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zabbix模板、监控项、触发器

    1. 模板

    模板:里边可以配置监控项、触发器、图形等,作用是在主机上可以直接link模板,继承模板中的配置。主机套用模板后,就拥有了模板中的配置:监控项、触发器、图形。
    比如创建了一个监控磁盘大小的监控项,然后创建了触发器、和图形。那个机器想监控磁盘大小,直接套用此模板就行了。100台机器需要监控磁盘,直接套用这一个模板就可以,无需添加100此监控项、触发器和图形。
    平时工作中,我们需要监控web、mysql、redis、nginx 这些服务器,众多服务器的业务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只要事先创建好模板,然后所有服务器链接这个模板即可,如果后续有修改、新增功能,只需要修改模板即可。

    创建模板

    zabbix首页—配置—模板—创建模板


    需要嵌套的模板,比如我们定义了一个监控mysql的模板,但是我们还想监控基础的cpu、内存、硬盘等信息,这里我们只需要在mysql模板里嵌套上Linux OS template模板就可以了。这样给主机添加上mysql模板,就包括了Linux OS template模板中的所有监控项、触发器、图形。

    链接模板和取消链接

    链接模板:
    zabbix首页—配置—-主机—-选择想要链接模板的主机——点模板,进行添加

    在连接指示器的位置,输入要添加模板的关键字,例如Linux,就可以收到包含Linux关键字的模板,也可以点后边的选择,然后从列表中选择需要添加的模板,选择完要添加的模板后要先点添加,再点更新,否则会发现没有添加上。
    取消链接:

    红框内的表示已经链接上的模板。如果想取消链接,可以点右边的取消链接、取消链接并清理。区别是:
    取消链接:仅仅移除模板,从模板继承来的监控项、触发器等实体会继续保留在host上
    取消链接并清理:移除模板,模板所包括的监控项、触发器等也会一起移除,比较彻底

    2. 监控项

    Items监控项,比如我想通过zabbix获取到一个机器的内存使用量。这样获取数据的方法叫做监控项。
    item 由key+参数组成,例如获取5 分钟的负载情况:system.cpu.load[avg5],avg5 是对应的参数,如果是1 分钟则使用avg1,如果是15 分钟则使用avg15。网卡流量net.if.in[eth0],使用eth0 作为参数可以获取到eth0 网卡的进入流量,同样看一看换成eth1,eth2 等等。

    创建监控项

    创建监控项有两种方法:
    1、配置—-主机—-选择要创建监控项的主机—–监控项—–创建监控项
    2、配置—–模板—选择要创建监控项的模板——监控项—–创建监控项

    监控项的配置,最主要的就是选择对监控类型、键值、信息类型。其他的一般都是默认,如果想详细了解,请www.baidu.com

    3. 触发器

    触发器使用逻辑表达式来评估通过item 获取到得数据是处于哪种状态,item 获取到数据后,将交给触发器去评估状态,在触发器表达式中我们可以定义哪些值范围是合理,哪些是不合理的,如果出现不合理的值,触发器会把状态改为PROBLEM。接下来就该去报警了。
    创建触发器同样两种方法:
    1、配置—-主机—-选择要创建触发器的主机—–触发器—–创建触发器
    2、配置—–模板—选择要创建触发器的模板——触发器—–创建触发器

    监控项和触发器是整个zabbix中比较核心的东西,表达式比较复杂,现在我们先了解各个名词的概念及创建方法。后续再深入研究配置。

  • 相关阅读:
    改进ls的实现(课下作业)
    stat命令的实现-mysate
    (选做)实现mypwd
    2019-2020-1 20175209 20175213 20175214 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
    2019-2020-1 20175209 20175213 20175214 实验四 外设驱动程序设计
    2019-2020-1 20175209 20175213 20175214 实验三 并发程序
    2019-2020-1 20175209 20175213 20175214 实验三 并发程序
    2019-2020-1 20175209 20175213 20175214 实验一 开发环境的熟悉
    2018-2019-2 20175213实验五 《网络编程与安全》实验报告
    2018-2019-2 20175213实验四 《Android开发基础》实验报告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angruizeng/p/724646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