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客访谈】阿当技术漫谈之(一):从前端领域到敏捷开发
慕客访谈▪第九期
本期人物:阿当 前端工程师
◎人物背景
阿当,资深web技术专家,06年入行,曾在雅虎、淘宝、新浪、盛大等知名IT公司任职,主要关注web client端、http server端、socket server端、敏捷开发和游戏开发等领域的知识。关于技术,他个人更倾向于T型化的知识结构,在技术路线的发展方向上,比起深度,他更喜欢广度。
最终成为IT圈儿里的“公众人物”则是因为在2010年时出版了《编写高质量代码——web前端开发修炼之道》一书,以至于在后来面试新人时,很多人表示是看着他的书入行的,这让阿当颇有成就感。
◎人物印象
专业、深入,是阿当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从前端领域的发展到游戏开发再到技术驱动产品创新,他绝对是个专业的多面手,每个问题都能够侃侃而谈,细致入微的深入分析,通俗易懂的专业解读。如果你对前端开发、html5游戏开发、敏捷开发……任意一个领域感兴趣,这篇文章都值得仔细品读,看看“大师”的精彩观点。
◎技术分享
前端发展的三个时代
1) web1.0时代
2) 黄金时代
3) 移动互联网时代
平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1) 2/8原则
2) 编程技巧
3)平衡法则
敏捷开发解决速度问题
1) 项管知识——尊重与诚实
2) 编程技巧——迭代与高质量代码
以下为访谈实录:
前段领域发展的三个阶段
慕课网:作为资深的前端开发者,能谈谈前端领域的变化以及对前端开发工作的感触吗?
阿当:这个真的是变化很大。大学的时候老师说了一句评价IT行业的话,我印象很深刻——学我们这行就是上了贼船,半年不学习就落后了,两年不学习就找不到工作了。现在的确有了深刻体会。从06年入行以来,用我自己的亲身体会可以将前端领域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web1.0时代——混沌时期,分工不科学
第一阶段在07年以前,是web1.0时代,前端技术基本只用照顾ie6,js框架类库之类的还没有特别形成气候,以手写原生代码为主。布局方面更是直接拉table,还流行一系列的hack技巧,比如1x1像素透明的gif图。前端需要掌握的技术比较杂,那时前端技术的代名词是“网页制作三剑客”,flash是前端工程师们必须掌握的技能。事实上,当时还没有“前端开发工程师”这样的职位,当时的称呼是“网页设计师”,需要掌握的技能包括了“设计”和“制作”两个截然不同的大方向。在不少公司里,“网页设计师”甚至需要掌握server端技术。现在想来,当时处于一个比较混沌的时期,很多分工是很不科学的。
第二阶段:黄金时代——前端开发工程师的起跑线
第二阶段大概在07年至10年,这几年间开始流行一些新概念,比如web2.0、js框架、css重构、用户体验、ued扥等。前端开发工程师这个职位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并清晰起来的。
这是非常黄金的几年,发生了很多很美好的事情,比如大量优质的国外前端书籍被引入国内;前端技术的模块化、工程化;开发和调试工具起来越成熟;优秀的实践技巧被创造和总结起来。我想国内现在很活跃很厉害的前端工程师们,大部分都是在这个时期成长起来的。
之所以说这个时期很美好,主要是因为在这个时期,绝大多数人差不多都在相同的起跑线,一个蛮荒的起跑线,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新概念、新技巧、新工具差不多是逐个慢慢出来的,工程师们不会一下子就面对大量的信息,学不过来,或者干脆不知道从哪儿开始学,这是一个非常适合学习的时期。另外这个时期flash的发展也非常快,推出了as3、flex、流媒体服务器、页游扥等,技术越来越复杂,于是自成一派和前端开发渐行渐远。
