能,就可以将“复杂”的项目变成“简单”的清单,将大的项目以任务清单的形式进行拆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每个任务都指派到个人,设置到期日期,不再拖延,同时可以看到彼此的工作进度,方便进行讨论和更改。而且,事件提醒推送到手机,用来提醒所有协作者,不再错过团队任务。
    • 方便协作,还有良好的用户体验会是用户选择我们的原因。
    • N (Need 需求):

         无论是否从事文字编辑工作,每个人在学习生活中都会接触到文字编辑。石墨文档是一款基于这一项需求,将文档置于「云端」,团队成员都能对该文档进行实时编辑的工具。工作文件集中组织管理,实时分享和讨论,免去了反复修改文件版本、发送邮件、无法实时沟通等的麻烦。同时也解决了在移动端的体验太差和兼容性上的问题。

        A (Approach 做法):可进行用户体验情况调查,根据用户需求优化和更新功能。

        B (Benefit  好处):

         实时协作——多人/多平台,毫秒级同步响应;

         实时保存——文档/表格实时保存在云端,即写即存。在编辑过程中,文档页面上方会实时提示文档的状态;

         轻松分享——添加协作者,可以自行控制文档/表格的协作权限,只读/可写/私有,或协作或私密;

               细节讨论——针对文档的某处细节即时讨论,告别Email+IM的低效时代;

               还原历史——所有的编辑历史都将自动保存,随时追溯查看,还可一键还原到任一历史版本。

        C (Competitors 竞争):石墨文档的最大对手应该是有道云笔记(协作)。有道云出道时间较久,从个人的笔记工具发展到了现在的团队协作,在功能上较为全面,。

        D (Delivery 推广):在各大应用商店和社交平台上进行推广,也可进行一些广告宣传。

    3.如果你的团队有5个人, 4个月的时间,你作为项目经理,应该如何配置角色(开发,测试,美工等等)?

    我会配置1个美工,3个开发,1个测试
    4.描述你的团队在16 周期间每周都要做什么,才能在第16周如期发布软件。

    第1周:开展网上问卷调查,收集用户反馈
    2-3周:分析功能需求,生成设计文档
    第4周:复审设计文档,制定代码规范
    5-9周:具体编码,完成UI
    第10周:代码复审
    11-12周:软件测试,解决bug
    第13周:完成报告,计算工作量,提出改进计划
    14-15周:完善产品,准备发布
    第16周:正式发布产品,收集用户反馈

  • 相关阅读:
    一个中型项目:本地校园App
    我的项目:一个chrome插件的诞生记,名字叫jumper
    计算机天才Aaron Swartz 名作 《如何提高效率》——纪念真正的“hacker"!
    Linux技巧总结(个人经验版)
    C++最后课程项目总结
    从windows到Linux-ubuntu新手
    笔迹之始
    Partitioning
    Join vs merge vs lookup
    IBM InfoSphere DataStage and QualityStage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angmx-97/p/1016302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