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胃胀不食与胸痹方

    孙女,81岁。身高152 cm 体重38 kg。辽宁丹东人,平素好抽烟,生活能自理,1982年胃癌切除1/3。近因侄儿过世心情悲伤,遂导致食欲不振,不知不知饥饱2月。2015年5月28日初诊。腹胀,饭后腹胀泛酸,嗳气频频,常需借助吗丁啉助消化。易头晕胸闷,家人说老人脉压差大收缩压达190mmHg,但舒张压不到50 mmHg,大便不成形。其人体瘦,色黄暗,对答流利,但愁眉苦脸。苔黄厚,脉弦,68次/分。处方:肉桂10克、枳壳30克、枳实15克、生姜20克、陈皮20克、茯苓20克、杏仁10克、党参15克、白术20克、干姜10克、生甘草5克,10剂。嘱症减隔天服。6月12日复诊:面带笑容,诉说药后能知饥饱,血压140/60mmHg,精神好转。

     
        秦女,65岁。身高163cm 体重44kg。2015年3月7日以“胃痛3年”主诉来门诊。体瘦,面黄,唇暗淡,焦虑神情。诉食欲不振,多食腹胀,喜嗳气。询其父母亲均有胃病。检查提示胃下垂1cm,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浅表性胃炎,胃窦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并有胸闷,尿频尿急,大便不爽等不适。处方:党参15克、白术15克、干姜5克、炙甘草5克、肉桂10克、枳壳15克、枳实15克。10剂,隔日一剂。2015年4月7日二诊:胃脘依然疼痛,进食后胃部板滞感,疼痛发作时觉胸口如有气上不来。4月5日 影像诊断:重度胃窦炎伴局部糜烂,胃下垂。血糖7.4。处方一:桂枝10克、肉桂10克、枳实30克、枳壳30克、干姜10克,陈皮30克。处方二:党参15克、白术15克、干姜5克、生甘草5克。两方交替服用,各10剂。2015年4月28日三诊:药后胃脘疼痛次数明显减少,服药后胃肠咕咕作响,舒适许多。原方续服20剂,服法同上。
     
        以上两案均为胃胀不食,均用桂枝生姜枳实汤、橘枳姜汤以及理中汤取效。桂枝生姜枳实汤药仅三味,治“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橘枳姜汤药亦三味,治“胸痹,胸中气塞,短气”。人参汤即理中汤,参术姜草四味,治“胸痹心中痞”。此三方均是治疗胸痹心痛心中痞的经方。何为胸痹?何为心中痞?何为心痛?这是一种以上腹部乃至胸部堵塞感、闷胀感、板窒感、疼痛感为特征的症候群。可以理解为消化道的腹胀腹痛,或呼吸道的咳嗽气喘,或循环系统疾病的胸闷气短等症状。病人常常有“气不够喘”“胸口和心窝下堵”“胃里像有一块石头”“胸口有气上不来”等等表述。
     
        桂枝生姜枳实汤重用枳实五枚,橘枳姜汤重用橘皮一斤,都是取其破气消痞的功效。秦案初用枳壳枳实各15克无效,转方加倍即痛减。孙案枳壳30克枳实15克,药后居然食欲大增。而且,两人均形销骨立,然不避枳实枳壳。孙案的血压,反而能升高。可见,枳实陈皮等理气消痞药的用量不能保守。瘦人而腹部按之痞硬者,枳实枳壳以及橘皮照样可以大剂量使用。
     
        两案均用到人参汤。为何用此方?这是张仲景的经验。“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人参汤理中焦,对大便不成形,胃中冷者宜之。人参汤是与他方共煎同服?还是如秦案那样采用人参汤与桂枝生姜枳实汤等分别煎煮隔日交替服用的方法,也需要临床研究。
     
        至于桂枝生姜枳实汤为何用桂姜?姜桂辛热,善于通阳,胸痹心痛短气,大多与胸阳不振有关。病心腹痛,见唇暗舌暗者,当多用桂;吐水腹泻,苔白厚或滑,当多用姜。
     
        胸痹一病,今人往往误解为冠心病,这种看法需要纠正。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中一些小方的临床应用来看,胸痹病也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以上两案是严重的胃病,但用胸痹小方却能取效迅速,可以证明。
  • 相关阅读:
    HDU 2639 Bone Collector II (01背包,第k解)
    POJ 2184 Cow Exhibition 奶牛展(01背包,变形)
    hihoCoder #1165 : 益智游戏 (挑战赛11 B题)
    UVA 562 Dividing coins 分硬币(01背包,简单变形)
    POJ Charm Bracelet 挑饰品 (常规01背包)
    hiho一下 第四十四周 博弈游戏·Nim游戏(直接公式解)
    UVA 624 CD(01背包,要记录路径)
    118 Pascal's Triangle 帕斯卡三角形 杨辉三角形
    117 Populating Next Right Pointers in Each Node II 每个节点的右向指针 II
    116 Populating Next Right Pointers in Each Node 每个节点的右向指针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uchsheng/p/458229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