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Numpy统计

    Numpy统计
    axis=None 是统计函数的标配参数,默认不输入此参数则为对数组每一个元素进行计算,设定轴则对此轴上元素进行计算
    
    1:常用统计函数
    .sum(a,axis=None):数组a求和运算,根据给定轴axis计算数组a相关元素之和,axis整数或元组,轴、维度可以指定
    .mean(a,axis=None):根据给定轴axis计算数组a相关元素的期望(算数平均数),axis整数或元组
    .average(a,axis=None,weights=None):根据给定轴axis计算数组a相关元素的加权平均值,weights加权值,不设为等权重
    .var(a,axis=None):根据给定轴axis计算数组a相关元素的方差,方差:各数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
    .std(a,axis=None):根据给定轴axis计算数组a相关元素的标准差,标准差:方差平方根
    import numpy as np
    
    a = np.arange(15).reshape(3,5)
    a
    
    np.sum(a) # 所有元素的和
    
    np.mean(a,axis=1) #第2维度(外层0,内层1)的平均值,axis设为1,那么函数只在第2维度进行计算
    
    np.average(a,axis=0,weights=[10,5,1]) #加权平均值,运算第1维度,以第3个值为例:4.1875 = 2*10+7*5+12*1/(10+5+1)
    
    np.var(a) # 方差
    
    np.std(a) # 标准差

    2:其他统计函数

    • min(a,axis=None) max(a,axis=None):计算数组a中元素的最小值、最大值
    • argmin(a,axis=None) argmax(a,axis=None):计算数组a中元素最小值、最大值的降1维后下标(寻找某元素,得到它的 一维扁平化 后的位置)
    • ptp(a,axis=None):计算数组a中元素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 median(a,axis=None):计算数组a中元素的中位数(中值)
    import numpy as np
    
    b = np.arange(15,0,-1).reshape(3,5)
    b
    
    np.max(b) #最大值
    
    np.argmax(b) #一个值,扁平化后的下标
    
    np.ptp(b) #最大值最小值之差
    
    np.median(b) #中位数
  • 相关阅读:
    #18.2.27 codevs1098 均分纸牌
    18.2.26 codevs3143 二叉树的序遍历
    18.2.14 codevs1501 二叉树最大宽度和高度
    18.2.14 codevs1011 数的计算
    18.2.14 【水】codevs1475 m进制转十进制
    18.2.14 【水】codevs1474 十进制转m进制
    18.2.14 【水】codevs1430 素数判定
    18.2.13 codevs1212 最大公约数
    18.2.13 codevs1012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问题
    17.12.31 链表合并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oyo1216/p/1013159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