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MySQL 执行计划详解

    MySQL 原理篇

    MySQL 索引机制

    MySQL 体系结构及存储引擎

    MySQL 语句执行过程详解

    MySQL 执行计划详解

    MySQL InnoDB 缓冲池

    MySQL InnoDB 事务

    MySQL InnoDB 锁

    MySQL InnoDB MVCC

    MySQL InnoDB 实现高并发原理

    MySQL InnoDB 快照读在RR和RC下有何差异

    我们经常使用 MySQL 的执行计划来查看 SQL 语句的执行效率,接下来分析执行计划的各个显示内容。

    EXPLAIN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id IN (SELECT userID FROMuser_address WHERE address = "湖南长沙麓谷") ;

    执行计划的 id

    select 查询的序列号,标识执行的顺序

    • id 相同,执行顺序由上至下
    • id 不同,如果是子查询,id 的序号会递增,id 值越大优先级越高,越先被执行

    执行计划的 select_type

    查询的类型,主要是用于区分普通查询、联合查询、子查询等。

    • SIMPLE:简单的 select 查询,查询中不包含子查询或者 union
    • PRIMARY:查询中包含子部分,最外层查询则被标记为 primary
    • SUBQUERY/MATERIALIZED:SUBQUERY 表示在 select 或 where 列表中包含了子查询,MATERIALIZED表示 where 后面 in 条件的子查询
    • UNION:表示 union 中的第二个或后面的 select 语句
    • UNION RESULT:union 的结果

    对于 UNION 和 UNION RESULT 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展现:

    EXPLAIN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id IN(1, 2)
    UNION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id IN(3, 4);

    执行计划的 table

    查询涉及到的表。

    • 直接显示表名或者表的别名
    • <unionM,N> 由 ID 为 M,N 查询 union 产生的结果
    • <subqueryN> 由 ID 为 N 查询产生的结果

    执行计划的 type 

    访问类型,SQL 查询优化中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结果值从好到坏依次是:system > const > eq_ref > ref > range > index > ALL。

    • system:系统表,少量数据,往往不需要进行磁盘IO
    • const:常量连接
    • eq_ref:主键索引(primary key)或者非空唯一索引(unique not null)等值扫描
    • ref:非主键非唯一索引等值扫描
    • range:范围扫描
    • index:索引树扫描
    • ALL:全表扫描(full table scan)

    下面通过举例说明。

    system

    explain select * from mysql.time_zone;

    上例中,从系统库 MySQL 的系统表 time_zone 里查询数据,访问类型为 system,这些数据已经加载到内存里,不需要进行磁盘 IO,这类扫描是速度最快的。

    explain select * from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1) tmp;

    再举一个例子,内层嵌套(const)返回了一个临时表,外层嵌套从临时表查询,其扫描类型也是 system,也不需要走磁盘 IO,速度超快。

    const 

    数据准备:

    CREATE TABLE `user` (
      `id` int(11) NOT NULL,
      `NAME` varchar(20)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insert into user values(1,'shenjian');
    insert into user values(2,'zhangsan');
    insert into user values(3,'lisi');
    explain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1;

    const 扫描的条件为: 

    1. 命中主键(primary key)或者唯一(unique)索引
    2. 被连接的部分是一个常量(const)值 

    如上例,id 是 主键索引,连接部分是常量1。

    eq_ref

    数据准备:

    CREATE TABLE `user` (
      `id` int(11) NOT NULL,
      `NAME` varchar(20)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insert into user values(1,'shenjian');
    insert into user values(2,'zhangsan');
    insert into user values(3,'lisi');
    
    CREATE TABLE `user_ex` (
      `id` int(11) NOT NULL,
      `age` int(11)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insert into user_ex values(1,18);
    insert into user_ex values(2,20);
    insert into user_ex values(3,30);
    insert into user_ex values(4,40);
    insert into user_ex values(5,50);
    EXPLAIN SELECT * FROM USER,user_ex WHERE user.id=user_ex.id;

    eq_ref 扫描的条件为,对于前表的每一行(row),后表只有一行被扫描。 

    再细化一点:  

    1. join 查询
    2. 命中主键(primary key)或者非空唯一(unique not null)索引
    3. 等值连接;

    如上例,id 是主键,该 join 查询为 eq_ref 扫描。

    ref

    数据准备:

    CREATE TABLE `user` (
      `id` int(11) DEFAULT NULL,
      `name` varchar(20) DEFAULT NULL,
      KEY `id` (`id`)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insert into user values(1,'shenjian');
    insert into user values(2,'zhangsan');
    insert into user values(3,'lisi');
    
