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重构之美-跨越Web标准,拥抱语义网[废话先]

    连接
    ◆《重构之美》总目录
    上一篇:重构之美-走在Web标准化设计的路上[The End.] (6-1 01:40)
    下一篇:重构之美-跨越Web标准,触碰语义网[开门见山:Microformat]


    我又开始了,现在是2008-8-3 14:55,四年前的此时此刻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在蓝色理想发表了第一篇《重构之美-迎接Web标准化设计的来临[在怀疑中选择]》,四年后的此时此刻,我开始连载《重构之美》最后一部分,希望能画上一个句号。

    这篇文章写于2007-5-12 15:55,本想一年前发表,但是那时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这一系列,也就埋了一年多。

    这个标题在一年多前我就想好了,赶个时髦嘛,三部曲:迎接、在路上、跨越。蓦然回首,从2004年6月开始接触标准,04年8月到12月写‘迎接’,06年3月到6月写‘在路上’,现在开始写‘跨越’,三年三个阶段,时间一晃而过,我惊讶于自己在这个没有什么高科技技术含量的领域居然滞留了三年。有时想想,为什么是三年而不是三天?如果是三天多好啊,时间是那么的珍贵,尤其对我来说,年底即将面临人生年历的第三次十进一。

    太多太多的弯路了,我走了。太多太多的时间了,我费了。常常面对一个细得不能再细的问题,站在原地,左脚向前跨出一步然后收回,身体转动1度再跨出一步,又收回。总是要无比耐心的伸出收回左脚无数次后,右脚才能跟上去一次,站定。面对就这样在旋转中被消耗浪费掉的时间,一直以为自己很聪明是黄金是天才的我只能无限唏嘘和感慨于两点:1、我的愚笨。2、摸索的艰难和前进的不易。

    写下这个标题,其实我很惶恐。“跨越Web标准”我还是敢说的,但是语义网却不是那么好拥抱的,现在的我根本没有资格去吼“拥抱语义网”。当然我很喜欢这样的标题,很有气势,也希望自己能够有资格去“拥抱语义网”,因为Web标准从宏观上的意义我的理解中就在于衔接第一代的万维网和第二代的语义网,是所谓过渡。更重要的是在应用Web标准的这个历程中,我从实践上而不是书本上概念上感受到了这一点,感受到语义网的逼近。但是我仍没资格,无法拥抱,语义网在我的世界里仍是雾蒙蒙的一片,没有放晴,我只能继续的转动自己的身体,再次伸出我试探的左脚,期待着右脚的跟进,期待着穿越迷雾,感受晴空万里的互联网II。

    所以本来我是没打算在雾中动笔,但是可恶的是我在一年前信誓旦旦白底黑字地写下了“Promise”,唉,读者或许早忘了,但作者却没法不记住。当时停笔的原因很简单,写书。不得不坦白的交代,正是因为写书,我停止了写技术博。哎呀,我继续写博,都来看博了,谁来买我的书啊,书卖得不好不就没钱可赚了嘛,不写博了,写书去,然后大卖特卖,然后就发财啦,呵呵。当时的“Promise”是“Promise back with my book”,结果本来还很远的一年后就到了,而我的书仍遥遥无期。忙工作、人懒惰、写作水平差,总之一直是思想上豪情万丈的“我要写书”,而行动上始终处于“等明天”。等着等着,“明天”就到了,而我仍双手空空。

    标准群里的兄弟,样式之美的嗷嗷也在写一本和Web标准相关的书,甚至为了完成这本书五月开始辞职在家专心“做作业”。知道他的水平,看过他的目录提纲,很是期待。他问我:“你又专又兼,书呢?Y的你就不能专心点写书……”我也无比的郁闷,我不仅又专又兼,还琢磨着创业,还要泡吧K歌弹琴旅行写游记生活博玩WOW和长时间专注地发呆,Y的时间为啥只有24小时?丫的为啥我爱好那么多?和人家辞职写书的魄力简直无法相提并论,我只能恨恨的说:“你就不要当我还有写书这件事了……”。