第三阶段: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web前端开发成新课题
第三阶段开始于10年,这一年移动互联网开始热门起来,html5和移动web前端开发也成了新的课题。老实说,这是个好的时代,也是个糟糕的时代。
好的方面主要有两点:一是html5比html4强大了很多,b/s结构的产品在技术底层上多了很多支持,比如websocket、transfrom、web worker、webgl、canvas2d、离线缓存等,在产品形态的创新上,有了强有力的支持;二是SPA开始流行,对前端代码的质量和编程技巧的要求相较web site高了很多。如果某个技术的门槛比较低,其实并不是件好事,web site这种产品形态对前端的代码质量要求其实并不高,所以并不能很好地驱使工程师去成长。
坏的方面主要有三点:一是移动互联网时代,c/s结构比b/s结构主流。在pc互联网时代,b/s结构的产品比c/s结构的产品主流,比如微博、qq空间、人人网、豆瓣、淘宝、知乎、京东……b/s结构的产品风声水起,浏览器是入口,搜索引擎是入口,域名是入口,而web前端技术是b/s结构产品的必要技术。
但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浏览器不流行了,c/s结构的产品才是主流,想想在手机上你是怎么访问微博的?是去应用市场下载个微博客户端还是打开浏览器输入微博的域名?你是怎么看视频的?是下载客户端还是打开浏览器输入视频网站的域名?虽然站在web前端的技术角度看,我们有跨终端优势,有强大的html5,还有响应式设计,但从市场和用户习惯上看,移动互联网时代,web前端技术其实是在被边缘化的,如果用户没有需求没有使用习惯,技术上再强大又有何用?flex和silverlight技术都远比html4强大,但一样被html4干掉了。web前端技术必须为自己找到存在的价值和最佳的产品形态。有些同学认为hybrid是答案,我不认同。我更倾向于轻应用和微信公众账号这两种方式。未来,且行且看吧。
二是碎片化严重,pc时代web的兼容问题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相比,真的是小巫见大巫。pc时代的兼容问题基本只用区分IE和非IE,一般情况下,打开一个IE6和一个firefox,让网页兼容这两个浏览器,基本就能兼容所有浏览器了,常见的兼容问题不超过20个,特别是有了js框架以后,兼容问题全集中在了css方面。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异常严重,不同的操作系统(pc、ios、android)、不同的系统版本号、不同的分辨率、不同的浏览器、不同的webview宿主环境……最近这三年多,我一直专注在移动互联网下的web开发,趟过无数的坑,说起来都是泪啊。
三是新东西层出不穷,乱花渐入迷人眼。比如commonJS、ES6、hybrid、前端mvc、响应式设计、css框架、sass、typeScript、nodejs、webgl等等,无论哪个捡起来都够工程师们好好消化一阵子的,这个更新的速度有点快,内容很多,想把它们全部学好不太可能,所以工程师们需要做取舍,根据自己的需要列个学习的优先级,否则很可能直接被吓到,不知从哪儿开始下手。
web2.0时期那个美好的不紧不慢的学习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进入这个圈子的新同行们尤其要注意这点——新概念很多,不要盲目跟风,抓紧个主线开始学,什么东西是核心,什么东西是辅助性的。
2/8原则——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发展
慕课网:架构师是比较高的技术职位,可能需要多年经验积累,能分享一下如何迈向架构师吗?