    CREATE TABLE `user_ex` (
      `id` int(11) DEFAULT NULL,
      `age` int(11) DEFAULT NULL,
      KEY `id` (`id`)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insert into user_ex values(1,18);
    insert into user_ex values(2,20);
    insert into user_ex values(3,30);
    insert into user_ex values(4,40);
    insert into user_ex values(5,50);
    EXPLAIN SELECT * FROM USER,user_ex WHERE user.id=user_ex.id;

    如果把上例 eq_ref 案例中的主键索引,改为普通非唯一(non unique)索引。就由 eq_ref 降级为了 ref,此时对于前表的每一行(row),后表可能有多于一行的数据被扫描。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1;

    当 id 改为普通非唯一索引后,常量的连接查询,也由 const 降级为了 ref,因为也可能有多于一行的数据被扫描。

    ref 扫描,可能出现在 join 里,也可能出现在单表普通索引里,每一次匹配可能有多行数据返回,虽然它比 eq_ref 要慢,但它仍然是一个很快的 join 类型。

    range

    数据准备:

    CREATE TABLE `user` (
      `id` int(11) NOT NULL,
      `name` varchar(20)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insert into user values(1,'shenjian');
    insert into user values(2,'zhangsan');
    insert into user values(3,'lisi');
    insert into user values(4,'wangwu');
    insert into user values(5,'zhaoliu');
    explain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 between 1 and 4;
    explain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 in(1,2,3);
    explain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 > 3;

    range 扫描就比较好理解了,它是索引上的范围查询,它会在索引上扫码特定范围内的值。

    像上例中的 between,in,> 都是典型的范围(range)查询。

    index

    explain count (*) from user;

    如上例,id 是主键,该 count 查询需要通过扫描索引上的全部数据来计数,它仅比全表扫描快一点。

    ALL 

    数据准备:

    CREATE TABLE `user` (
      `id` int(11) DEFAULT NULL,
      `name` varchar(20) DEFAULT NULL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insert into user values(1,'shenjian');
    insert into user values(2,'zhangsan');
    insert into user values(3,'lisi');
    
    CREATE TABLE `user_ex` (
      `id` int(11) DEFAULT NULL,
      `age` int(11) DEFAULT NULL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insert into user_ex values(1,18);
    insert into user_ex values(2,20);
    insert into user_ex values(3,30);
    insert into user_ex values(4,40);
    insert into user_ex values(5,50);
    explain select * from user,user_ex where user.id=user_ex.id;

    如果 id 上不建索引,对于前表的每一行(row),后表都要被全表扫描。

    文章中,这个相同的 join 语句出现了三次:

    1. 扫描类型为 eq_ref,此时 id 为主键
    2. 扫描类型为 ref,此时 id 为非唯一普通索引
    3. 扫描类型为 ALL,全表扫描,此时id上无索引

    有此可见,建立正确的索引,对数据库性能的提升是多么重要。

    总结 

    1. explain 结果中的 type 字段,表示(广义)连接类型,它描述了找到所需数据使用的扫描方式;
    2. 常见的扫描类型有:system>const>eq_ref>ref>range>index>ALL,其扫描速度由快到慢;
    3. 各类扫描类型的要点是:
      1. system 最快:不进行磁盘 IO
      2. const:PK 或者 unique 上的等值查询
      3. eq_ref:PK 或者 unique 上的 join 查询,等值匹配,对于前表的每一行,后表只有一行命中
      4. ref:非唯一索引,等值匹配,可能有多行命中
      5. range:索引上的范围扫描,例如:between、in、>
      6. index:索引上的全集扫描,例如:InnoDB 的 count
      7. ALL 最慢:全表扫描
    1. 建立正确的索引,非常重要;
    2. 使用 explain 了解并优化执行计划,非常重要;

