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一篇文章或书的时候,觉得很好,会被里面的很多点惊醒,有种原来是这样的感觉。但让你通过书面或者描述的时候,又表达不出来,抓不出重点,找不到逻辑。
还有,这些年经常会说:当时要知道房价能涨这么高,我就贷款买上N套,现在早就财富自由了。但别人问为什么的时候,却说不出个所以然。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的底层操作系统里,没有装入逻辑学。
如果早点遇到《简单的逻辑学》就好了,小册子130多页,把复杂的术语和概念做了许多技术处理,很便于我们这样的初学者入门。作者D.Q.麦克伦尼,是美国著名的逻辑学家、哲学教授。任教于美国肯塔基大学和圣母大学。
写下我的摘抄和感受分享给你。(管中窥豹,在精确性,严密性上有严重问题,请自行取舍。)
0.
整本书脉络清晰,告诉我们逻辑的要素和简单的方法论,本质是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找出事物的真相,真相是我们所有努力意义所在。同时,你要把正确的结论,说服听众接受。逻辑学是一套科学的方法论,但它同样是一门艺术,在做论证时,我们必须选择适合于听众的方式,这就是逻辑学的艺术性。
1.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但我们却习惯按经验对事物进行判断,这是大脑在和我们耍心机,让我们认为这件事不过是曾经见过或经历过的事物的简单重复,这样就不用再劳烦它干活了。
但这真的会让我们错过很多好运气。比如,下海、股票、房产、电子商务、数字货币刚出现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投机倒把,即便曾经为此扼腕叹息拍大腿,下次见到新鲜事物还是会选择漠视。这大概就是人类基因里的初始化数据,不要轻易燃烧我的脑路里。
那我们为什么会选择忽略看到的事实?因为我们和事实之间隔着观念,观念是客观事物的主观反应。正确的观念忠实地反应事物,而错误的观念则是对事物的歪曲表达。
而我们的观念,最终是源于对客观事物的描摹和接受外界环境信息影响建立的,在面对新鲜事物时,我们没有准确的观念来观察他,大脑这个懒虫就会套用最省劲的观念,告诉你这个东西不值得我耗费脑细胞,而你又不知道它的伎俩,所以频频上当。知道这个,我们可以再碰到类似情况时,绕过观念,直观事物,了解事物,那我们就可以确认一个事实,并给大脑建立正确的观念。
有了正确的观念,我们才能用语言和文字正确的描述。而且给观念找到合适的语言并不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观念必须和语言紧密切合,人们才能畅顺的交流。就像你要和计算机交流,让它能听懂你的话,需要把条件和计算过程转换为机器语言,这中间需要一个转换系统,这个转换的效率取决于系统的语句是否准确,逻辑是否清晰。
观念正确+逻辑清晰准确+艺术的表述=有效的沟通。
2.
怎么能让逻辑清晰准确呢?我们知道世界上有各种事物,但不管怎么样,一个事物只能是它本身,你是你,他是他,这个不能乱,苹果不是橘子,香蕉也不能是苹果。这是同一律。
事物只有是和非,没有中间状态。一个事物,它要不存在,要不不存在。杯子在没有变成杯子之前是玻璃,当完成最后一个步骤,玻璃就变成了杯子,玻璃和杯子中间没有变化过程。没有纯粹的变化,变化都是事物的变化,事物本事不变,仍然属于事物的范围。这是排中律。
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存在即合理,你的过去是你现在的原因。比如父母是子女存在的原因,过去的努力造就了现在的你,这是充足理由律。
同一时刻,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方面即使这样又是那样。可以看做是同一律的延伸。两个命题不能同时存在。一双人在同一时间不能分别出现在两个城市。这是矛盾律。
逻辑学的这些原理是不证自明的,也是不能被证明的。普遍认为它们和数学一样是科学的根基。如果按照波普尔对于科学的标准:只可证伪,不可证实,数学和逻辑学都不在科学范畴。
如果没有这些基础,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将永远停留在原地。比如因果律、矛盾律,是一直被认为的世界运作方式,是人类意识行动的首要基础。康德就认为:
人类所感受到的世界是通过某个特殊机制加工处理过的,叫先天认识形式,世界的真面目叫物自体,人类感觉到的世界是物自体经过先天认识形式加工过的东西叫做表象。他认为,先天认识形式不存在物自体中,是处理物自体的工具,因果律也包含其中,他们不能被证明,是非理性的。
当我们看到房子里的地上有一滩水,我们会做什么?只要脑子不短路,会稍微清理后,顺着水渍找到漏水的原因来修理。我们知道把漏水的管道修好才能从根源解决问题。但换成其他一些事情时,我们却从来懒得去找问题根源,比如,我们看到一篇文章,觉得写得真好,忍不住就会读完,但大多数人很少去想为什么觉得好,作者用了什么方法让文章读起来舒服,如果我们来写能不能写得出来?在这些当前不紧急的事情上,我们的脑子一向是要糊弄我们的。
有时,我们不能发现问题的根源,仅仅因为我们懒惰,没有充分地研究;有时则是耐心不够,对于要做的事情,我们总想用别人现成的结论来解决,殊不知,问题的根源还在原地嘲笑我们。这里,涉及到独立思考和不断践行的问题,在一个资金博弈的市场,如果你没有独立探寻根源的精神,你就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会不断被收割。
最近看了一个观点:
能说一针见血的大白话,才是真的厉害。
牛逼的人经常在讲大白话,而且是一针见血的大白话。比如说到投资的最大秘密,巴菲特最为人知的是:
第一条是不要损失本金,第二条是牢记第一条。
又比如Mao泽东的金句: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还比如亚里士多德说:
人是理性的动物。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高度概括了事物的真相。
最有效的论证,其结论都是直言命题,清楚明确告诉我们事物的真相是什么。
3.
让我们先来记住一个核心:
前提+逻辑推理(结构)=结论
每个论证,无论它在形式上多么复杂,本质上都极其简单,都由两个基本要素——两个不同类型的命题: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
从前提到结论的过渡就是逻辑。
也可以说,正确的观点和结论之间隔着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有前人总结的方法论的,典型的反应人类思维习惯性运作的有三段论。三段论模式的结构时这样的:
每一个M都是P
每一个S都是M
所以,每一个S都是P
每一个棋手的都是人
阿尔法狗是个棋手
所以,阿尔法狗是人
这个逻辑正确吗?
正确的。逻辑结构是合理的,但是前提是错误的。
要想得到正确的结论,必须保证前提观点和逻辑结构正确,缺一不可。
学点逻辑学,我们就可以在看其他人的文章,拿起这把武器,把它们切成我们能看懂,能看出对错的样子。还可以在构思自己的文字和语言时,把逻辑学当做手里的锤子,把自己的观点清晰有力的锤炼出来。
最后,再重复一下那个由来已久的忠告:了解你的听众,虽然逻辑学是一门科学的方法论,但它同样是一门艺术。一个论证有双重目的:得出正确结论,说服听众接受。
如何用好逻辑学:
1.对新事物保持敏感,全神贯注。
2.独立思考,探寻事物根源,找到正确的观点。
3.运用逻辑学原理和结构,寻找事物的真相,用合适的形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