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Sun下山后的IT格局 Oracle能抗衡IBM吗?

    Sun下山固然令人唏嘘,既成事实之外,Sun是怎么下山的,Sun下山之后对业界格局影响,才是人们更为关注的。

    太阳被IBM调戏,可是被远古人民征服在突如其来的Oracle收购Sun消息公布后的几天,这个签名成为MSN上较为显眼的一个。

    1982年成立,半年后盈利,2000年即达到顶峰,继而迅速衰落,虽然出现几次回光返照的营收小高潮,这个斯坦福大学校园网(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终究还是没落于商业与技术冲突的洪流,也许是因为对未来机遇欠缺灵敏的嗅觉,也许其因为偏执或执着的性格。
    这个信息时代的神话与遗憾,它的没落必是和它的升起一样,混沌而影响深远。

    Sun陨落:商业社会的前车之鉴

    如果太阳公司在十年前能意识到操作系统、互联网开发工具和IT服务业的重要性,今天的计算机工业界可能就是微软、IBM和太阳三足鼎立了。曾经有分析如此中肯的指出Sun在其27年历程中的关键决策失误。

    Sun的工作站早期采用摩托罗拉的中央处理器,研制出SPARC减指指令(RISC)处理器,将工作站性能大大提升。有此依靠,Sun在与DEC、惠普等小型机的交战中频频告捷。那是在第一次互联网泡沫前的网络成长期,Sun靠硬件收入走向巅峰。不过,回想起来,那时Sun的胜利,实际上是基于Unix服务器和工作站系统对传统集中式中小型机(以DEC、HP、为代表)和终端系统的胜利,而这种胜利,几乎只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那时,来自硬件的滚滚财源使得Sun似乎沉迷于打压其他Unix公司,却忽视了来自真正对立阵营的公司微软的威胁。后者的商业运作手段使得Sun在操作系统战场越来越被动,几乎浪费了在企业级操作系统市场积攒的好牌。

    Sun的Solaris比之微软的Windows NT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包括Solaris在内的各种Unix操作系统比Windows NT能更好的利用计算资源,尤其当计算机系统庞大、用户数量增加时。这是Solaris及Sun在企业级用户市场的优势,也是微软如何商业也无法补全的劣势。2003年,Windows服务器和Unix服务器的市场占有率大致相当,而就在可以与之相当的Unix集合里,以IBM为首的基于Linux的服务器也超过了Solaris。这年,Sun亏损已达34亿美元。2005年,Windows服务器的市场销售额终于找过了Unix,并至今未被逆转在操作系统之战中输给微软,我们理解,那是当时的SunCEO麦克尼利对此战场的不重视。

    同样,在互联网开发工具Java的发展上,Sun与微软的较量也颇值得反思:作为大势所趋的互联网开发工具,包括微软、IBM、Oracle在内的厂商对Java都是敬畏有加。1996年,微软向Sun购买了Java的授权。然而,微软并没有按照合同推广Java、向用户提供Java开发的产品,而是利用Sun的技术,开发属于微软的产品和Visual Basic的ASP技术,误导Java开发者、阻碍他们兼容Sun的Java技术产品,打压Java。Sun状告微软的违约,1997年到2001年,当Sun终于拿到微软的10亿美元的赔偿时候,微软早就获得了比之10亿美元大得多的市场和潜力。而对IT服务业的后知后觉,也使Sun没有IBM那么幸运,可以在低谷阶段实现质的改变。

    太阳无可挽回的陨落了。在我们的描述和感知上,Sun几乎是死于重大决策的失误,技术的执拗输给了商业力量的卑鄙。在评论Oracle收购Sun的输和赢时,很多评论认为,创新输了。Sun这么一家如此重注创新、技术、如此受技术人员尊崇和认可的公司在Oracle这家强势的收购狂人家里不知能否适应。无论如何,留给了我们一个商业社会的前车之鉴。

    太阳落山后三问

    Oracle+Sun,匹敌IBM、Oracle将与惠普结盟,然后,惠普甚至有可能收购Sun现有硬件和芯片制造业务。也就是说,Oracle今后同惠普结盟后,将迫使SAP同IBM之间的现有对立关系有所缓解,目的是联手对付OracleHP联盟、SAP成为此收购中除IBM外的另一输家等等。Oracle收购Sun,业界未来格局成为讨论最多的话题。

    现在的Oracle能抗衡IBM吗?

    从产品组合上看,似乎是。这也是很多评论分析IBM痛失Sun的源头。收购Sun之后,Oracle成为涵盖从软件到硬件、集成,从数据库、应用软件到存储、服务器,将更有能力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这无疑会给IBM、HP(以至微软)带来挑战和压力。不过,对于全能选手IBM来说,近两年对各产品线的近40家企业的收购,极大的完善了IBM本就搭好的软件+硬件+服务的架子,强大的整合能力又使得IBM各部门的运作比较协调。相对于Sun也好,Oracle的企业级软件应用也好,IBM似乎更懂得IT服务的内涵。加之IBM在服务经济的转型中,开始超越IT公司,向多行业、领域的解决方案迈进,短时间内,我们恐难看到一个可以跟蓝色巨人匹敌的远古巨人。

    Oracle会成为云计算新秀吗?

    在麦克尼利看来,多年前,Sun提出的网络就是计算机其实就是如今的云计算。

    而去年麦克尼利访华接受采访时也称,Sun能够提供像很多基于开源、开放的一些技术,而IBM是有全球服务这样的技术团队来去支撑,Sun在技术方面的实力甚至是超过了IBM只有IBM和Sun能打造云计算环境。而Oracle首席企业架构师Edward Screven称,Oracle眼里的云计算和Sun不同,Oracle把自己看作是云计算基础设施如虚拟化技术的供应商,而不是硬件服务器的提供商。

    开源软件的命运会因收购改变吗?

    有消息称,Oracle收购Sun公司可能不会立即给目前付费使用Sun软件支持服务的客户带来影响,但可能会出现变化。Sun的开源软件战略包括免费提供像MySQL数据库这些应用软件,但如果客户需要公司的官方支持服务,就得签购维护合同。这与Oracle公司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照:与其他专有软件开发商一样,Oracle也收取许可费;另外每年收取支持费,通常占到总许可费的22%。还有分析认为,由于目前Sun用户的选择较多,Oracle短期内尚不会提价。除此之外,开源软件做不久,顶级软件不开源、开源软件将被边缘化成为大家担忧的问题。正如Java是Sun最有价值的资产却鲜有利润贡献一样,开源软件的商业价值问题也面临同样尴尬的境地,不过,作为软件开发的趋势,保持Sun的开源精神成为对开源软件关心的最实际呼吁。

  • 相关阅读:
    LeetCode 1110. Delete Nodes And Return Forest
    LeetCode 473. Matchsticks to Square
    LeetCode 886. Possible Bipartition
    LeetCode 737. Sentence Similarity II
    LeetCode 734. Sentence Similarity
    LeetCode 491. Increasing Subsequences
    LeetCode 1020. Number of Enclaves
    LeetCode 531. Lonely Pixel I
    LeetCode 1091. Shortest Path in Binary Matrix
    LeetCode 590. N-ary Tree Postorder Traversal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iwuya/p/145086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