    执行计划 possible_keys

    查询过程中有可能用到的索引。

    执行计划 key

    实际使用的索引,如果为 NULL ,则没有使用索引。

    执行计划 rows

    根据表统计信息或者索引选用情况,大致估算出找到所需的记录所需要读取的行数。

    执行计划 filtered 

    表示返回结果的行数占需读取行数的百分比, filtered 的值越大越好。

    执行计划 Extra 

    十分重要的额外信息。

    • Using filesort:MySQL 对数据使用一个外部的文件内容进行了排序,而不是按照表内的索引进行排序读取。
    • Using temporary:使用临时表保存中间结果,也就是说 MySQL 在对查询结果排序时使用了临时表,常见于order by 或 group by。
    • Using index:表示 SQL 操作中使用了覆盖索引(Covering Index),避免了访问表的数据行,效率高。
    • Using index condition:表示 SQL 操作命中了索引,但不是所有的列数据都在索引树上,还需要访问实际的行记录。
    • Using where:表示 SQL 操作使用了 where 过滤条件。
    • Select tables optimized away:基于索引优化 MIN/MAX 操作或者 MyISAM 存储引擎优化 COUNT(*) 操作,不必等到执行阶段再进行计算,查询执行计划生成的阶段即可完成优化。
    • Using join buffer (Block Nested Loop):表示 SQL 操作使用了关联查询或者子查询,且需要进行嵌套循环计算。

    下面通过举例说明。

    数据准备:

    CREATE TABLE `user` (
      `id` int(11) NOT NULL,
      `name` varchar(20) DEFAULT NULL,
      `sex` varchar(5)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name` (`name`)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mb4;
    
    insert into user values(1, 'shenjian','no');
    insert into user values(2, 'zhangsan','no');
    insert into user values(3, 'lisi', 'yes');
    insert into user values(4, 'lisi', 'no');

    数据说明:

    用户表:id 主键索引,name 普通索引(非唯一),sex 无索引。

    四行记录:其中 name 普通索引存在重复记录 lisi。

    Using filesort

    explain select * from user order by sex;

     

    Extra 为 Using filesort 说明,得到所需结果集,需要对所有记录进行文件排序。

    这类 SQL 语句性能极差,需要进行优化。

    典型的,在一个没有建立索引的列上进行了 order by,就会触发 filesort,常见的优化方案是,在 order by 的列上添加索引,避免每次查询都全量排序。

    Using temporary

    explain select * from user group by name order by sex;

    Extra 为 Using temporary 说明,需要建立临时表(temporary table)来暂存中间结果。

    这类 SQL 语句性能较低,往往也需要进行优化。

    典型的 group by 和 order by 同时存在,且作用于不同的字段时,就会建立临时表,以便计算出最终的结果集。

    临时表存在两种引擎,一种是 Memory 引擎,一种是 MyISAM 引擎,如果返回的数据在 16M 以内(默认),且没有大字段的情况下,使用 Memory 引擎,否则使用 MyISAM 引擎。 

    Using index

    EXPLAIN SELECT id FROM USER;

    Extra 为 Using index 说明,SQL 所需要返回的所有列数据均在一棵索引树上,而无需访问实际的行记录。

    这类 SQL 语句往往性能较好。

    Using index condition

    explain select id, name, sex from user where name='shenjian';

    Extra 为 Using index condition 说明,确实命中了索引,但不是所有的列数据都在索引树上,还需要访问实际的行记录。

    这类 SQL 语句性能也较高,但不如 Using index。

    Using where

    explain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sex='no';

    Extra 为 Using where 说明,查询的结果集使用了 where 过滤条件,比如上面的 SQL 使用了 sex = 'no' 的过滤条件

    Select tables optimized away

    EXPLAIN SELECT MAX(id) FROM USER;

     

    比如上面的语句查询 id 的最大值,因为 id 是主键索引,根据 B+Tree 的结构,天然就是有序存放的,所以不需要等到执行阶段再进行计算,查询执行计划生成的阶段即可完成优化。

    Using join buffer (Block Nested Loop)

    explain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user where sex='no');

    Extra 为 Using join buffer (Block Nested Loop) 说明,需要进行嵌套循环计算。内层和外层的 type 均为 ALL,rows 均为4,需要循环进行4*4次计算。

    这类 SQL 语句性能往往也较低,需要进行优化。

    典型的两个关联表 join,关联字段均未建立索引,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常见的优化方案是,在关联字段上添加索引,避免每次嵌套循环计算。

    参考 

    《同一个SQL语句,为啥性能差异咋就这么大呢?(1分钟系列)》

    《如何利用工具,迅猛定位低效SQL? | 1分钟系列》

  • 相关阅读:
    Bootstrap_警示框
    Bootstrap_标签
    Bootstrap_分页
    Bootstrap_导航条
    Bootstrap_导航
    Bootstrap_按钮工具栏
    Bootstrap_下拉菜单
    Bootstrap_网格系统
    Bootstrap_表单_图标
    统计学习方法 李航---第12章 统计学习方法总结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injw/p/1186447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