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模式:
①MBR(主引导记录(Master Boot Record))分区:在驱动器最前端的一段引导扇区
缺点:主分区不超过4个,单个分区容量最大2TB
分区工具fdisk只能给硬盘做MBR分区,无法查看GPT分区表,退出时要用w写入对分区的操作,起始点和结束点是用扇区数据块的编号
②GPT (磁碟分割表(GUID Partition Table))分区:
特点:GPT分区表支持128个主分区,单个分区容量18EB
缺点:GPT的主分区中不适合安装x86架构系统(即32位操作系统)
分区工具parted支持MBR分区和GPT分区(mklabel msdos/gpt)
parted的部分指令:
选择磁盘:select /dev/sdb
命令模式创建分区: mkpart 名称 起始点 结束点 (通常会牺牲第1MB来达到4k对齐)
起始点、结束点默认以MB为单位,可以通过输入unit GB来改变
命令模式删除分区: rm 分区号(即number)
会自动保存可以直接退出
MBR、GPT比较:
在MBR硬盘中,分区信息直接存储于主引导记录(MBR)中(主引导记录中还存储着系统的引导程序)。
但在GPT硬盘中,分区表的位置信息储存在GPT头中。但出于兼容性考虑,硬盘的第一个扇区仍然用作MBR,
之后才是GPT头。为了减少分区表损坏的风险,GPT在硬盘最后保存了一份分区表的副本。
为硬盘添加swap交换分区:
第一,建立一个普通linux分区
第二,修改分区类型(System ID)
fdisk:p #print
t #change a partition's system id
第三,格式化交换分区
mkswap /dev/sdb6
第四,启用交换分区
swapon /dev/sdb6 #停止交换分区用swapoff
用free查看swap加载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