阿当: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要同时发展,很多同行朋友喜欢研究深度,不太愿意把注意力转到前端之外的领域,其实把自己限制住了。我觉得2/8原则很正确,花20%的精力就可以解决80%的常用需求。有些同行朋友会把剩下的80%精力用于提高那剩下的20%不常用需求,从某个方面来说,这些同学在追求精益求精,是值得尊敬的。只是从投入回报比来看,我个人觉得这么做是不太明智的。
IT领域有很多方向,而且不少方向是交叉的,从工程角度看,一个项目从上游到下游会涉及到多个不同方向的知识,以web site为例,上游有ps的切图、css的布局和js的交互,中游有php、java、 python、ruby等的http服务端,sql或nosql的数据持久化、缓存,下游有linux操作系统、和linux下的各种常用服务器 。不同环节有不同的技术要点,只有清楚了所有环节的职责和要点,才能不存在黑盒,胸有成竹地进行设计。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以前流行在server端进行mvc,url路由 + controllver + ORM + 模板引擎,随着移动端c/s结构的崛起,以及open api的流行,服务端已经不再流行模板引擎了,转而提供json接口的数据,让客户端自行解决数据的GUI渲染,于是模板引擎就转到了客户端。这是个有意思的变化,思路不复杂,但只有理解了前后端的职责和要点,才能很好地处理这种变化。
编程技巧——主动“设计”
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编程技巧。常见的知识有这么几类:语言、框架、工具。绝大多数人关注的都是这些方面,但除了这些方面之外,还有一些知识很重要,也就是我要说的编程技巧,包括抽象的能力、接口设计的能力、可扩展性、可读性、鲁棒性等等,这些能力也相当重要,这是架构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却是很多人忽视的地方。
其实很多时候,大多数人接触到的项目都偏小,加上有框架的帮助,真正需要自己组织的代码规模都不大,无论是客户端还是server端,所以很多同学不太有机会进行“设计”。这个只能靠自己主动了,一个小的功能,你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去实现,也可以换个思路,试试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去设计一下。平时就以这样的方式锻炼一下,遇到大一些的项目时,就比较有基础了。
广度与深度的平衡法
虽然我说我更倾向广度的发展方向,并不意味着我不在乎深度,事实上,广度和深度是并行向前的,没有广度难有深度,没有深度空有广度也不值钱。只是如何平衡广度和深度,就见仁见智了。
我自己有一个平衡的方法:在挖掘深度时,问问自己,这些知识“实用”吗?如果不实用,我就停下来,去扩展新的广度去了。有些同学说,哪有没有用的知识啊,其实是他们将“有用”和“实用”混淆了,“有用”却不“实用”,性价比就不高了。IT领域的知识浩瀚如海,随便找个领域一头扎进去都会发现深不见底,哪个领域都去深挖,不耽误自己时间吗?一专多长是最好的方式。
敏捷开发——项管知识与编程技巧
慕课网:在您所擅长的敏捷开发方面,能谈谈您个人的一些观点吗?
阿当:我觉得敏捷就像九阴真经,是武林至尊,而且分为上下两卷。IT人中,除了很少一部分人是在做“研究”,绝大多数人是在做“项目”,而做项目最重要的是速度,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个速度不仅指项目的开发时间,也包括维护时消耗的时间。说敏捷是武林至尊,正是因为它其实就是在解决“速度”的问题。
为什么说敏捷分为上下两卷呢?敏捷是个大话题,很多人直接把敏捷简单归类为项管知识,我不太认同。项管只是上卷,而下卷是编程技巧。其中项目经理擅长的是上卷项管知识,而架构师擅长的是下卷编程技巧。只有上下两卷都通读了,敏捷才能发挥威力。
敏捷价值观——尊重与诚实
先聊聊上卷项管知识吧,敏捷有很多方法论,这其中最知名的有xp极限编程、scrum和精益看板,特别是scrum,几乎直接成了敏捷的代名词。这三种敏捷方法论都遵循敏捷宣言中传达的价值观——尊重和诚实。听起来好像和编程关系不大,其实对编程的影响非常大,没理解这个价值观,就没办法用好敏捷。
