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看一段代码:
建立people.cpp 文件,然后输入下列内容:
class People
{
public:
int age;
explicit People (int a)//加上了explict关键字的构造函数
{
age=a;
}
};
void foo ( void )
{
People p1(10); //方式一
People p3=10; //方式二
}
在 C++ 中, 如果一个类有只有一个参数的构造函数,C++ 允许一种特殊的声明类变量的方式。
在上面的方式二: 写下如People p3=10这样的代码,且恰好10的类型(整型int)正好是people类单参数构造函数的参数类型,这时候编译器就自动调用这个构造函数,创建一个people的对象.
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接将一个对应于构造函数参数类型的数据直接赋值给类变量,编译器在编译时会自动进行类型转换,将对应于构造函数参数类型的数据(前面的例子中为10)转换为类的对象。
可见,C++中,一个参数的构造函数(或者除了第一个参数外其余参数都有默认值的多参构造函数),承担了两个角色.
1.是个构造函数,2.是个默认且隐含的类型转换操作符.
如果在构造函数前加上 explicit 修饰词, 则会禁止这种自动转换,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将对应于构造函数参数类型的数据直接赋值给类变量,编译器也会报错。
也就是说: 写下如People p3=10这样的代码,如果去除构造函数的explicit关键字修饰, 数据10将传递给people的构造函数,并创建一个people对象,实现与方式一一样的效果; 加上explicit关键字修饰,这样的代码将被认为是错误的。
编译代码可以看到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