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一例抽动症小儿的发热治疗经过

       一次普通的发热,本无记录之必要,但患儿小儿抽动症3年,其抽动症状在本次发热之后明显缓解,且本次发热与之前的发热不同,刚开始并没有外感的前驱症状,故记录在此,以备日后参考。

       患儿是我的小女儿 10岁  小儿抽动症3年病史,反反复复,每次都是在受寒外感之后反复加重。在本次发热前,一直在用建中汤法针对她的抽动症做治疗(在这里感谢季师兄的帮助),服药近2个月,症状缓解了6至7成以上,但一直不能完全消除。     

       从4/10日开始,常自觉时有头晕,纳食稍减,偶尔有踝关节疼痛,但体温正常,精神尚可。

       4/12日晚,头晕加重,恶寒发热无汗,不欲饮食,想呕,咽部有轻微不利,右耳痒,全身乏力,无口干口苦,无鼻塞流涕咳嗽.二便正常,舌正红苔薄白腻。据其恶寒发热无汗为太阳表证,头晕,不欲饮食,欲呕,乏力,咽部不利,右耳痒为少阳之小柴胡汤证,处以小柴胡汤与九味羌活汤加减。

        柴胡10 黄芩5 法夏10 桔梗10 甘草3 苍术10 厚朴10  陈皮10 羌活10 防风10  川芎5 x 1剂   服后当天晚上有汗出但不多。

      4/13日早上,体温下降至37.4,咽痛加重,小便淡黄,纳稍增,中午有吃大半碗饭。

      4/13日下午,起来做了一会儿作业,开始恶寒,发热又起。至晚上体温上升到39以上,满脸通红,偶有咳嗽,患儿自诉头晕乏力严重,到下半夜得畅汗热减。

      4/14日早上,体温37.6,头不晕,无恶心呕吐,自觉很饿,想吃东西,头天晚上汗出较多,身上有些痒,背上起二处红疹,就给她先洗个澡,然后再吃饭。在洗澡过程中,头晕加重,惊叫3声后突发晕厥,孩子妈妈吓到了,身上水都没来得及擦干,急忙抱到床上,考虑为低血糖反应,急忙喂服红糖水,几分钟后,孩子惭惭好转,后又吃了点馒头,喝了点汤,仍有头晕,嘱卧床休息。

      4/14日中午,体温36.8,精神好转,头晕减轻,咽痛明显,恶心欲呕但呕不出,开始有些咳嗽,痰色白,合入升降散治咽,加入蝉蜕5,僵蚕10,郁金10,生石膏15 杏仁10 杷叶10 x1剂。

      4/14日下午,体温正常,精神一般,咳嗽减少,咽痛明显,做了近5个小时家庭作业。中途排大便一次,较臭粘厕。孩子妈妈发现,其抽动之症几乎没有了。

      4/14日晚上,体温又上升到38度,头晕,神差,让她卧床休息。

      4/15日早上,头晕明显,早餐吃稀饭和馒头后想吐,咽痛减轻,说话时不痛,咳痰色黄,体温36.8,给老师请假不上早习,至8点上学时,精神好转。

      据其体温正常,无恶寒发热,表证已解;无口干口苦,咽痛,小便色深,胸闷不饥,恶心欲呕,舌红苔黄白偏腻,证属湿热咽痛,甘露消毒丹加味

      杏仁10  白蔻仁10  藿香5 滑石10  黄芩10 连翘10 浙贝10 射干10  薄荷5  法夏5  蝉蜕5  僵蚕10  鸡内金10  神曲10 x 1 剂 

      4/15日下午,没有上晚自习,咽痛明显减轻,晚上吃了半碗米饭,又做了一会儿功课,到8点多,又开始发低热37.1度,稍恶寒,头晕,无口干口苦,吞咽时轻微疼痛,卧床休息,大约10点多钟身有汗出。一整天没有发现明显的抽动症状。

      4/16日早上,体温36.3,无咽干咽痛,肚子有点疼,排稀便较多,叫肚子饿,吃了几包小饼干上学。

      4/16日晚上,体温正常,咽干咽痛已愈,胃口变好,想吃肉,晚上自习回家吃了半碗面,吃面时偶尔听到喉中有声音,但无明显抽动症状,精神还可以,无明显不适,上诊方药渣加了点鸡内金苏子复煎。另半夜干咳了一阵子。