工程师一般都不太关注和人打交道的经验,注意力全放到了编程本身,而软件项目管理则跳出了编程本身,管理的就是项目进度、需求沟通和风险控制,处理的就是人和人怎样合作的问题。
软件工程之所以能形成一个学科,有多套方法论,正是因为它有它的复杂性,需要合理的方法来进行管理,而不是简单的“有个监工”就能解决。非常多的公司里,项目经理是根据“技而优则仕”提拔起来的。什么“技”?编程技能。而编程技能和项管技能其实毫无关系。如果项目经理们不知道项目管理的方法论,也没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想当然地以为管理不过是“监工”,分配任务、开会跟进任务、压时间点、加班。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开发团队内耗很严重,需求控制出问题,代码反复改,质量越来越差,加班严重,搞不好最后项目还延期,而团队成员怨念很大。千万别忘了“尊重”和“诚实”这两个最重要的价值观,不要去压你的团队,逼他们承诺他们自己也没底的时间节点。只有重视人性,把人当人,而不是代码机器,才能玩好敏捷。去“帮”团队,而不是去“管”团队。
不要小看项管知识,没有系统学习方法论的同学,真的需要好好学习一下。就从scrum入手,以scrum为框架,然后再补充些xp极限编程提倡的实践,比如结队编程、持续集成、每日构建。TDD的话,要看情况,如果项目规模很大,推荐使用,否则不建议使用。TDD的成本有点高,对于中小项目来说,性价比不高甚至得不偿失。一般的web项目,规模其实都还好,代码可能都在万行以内。我觉得十万行以内的代码规模,做TDD可能都不划算。
敏捷项目管理最大的问题,可能出在“说服领导”上。据我的经验,绝大多数老板不懂敏捷,也不认同“人性”管理,认为管理就应该“加班”“压时间点”,习惯“我给你定时间交货,过程我不管”,看到团队不加班就慌了,看到团队热火朝天加班就感到踏实。面对这种老板,说服他接受敏捷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比较困难,而如果说服不了老板,敏捷就很难推行了。
敏捷理念——迭代与代码质量
再说下卷编程技巧。敏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迭代”,不同于瀑布式开发,一次性设计、开发、测试完成,敏捷讲究把项目分为多期,先把最核心功能开发完成,然后经过多轮迭代,渐渐完善产品,产品永远没有“完美”的时候,而是通过迭代逐渐趋于完美。
迭代在代码层面意味着什么?很可能意味着“重构”和“扩展”。所以代码的架构设计好不好,可读性、扩展性和重用性好不好,每轮迭代后,代码有没有变腐坏,决定了项目能否很好地进行“迭代”工作。如果代码质量不高,很可能“重构”就变成了“重写”,“扩展”变成了“复制代码,repeat yourself”。这样,随着迭代的次数越来越多,每轮迭代的时间会越来越长,需求会越来越难以响应。如果不能控制代码质量,保证代码的可维护性,使用敏捷还不如使用瀑布。也就是说,保证代码质量,是实行敏捷项管的基本条件。
如何保证代码质量?这里面其实有很多学问,比如如何命名、如何组织函数、如何进行面向对象设计、如何分层、如何写注释、如何重构代码、如何降低耦合、如何提高可读性等等,这其中都有技巧,而很不幸地,我发现大多数工程师不太关心这些技巧,只关心底层又新增了什么api,是否又出现了什么新框架新工具之类的。他们其实错过了非常重要且实用的知识。如果不具备这些知识,能写出代码,实现功能,但很难写出高质量的代码。
其中原因不能完全归咎于工程师。据我所知,大多数做web开发的工程师,无论前端还是服务端,接触到的需求都比较简单,对“设计”的要求并不高,基础上能达到“重用”和“团队合作不产生冲突”这两个要求就够了。这和web site这种产品形态比较简单有关,或许等到SPA这种产品形态普及的时候,现在这种情况会迎来较大的变化。现在html5游戏就是SPA的一种流行的应用方向,未来还会有更多其它web app的形式出现,到时前端工程师们的差距会拉开,就像现在很多前端做不了html5游戏一样,不提高自己的编程技术,未来会跟不上的。
总而言之,敏捷是个集项管方法论和编程技巧于一身的领域,在我眼里,它是九阴真经一样的终极追求,每个工程师都应该去学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