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计算机网络13--网络应用的体系结构

    本页内容

    1.网络应用的三种体系结构简单介绍

    2.客户机/server结构

    3.P2P结构

    4.混合结构

    1.网络应用的三种体系结构简单介绍

      网络应用的体系结构主要有下面三种:

      a.客户机/server结构=Client-Server(C/S)

      b.点对点结构=Peer-to-peer(P2P)

      c.混合结构=Hybrid

      好了,我们在以下具体介绍一下这三种结构。

    2.客户机/server结构

       首先来看一下客户机/server结构,这样的结构大家都不难理解。

       其工作方式为客户机向server请求服务,server将服务完后的结果再反馈给客户机。我们平时玩的LOL。Web就是用的这样的C/S结构。

       它对server的要求非常高,由于你可不希望正在LOL的时候server出问题。

    对客户机的要求不高,毕竟你不想玩游戏的时候直接关掉电脑即可了,对别人影响不大。

       那它对server。客户机的要求究竟是如何的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a.对server的要求: 要提供永久性可訪问的地址/域名(千变万化的域名非常难让人记住)

                                           须要24小时。全天候提供服务(要让玩家随时随地都能LOL)

                                           具有可扩展性(利用大量server实现可扩展性。当用户大量添加时非常有必要这样)

       b.对客户机的要求: 可以与server通信,使用server提供的服务(假设这都不行。那也没办法了,从来没有单机的LOLer)

                                           能够间歇性接入网络(想来就来,想走就走,5缺1照样吊打对面)

                                           能够使用动态IP(没关系。不重要的东西无论怎么变都不会有人在意)

                                           不会与其他客户机直接通信(对!必需要把我大server放在眼里)

      最后,奉上一张图片供大家參考:

        

    3.P2P结构

           客户机与客户机之间能够相互通信吗?不行,前面不是已经说了吗,这是对客户机的基本要求之中的一个。但那是在C/S体系结构中。如今已经改朝换代了,是P2P结构啦!

    P2P是什么?P2P就是平等与自由。在P2P结构中:没有永远在线的server,每一个server,都能够作客户机。每一个客户机,也能够当server。想干就干,离职请便。随意端系统/节点之间能够直接通讯节点能够间歇性接入网络(劳逸结合),也能够改变IP地址(自由搬迁,无需改户口)。

          P2P结构真的这么牛?是的,有图为证:

            

            那么为什么还要别的网络应用体系结构呢?一句话。结构复杂。难于管理。即便如此,因为它的高度可升缩性,它依旧是人们眼中耀眼的明珠。

    4.混合结构

            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论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C/S与P2P网络结构就是如此。对此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它们混合杂交。培育超级水稻。混合结构就是这样做的。

    看官莫急,且让我一一向你道来:

            混合,怎么混?P2P难于管理。那我们就混入C/S的集中管理。

    C/S中server压力过大。我们就混入P2P中的P们来为它减轻负担。Napster就是这样做的。

            Napster是谁?

            孤陋寡闻了吧。Napster是。

    。(请自行百度)。

            我们先不求甚解(管它是谁呢。),来看看它的工作方式:

       

            它的文件传输使用的是P2P结构。文件搜索採用的C/S结构(集中式)。

    也就是说,P2P中的那个P,你想要什么,你有什么,全都告诉我server,那个谁有你想要的东西,我叫它立刻直接传给你,这个谁想要你的这个东西。你立刻把这个东西传给它。即:每一个节点有义务向中央server登记自己的内容每一个节点有权利向中央server提交查询请求,查找感兴趣的内容

            Oh Yeah!

    讲完了。

    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 相关阅读:
    大道至简第二章读后感
    读大道至第一章简有感
    二次封装Response类
    视图与序列化传参
    Codeforces Round #523 (Div. 2) F. Katya and Segments Sets (交互题+思维)
    Codeforces Round #510 (Div. 2) D. Petya and Array(离散化+反向树状数组)
    Codeforces 1060E(思维+贡献法)
    Codeforces Round #520 (Div. 2) E. Company(dfs序判断v是否在u的子树里+lca+线段树)
    Codeforces Round #513 by Barcelona Bootcamp C. Maximum Subrectangle(双指针+思维)
    Educational Codeforces Round 51 F. The Shortest Statement(lca+最短路)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fceshi/p/704362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