      4/17日早上,晨起口干,无口苦,小便黄,大便稀但无明显臭味, 咳了几声,痰黄,上学的路上诉下肢稍无力,孩子妈妈仔细观察,无抽动症状,余无异常。

       回续因还有少许咳嗽,舌苔微黄而膩,舌尖有红点,有时咯黄痰,胃纳不如以前,用了半夏厚朴汤合平胃散加黄芩 

       抽动证又微有反复,在吃饭过程中时有轻微的缩脖现象及较轻的喉中发声,做平板作业时刚开始的几分钟有几次头部抖动,翻白眼,歪嘴等鬼脸近5天没有再发现,眨眼也很少见。总体来讲,发热后的这一周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好转。 

       后续还要再观察 

       

    4月30--5/2日朵朵病情反复总结
    1) 4/29日晚开始服用抑肝散加味,服后2日头两侧痛,每3天消失
    2) 4/30日是周五,中午情况尚好,下午回家后玩耍时有脱衣正对风吹,还吹了风扇,傍晚至街心公园玩时发现诸症明显加重,面部开始出现抽动现象。
    3) 5/1日 吃中午与晚饭时明显加重,面部开始出现抽动现象,傍晚至街心公园玩时发现诸症明显。开始服用健胃消食茶。
    4) 5/2 日体检,发现小便隐血,其它正常,抽动无好转。晚上开方抑肝散加味减川芎为5克,去荆防加蝉僵,同时服用桑叶白茅根茶。
    5) 5/3 日抽动症有减轻。
    6) 5/4 日早上起来有眼屎,服桑叶白茅根茶。抽动症状平稳,晚上眼眶疼较重,晚上汗多湿衣。
    7) 5/5  据晚上汗多小便少,身上起疹,痒,用五苓散加荆防茅根。
    8) 5/6--5/8 处方没有变化,抽动症状平稳,身上红疹增多,开始变为水泡。
    9)  5/9 晨起后发现右颈侧及后颈部转侧不利伴偶有头晕,无口干口苦,胃纳佳,神可,昨日下晚习左侧膝盖与髋部摔到但不重,动时疼轻,从晨起至中午无小便,舌淡红苔薄白偏腻  小柴胡汤合麻杏薏甘汤加味   柴胡10  黄芩10 法夏15 太子参5 甘草5  大枣3枚 麻黄8  杏仁10 薏仁30 葛根15 苍术15  茯苓15 白茅根15  厚朴10 自加生姜3片  另外服用云南白药治摔伤

    10) 5/13  近几日服小柴胡合麻黄剂后,颈项疼己愈,晚上有背部头部汗出,腿部润,身上痒疹与水泡愈,无口干口苦,精神状态良好,抽动症之缩脖与抖动减轻,撇嘴,眨眼,喉中发声无改善,小便色黄量可,大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中根部厚  奔豚汤加味 

    葛根20  当归5 白芍 10  川芎5 茯苓15   苍术10 黄芩5   半夏15 甘草5  钩藤(后下)10 桑白皮10  生牡蛎15 白茅根20
    自加生姜3片,大枣3

    思考:

    朵朵5月1日症状加重,事后分析可能有两个原因:
    1)用了抑肝散其中川芎用了10克,后来原方减川芎用量后又有好转
    2) 受凉吹风扇
    思考:3月份的治疗过程中,感觉柴胡用量稍大后,会加重抽动,当时的体会就是抽动为肝阳偏亢过上,而柴胡有劫肝阴之说,其气主升,对肝阳上亢不利,故每次用小量。我想,如果去掉柴胡,换为解肌柔筋止痉的葛根,小柴胡汤就变成了治肝郁化热,三焦筋膜挛急的奔豚汤,方中归芍芎养血柔肝,葛芍草柔肝缓急,黄芩清肝热,苔腻用苓术夏化饮,桑白皮半夏降气化痰,调气调津。合入苓术后,有当归芍药散之意,治血虚血瘀水盛。合入钩藤后,又有了抑肝散(变柴胡为葛根)之意。无口干口苦,没有明显的热象,故芩只用了5g.  去年急性荨麻疹后朵朵的抽动症好了两个月,其发作期有用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局方消风散,善后方用了当归芍药散,说明用麻黄对朵朵的抽动症并无不利。其善后方与今天开的奔豚汤思路也大部分相同,更加坚定了我选用此方的决心。

