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 实验二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BESTI)

    实 验 报 告

    课程: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

    班级: 1623

    姓名: 苑洪铭

    学号:20162313

    指导教师:娄佳鹏老师、王志强老师

    实验日期:2017年4月14号

    实验密级: 非密级

    预习程度: 较好

    实验时间:110分钟

    必修/选修:必修

    实验序号:1

    实验名称: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实验内容

    初步掌握单元测试和TDD

    理解并掌握面向对象三要素:封装、继承、多态

    初步掌握UML建模

    熟悉S.O.L.I.D原则

    了解设计模式

    实验要求

    1.没有Linux基础的同学建议先学习《Linux基础入门(新版)》《Vim编辑器》 课程

    2.完成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以博客方式发表在博客园,注意实验报告重点是运行结果,遇到的问题(工具查找,安装,使用,程序的编辑,调试,运行等)、解决办法(空洞的方法如“查网络”、“问同学”、“看书”等一律得0分)以及分析(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有什么收获,教训等)。报告可以参考范飞龙老师的指导

    3. 严禁抄袭,有该行为者实验成绩归零,并附加其他惩罚措施。

    4. 请大家先在实验楼中的~/Code目录中用自己的学号建立一个目录,代码和UML图要放到这个目录中,截图中没有学号的会要求重做,然后跟着下面的步骤练习。

    实验内容

    (一)单元测试
    (1)在新建的MyUtil类里完成对百分制转化伪代码的编译,并用测试代码对编译完成的代码进行测试。其中需要注意当输入的成绩低于0或者高于100时对输出结果的编译要注意。
    (2) TDD(Test Driven Devlopment, 测试驱动开发),前面的例子,我们先写产品代码,然后再写测试代码。打开Eclipse,单击File->New->Java Project新建一个TDDDemo的Java项目,在TDD的环境下进行测试,并修改代码中的错误,完成编译。

    对设计模式示例进行扩充,体会OCP原则和DIP原则的应用,初步理解设计模式
    用自己的学号%6进行取余运算,根据结果进行代码扩充:
    0: 让系统支持Byte类,并在MyDoc类中添加测试代码表明添加正确,提交测试代码和运行结的截图,加上学号水印
    1: 让系统支持Short类,并在MyDoc类中添加测试代码表明添加正确,提交测试代码和运行结的截图,加上学号水印
    2: 让系统支持Boolean类,并在MyDoc类中添加测试代码表明添加正确,提交测试代码和运行结的截图,加上学号水印
    3: 让系统支持Long类,并在MyDoc类中添加测试代码表明添加正确,提交测试代码和运行结的截图,加上学号水印
    4: 让系统支持Float类,并在MyDoc类中添加测试代码表明添加正确,提交测试代码和运行结的截图,加上学号水印
    5: 让系统支持Double类,并在MyDoc类中添加测试代码表明添加正确,提交测试代码和运行结的截图,加上学号水印
    收起

    任务:以TDD的方式开发一个复数类Complex,要求如下:

    // 定义属性并生成getter,setter
    double RealPart;
    double ImagePart;
    // 定义构造函数
    public Complex()
    public Complex(double R,double I)

    //Override Object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定义公有方法:加减乘除
    Complex ComplexAdd(Complex a)
    Complex ComplexSub(Complex a)
    Complex ComplexMulti(Complex a)
    Complex ComplexDiv(Complex a)

    使用StarUML对实验二中的代码进行建模,发类图的截图,加上学号水印。

    类图中只少两个类。

  • 相关阅读:
    R绘图 第七篇:绘制条形图(ggplot2)
    R实战 第11篇:处理缺失值
    R实战 第十篇:列联表和频数表
    贝叶斯概率
    分析思维 第三篇:数据分析的三板斧
    分析思维 第二篇:数据指标体系
    分析思维 第一篇:认识数据
    R数据挖掘 第三篇:聚类的评估(簇数确定和轮廓系数)和可视化
    R数据挖掘 第二篇:基于距离评估数据的相似性和相异性
    R数据挖掘 第一篇:聚类分析(划分)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uanhongming/p/672001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