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缓存穿透:
条件:访问一个不存在的数据;
说明:当访问一个不存在的数据时,因为缓存中没有这个key,导致缓存形同虚设,最终访问后台数据库,但是数据库中没有该数据,所以返回null;
隐患:如果有人恶意频繁查询一个不存在的数据,可能会导致数据库负载高导致宕机;
总结:业务系统访问一个不存在的数据,称为缓存穿透;
防护:限定同一IP访问的频率;
2. 缓存击穿:
条件:当缓存key失效/过期/未命中时,高并发访问该key;
说明:如果一个key设定了失效时间,当key失效时有一万的并发请求访问这个key,这时缓存失效,所有请求都会访问后台数据库,称之为缓存击穿;
场景:微博热点消息访问量很大,如果该缓存失效,则会直接访问后台数据库,导致数据库负载过高;
3. 缓存雪崩:
前提:高并发访问,缓存命中较低或者失效时;
说明:假设缓存都设定了失效时间,在同一时间内缓存大量失效,如果这时候用户高并发访问,缓存命中率过低,导致全部的用户访问都会访问后台真实的数据库;
场景:在高并发条件下,缓存动态更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