    11) 5/14 :

    朵朵昨晚称重为58斤(排便后,衣不多),上次外感后脾胃惭复,身体在长,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小儿抽动之本在于脾胃的虚弱,后续还要继续健脾胃。还有就是以前的时候,朵朵的抽动常因情绪不佳而加重,但从近一个多月的经历来看,在这方面好了许多,比如昨晚被批评后,不象以往默不做声,而是开始反抗,有勇气表达自已的想法,并且症状也没有加重,真是件让人开心的事啊 !   不过想到她昨晚没有休息好,今天早上精神差,我又很自责,孩子要管本身没有错,但是睡前责备她就是我的不对了。

    12)  5/15 背上痒,红疹,无恶寒发热,无口干口苦,无咽干咽痛,纳可,精神可,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腻,抽动近几日较轻微 

    口干,乏力,身痒,红疹,苔腻,小便少  太阳阳明夹湿 麻杏薏甘汤加苍术
    麻黄6  杏仁10 薏仁30  甘草5 苍术15 自加生姜3片 

    身痒口干为太阳阳明,小便不利苔腻为饮停于下,乏力眼睛酸胀可能为昨晚睡得太晚,暂未处理。苍术近三倍于麻黄是希望湿从小便而化。

    13)  5/17 服麻杏薏甘汤后,汗出,身上红疹部分结痂,说明太阳表解湿散,口干为汗出伤津,当补其津液 用白茅根茶

        桑叶10   白茅根20  煎茶饮

    14) 5/19   抽动症状持续缓解,处在一个很不错的状态,真的很开心,三个月的坚持终见成效,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下一步的治疗目标,我想从健脾胃生津液与凉血止血治潜血入手。维生素持续减量

    15)  5/25 平时基本看不到抽动症,有2个晚上在电脑上看电影时还是会有较明显的抽动症状,现在腿上身上又开台起红疹。身痒,水泡,无口干口苦,还是病位在表,湿毒欲从表解,用麻杏薏甘汤加术解表去湿,加蜕蝉僵蚕祛风止痒,加豆归白茅根利湿凉血活血,针对小便潜血

    麻黄8  杏仁10 生薏仁30  甘草5 苍术15  蝉蜕5 僵蚕10   白茅根20 赤小豆30  当归5 自加生姜3片  大枣3枚

    16) 5/28 身上的痒疹与水泡渐愈,抽动症状基本看不到了,处在一个很好的状态,当前的处方是用了去年尹周安开的善后方,当归芍药散加杏仁桑白皮,血与湿同调。算是开始进行善后巩固了。

      a)身体整体偏瘦,加上前段时间用麻黄剂发汗,津液也有损伤,舌淡,故辩为血虚。
      b) 舌苔白,中间厚腻,出水泡,辨为痰湿
      c) 舌下络脉偏黑虽然有较大的好转,但仍偏黑,辨为瘀血。
    血虚血瘀水盛,故选方当归芍药散,加豆归白茅根处理其小便隐血,杏仁薏米桑白皮有三仁汤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之意,取其畅湿利湿作用。

      当归10  赤芍10  川芎10  茯苓15 苍术10  泽泻10  赤小豆20 甘草10 桑白皮15 杏仁10   薏米15    白茅根20

       

  • 相关阅读:
    toj 2819 Travel
    toj 2807 Number Sort
    zoj 2818 Prairie dogs IV
    zoj 1276 Optimal Array Multiplication Sequence
    toj 2802 Tom's Game
    toj 2798 Farey Sequence
    toj 2815 Searching Problem
    toj 2806 Replace Words
    toj 2794 Bus
    css截取字符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uchsheng/p/1070867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