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系统规划
(1)必要性
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
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2)任务
制定指导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1~5年总体规划
制定企业信息系统6~10年的发展展望
(3)基本内容
1.中短期规划
- 信息系统建设目标
- 信息系统建设战略
- 企业业务重组计划
- 信息系统总体规划
- 技术路线
- 信息系统实施规划
- 信息系统建设概算
- 成本/效益估算
- 风险评估
2.信息系统长期发展展望
战略预测
战略构想
宏观架构
技术路线
建设路线
2.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1)企业系统规划法(IBM公司提出)
思路:
步骤:
(2)关键成功因素法
(3)战略目标转移法
3.可行性研究
(1)概述:
可行性研究是指在项目正式开发之前,先投入一定的精力,通过一套准侧,从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对项目的必要性、可能性、合理性,以及星目所面临的重大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
可行性研究结果有三种情况:
1.可行,按计划进行
2.基本可行,对项目要求或方案作必要修改
3.不可行,不立项或终止项目
(2)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1.经济可行性
总成本=开发总成本+运行总成本
开发总成本:从立项到投入运行所花费的所有费用
运行总成本:信息系统投入使用之后,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所花费的费用。
总效益=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社会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是星系系统能够直接获取的,并且能够用资金度量的效益。像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周转率,减少人员成本和消耗等。
间接社会效益;是能够整体地提高企业信誉和形象,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但不能简单地或无法用资金计算的那部分效益。
2.技术可行性
分析在特定条件下,技术资源的可用性和这些资源用于解决信息系统问题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3.社会可行性
从政策、法律、道德、制度、管理、人员等社会因素论证信息系统开发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3)可行性研究报告
主要内容:
1.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2.项目研发内容、关键技术和目标
3.主要技术路线
4.项目研发基础及技术支撑条件
5.工作安排和阶段目标
6.项目可行性分析
7.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