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UML简单例图

    UML,统一建模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用户对软件系统进行面向对象的描述和建模(建模时通过将用户的业务需求映射为代码,保证代码满足这些需求,并能方便地回溯需求的过程),它可以描述这个软件开发过程从需求分析直到实现和测试的全过程。

    UML的组成:
        UML由设图(View)、图(Diagram)、模型元素(Model Element)和通用机制(General Mechanism)等几个部分组成。
        视图(View):是表达系统的某一方面的特征的UML建模元素的子集,由多个图构成,是在某一个抽象层上,对系统的抽象表示。
        图(Diagram):是模型元素集的图形表示,通常是由弧(关系)和顶点(其他模型元素)相互连接构成的。
        模型元素(Model Element):代表面向对象中的类、对象、消息和关系等概念,是构成图的最基本的常用概念。
        通用机制(General Mechanism):用于表示其他信息,比如注释、模型元素的语义等。另外,UML还提供扩展机制,使UML语言能够适应一个特殊的方法(或过程),或扩充至一个组织或用户。

    UML视图的分类:
        UML是用来描述模型的,用模型来描述系统的机构或静态特征,以及行为或动态特征。从不同的视角为系统构架建模,形成系统的不同视图。
        (1)用例视图(Use Case View),强调从用户的角度看到的或需要的系统功能,是被称为参与者的外部用户所能观察到的系统功能的模型图。
        (2)逻辑视图(Logical View),展现系统的静态或结构组成及特征,也称为结构模型视图(Structural Model View)或静态视图(Static View)。
        (3)并发视图(Concurrent View),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或行为特征,也称为行为模型视图(Behavioral Model View)或动态视图(Dynamic View)。
        (4)组件视图(Component View),体现了系统实现的结构和行为特征,也称为实现模型视图(Implementation Model View)。
        (5)配置视图(Deployment View),体现了系统实现环境的结构和行为特征,也称为环境模型视图(Environment Model View)或物理视图(Physical View)。

    视图是由图组成的,UML提供9种不同的图:
        (1)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描述系统功能;
        (2)类图(Class Diagram),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
        (3)对象图(Object Diagram),描述系统在某个时刻的静态结构;
        (4)组件图(Component Diagram),描述了实现系统的元素的组织;
        (5)配置图(Deployment Diagram),描述了环境元素的配置,并把实现系统的元素映射到配置上;
        (6)状态图(State Diagram),描述了系统元素的状态条件和响应;
        (7)时序图(Sequence Diagram),按时间顺序描述系统元素间的交互;
        (8)协作图(Collaboration Diagram),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描述系统元素间的交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9)活动图(Activity Diagram),描述了系统元素的活动;

    根据它们在不同架构视图的应用,可以把9种图分成:
        (1)用户模型视图:用例图;
        (2)结构模型视图:类图和对象图;
        (3)行为模型视图:状态图、时序图、协作图和活动图(动态图);
        (4)实现模型视图:组件图;
        (5)环境模型视图:配置图。

    UML的建模机制:
        UML有两套建模机制:静态建模机制和动态建模机制。静态建模机制包括用例图、类图、对象图、包、组件图和配置图。动态建模机制包括状态图、时序图、协作图、活动图。
        (1)用例图:用例的可视化工具,它提供计算机系统的高层次的用户视图,表示以外部活动者的角度来看系统将是怎样使用的。
            用例图包括以下3方面内容:
                (1)用例(Use Case)
                (2)参与者(Actor)
                (3)依赖、泛化和关联关系
            用例图例图:

        (2)类图:描述类、接口、协作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图。
            类图例图:

        (3)对象图:表示在某一时间上一组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图。对象图可以被看做是类图在系统某一时刻的实例。

        (4)组件图:描述软件组件以及组件之间的关系,组件本身是代码的物理模块,组件图则显示了代码的结构。
            组件图例图:

        (5)配置图:描述系统硬件的物理拓扑结构以及在此结构上执行的软件。配置图可以显示计算节点的拓扑结构和通信路径、结点上运行的软件组件、软件组件包含的逻辑单元(对象、类)等。配置图常常用于帮助理解分布式系统。
            配置图例图:

        (6)状态图:通过类对象的生命周期建立模型来描述对象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行为。
            状态图例图:

        (7)时序图:交互图描述了一个交互,它由一组对象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并且还包括在对象间传递的信息。交互图表达对象之间的交互,是描述一组对象如何协作完成某个行为的模型化工具。时序图是强调消息时间顺序的交互图。
            时序图例图:

        (8)协作图:包含类元角色和关联角色,而不仅仅是类元和关联。协作图强调参加交互的各对象的组织。协作图只对相互间有交互作用的对象和这些对象间的关系建模,而忽略了其他对象和关联。
            协作图例图:

        (9)活动图:用于展现参与行为的类的活动或动作。
            活动图例图:


  • 相关阅读:
    BZOJ 3744 Gty的妹子序列
    BZOJ 3872 Ant colony
    BZOJ 1087 互不侵犯
    BZOJ 1070 修车
    BZOJ 2654 tree
    BZOJ 3243 向量内积
    1003 NOIP 模拟赛Day2 城市建设
    CF865D Buy Low Sell High
    CF444A DZY Loves Physics
    Luogu 4310 绝世好题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eahooh/p/233378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