    这一年发生在Web前端的事情不少。《设计心理学》《Don't make me think》等将UE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言必UE,貌似在前端凌驾一切。Flex2开始发飙,接过MM公司接力棒的Adobe打出了脱离浏览器的牌:Apollo。年前不断吊胃口的WPF一个多月前终于正式命名为Sliverlight,并迅速展开地毯式的轰炸和推广,1.0都还没开始,1.1 alpha又继续吊胃口。阿弥陀佛,vista终于发布了。最近Web标准领域又一件大事,本来一直属于地下组织的html5闪电浮出水面力压xhtml并成为下一代的html。三年来一直统帅前端的xhtml一夜之间就显得极为尴尬,同时还有建立其上的Web标准。Dreamweaver CS3正式发布,据说能完全基于“div”进行可视化设计,连ajax都可视,拖拖拉拉填填属性页面就搞定。于是,RIA携着html5的冲击,再加上DW CS3的助阵,似乎Web标准摇摇欲坠,即将轰然倒塌……

    怎么看待呢?怎么说呢?展开的话会让这篇废话很长,最后再提出来单独说吧。这里我简单用一句话表达我的观点:RIA无疑是一种进步和革命,但他不属于现在,而html5和DW CS3给我的感觉是倒退回2004年以前。

    写书真的是一件痛苦万分的事情,尤其是技术书。写老东西是痛苦的,因为成熟所以缺乏激情。写新东西同样是痛苦的,因为不成熟所以怀有顾虑。技术的路是学习的路,一路走来新旧交替,便成了恶性循环,死循环,一想到写书就不知道怎么办。尤其对于Web标准这种个人认为是强思路弱技术实现的东西,什么意思呢?就是很不稳定,学习的路更多的是自我否定的路,我06年写得文章对04年的文章是有否定的,而现在回看一年前的系列文章,又有不少否定。如此的反复和不稳定叫我如何能下笔去成书?从04年《程序员》找我约稿以来,“怕自己不成熟而误导读者”是我一直的心理障碍(现在庆幸当时拒绝了,否则若‘迎接’那部烂文章登上《程序员》,爆牙齿就会多出很多来,笑爆的)。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冲上顶以后再捧出一本书来,所以在去年答应了周筠姐姐写书以后,这一年来我把更多时间都花在冲顶上而不是写书上。愿望是美好滴,结局是悲惨滴。一年后的今天,不仅仅书的进度缓慢,而且山顶仍然湮没在渺渺云雾之中,靠,这山咋就没顶呢?

    从去年年初有了结构化的感悟后,严格的说此后整整一年都没啥质变和突破,一直都是coding、coding、部署、部署,对理论的实践,结构化的实践。虽然完整搞定了一次从零开始的团队应用部署,虽然在团队应用和项目管理方面获得了不少收获,虽然坚持抗下来的繁重编码工作中也让我在技术细节上获得了不少收获,但是……但是这些都是在领悟结构化后基本已经预见的东西,不过是用实践验证了理论一次,不过使得我更为熟练一些,更快一些,能够很忽悠的为个人简历添一笔“有大团队成功应用部署Web标准的经验”,仅此而已。我一直都清楚的知道也这么认为,在Web标准这个面上,这一年我一直以来的各种大小收获都没有一个能够和领悟结构化而产生的意义相提并论。这种在思路上期待突破的精神折磨终于在今年年初结束了,我好像终于又摸到了什么东西,好像终于又上了一个台阶。到底是有所突破还是哗众取宠,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最后,我决定从下篇开始,将此次标题修改为“触碰”,虽然“拥抱”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实际上还是在触碰、在试探、在蜻蜓点水……


    连接
    下一篇:重构之美-跨越Web标准,触碰语义网[开门见山:Microformat]
    上一篇:重构之美-走在Web标准化设计的路上[The End.] (6-1 01:40)
    ◆《重构之美》总目录

  • 相关阅读:
    HDU 2089 不要62
    HDU 5038 Grade(分级)
    FZU 2105 Digits Count(位数计算)
    FZU 2218 Simple String Problem(简单字符串问题)
    FZU 2221 RunningMan(跑男)
    FZU 2216 The Longest Straight(最长直道)
    FZU 2212 Super Mobile Charger(超级充电宝)
    FZU 2219 StarCraft(星际争霸)
    FZU 2213 Common Tangents(公切线)
    FZU 2215 Simple Polynomial Problem(简单多项式问题)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untian/p/74400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