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BY同事X的发展
我此时在项目组负责UAT,新版本软件的基本功能测试,我是项目组里第一个拿到新版本的人。使用RFT(Rational Functional Tester)自动化测试。如果自动测试在某个功能的结果出现异常(红色),我再用手工测试来确认。
- UAT执行完毕后,如果有严重的bug,直接发邮件,废掉这个版本。
- 如果该版本可用,项目组其它成员就可以进行后续工作。
忽然传来了X的消息。X是我在BY公司时的同事。精干的小伙,江西人。2005年大学毕业,曾经和我合作,一起写培训手册。
此时X已在BY科技干满3年,拿到京户。合同期满,入职HW北京(就是大家熟知的他司),办公室地点在环保园。我曾经也去应聘3次(面试地点分别在中关村软件园,上地七街等),屡试不中。X却顺利入职,我心里不得不羡慕嫉妒。
X跟我说:“环保园的食堂很一般,而且供应不足。他家那时候住在东直门附近,每天6点多就要起床,上地铁,在龙泽地铁站外赶公司班车。每天往返的通勤时间超过3小时,加上他司惯例的下班时间。X回到家,一般已经是晚上10多了。总结为一个字:累。
X曾经喊我去北航观看HW的某次公司运动会。在体育场门口,还有HW的保安身穿西服,一丝不苟检查证件,把门。进体育场后,又看到了几位BY的前同事。相互点头示意。
既然放在大学的运动场,肯定是一场show。大家enjoy就好。
又过了四个月,得到一个新消息:HW又开始喊“冬天”了,X在HW公司毕竟是新人。在项目组被拿来垫背了。可惜了,X被迫离开HW。X因为这次打击,沉寂了一阵。在家休息了半年。
记得我那时候每天早上在MSN给他请安。很少有回应。找工作不顺利,X先安心学习刚流行起来的Android技术,总结在HW的工作经验。X最终还是挺过来了。为了生活,也为了他所爱的人。祸兮福之所倚,X通过HW的经历,转型通讯测试行业,在某通讯民企站稳脚跟。
行此文之时,已经在多家通讯公司历练多年的X,依然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某通讯公司发挥中坚测试力量。最近又喜添新丁,依然是羡慕嫉妒。
二 不看好HY公司
已经在HY工作了2年。忽然想给公司的H总写一封邮件。在邮件里: 就我所知道的HY公司,提出扩大外派人员的规模,进行公司的CMM等级评定等建议。
说到H总,还得拉回2007年。入职一个月后,回到HY公司参加培训。第一次看到了公司的H总,公司的创始人。首先H总代表公司欢迎大家, 然后培训的领导和同事自我介绍。
最后是问答环节。有一个同事问了第一个。我也想问,就举手了:“H总,刚才听您介绍,毕业于北航。我想起以前公司的老板也是北航毕业的。而且也是从事软件外包行业。这是什么原因?
H总听了问题,问你以前在哪个公司。我说:BY公司。H总若有所思:“哦,BY公司。”
H总说:“这是一个历史机缘。90年代初,国外一些大公司想把一些软件服务外包到中国。就派在公司工作的华人华侨回国探路。这些人回国后,很自然想到去原来上学的导师,请导师推荐合适的人才和公司。
于是就在1993,1994年出现了一批软件外包小公司,承接这些软件外包项目。W总的BY公司,H总的HY公司从这批公司中脱颖而出。
回到现实的2009年,我很快得到H总的回复:约我在上地某咖啡店聊天。那天见面后,H总说了一句:”这么多年来,你是第一个给我写建议信的基层员工。”我心里有点骄傲。
跟H总聊天,才知道H总的老家也在江西,算我半个老乡。一阵寒暄后,H总然后针对我的邮件提到的种种建议,一一做了回复。又闲聊了几分钟,和H总的会面结束了。回去的路上,回味了一下H总的话,感觉无奈了。感觉HY公司没前途。
三 IBM项目组的剧情变化
我的测试主管J大哥来到Ring大厦后,似乎思想有波动。据说是想技术移民枫叶国,又不是通过直接IBM transfer。
项目组也来了新的一线经理G,由于移民的传闻,J大哥给G经理的印象是不稳定。测试主管就换成了M大姐,湖北人。对人和蔼可亲。在IBM鏖战10年,从外包员工到正式员工,做过多个项目。她的口头禅是:说句真心话。
09年才进项目组的某外包同事,成了小组内给我分任务的人。据说是M的老乡吧。没事,我心里想:我是来干活的。并不指望在IBM转正。为我私下打抱不平的是同事H。
四 IBM的H同事
H是2009年来项目组的,是我的同桌。H是一位年轻的军转干部,当时是北邮在读硕士。
由于是同桌关系,大家慢慢接触起来。H说话幽默,常开玩笑。对我说:“你是我见过的第一个爱哼歌给自己听的同事。”听说我想写一本测试方面的技术书,就提前好多年给我写好了书序。我很惭愧,至今书序还没有用上。
H对我的个人问题很关心,还曾经热心给我介绍过一个女孩,想撮合一段美好的姻缘。由于我的挑剔,没有成功。
他后来成为一个IBMer,传说最近几年已转战AI行业,期待他成功的好消息。
五 写书的梦
HW是去不了,IBM转Regular估计也不行。那时候,忽然看到了2009年11月的《程序员》杂志,里面有一篇王东刚的文章《自动化测试结构论》。
看完文章,感觉有很多想法和经历需要沉淀下来。于是在业余时间,沉下心来研究:对象识别,API,MSAA, .NET映射等技术,也去思考了录制和回放如何实现。并做了学习研究笔记,我慢慢研究,整理,忽然想到出一本书,结合之前的测试培训手册。
某出版社的T编辑,还真联系到我。那个时候我太年轻,既不知道如何跟出版社沟通,也不知道写书,出书的流程。只是由着自己性子写东西,后来书稿没出。
一共整理了两百页的书稿,包括了测试基础知识,自动化测试两大部分。测试基础知识大多已经分享在我的163博客的测试基础知识分类(博客地址是:csdnyaoyi.blog.163.com),第二部分一直放在我的华硕笔记本电脑上。算是我青春的回忆吧!
反思:
- 工作如果说2007-2008年是上升期,那2009-2010年则进入了冷静期。工作,工资都很稳定。工作上业务很熟悉,有不少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钻研感兴趣的技术。
出书的小目标没实现,写的过程却让我自己踏实下来:定义,作用,实例。一点一点的积累和进步。挖掘自己的潜力,青春无悔!
2. 自己周旋在HY和IBM之间,或者跑去面试。都是想为了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收入高一点,职务高一点,开心工作。
实事求是地分析,如果换岗位,收入可能会高一点,职务却没有提高的可能。更开心的工作岗位又在哪里?而IBM似乎已经是顶级配置了,还是继续留在HY外派IBM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