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Hadoop Yarn内存资源隔离实现原理——基于线程监控的内存隔离方案

    注:本文以hadoop-2.5.0-cdh5.3.2为例进行说明。
     
    Hadoop Yarn的资源隔离是指为运行着不同任务的“Container”提供可独立使用的计算资源,以避免它们之间相互干扰。目前支持两种类型的资源隔离:CPU和内存,对于这两种类型的资源,Yarn使用了不同的资源隔离方案。
     
    对于CPU而言,它是一种“弹性”资源,使用量大小不会直接影响到应用程序的存亡,因此CPU的资源隔离方案采用了Linux Kernel提供的轻量级资源隔离技术Cgroup;对于内存而言,它是一种“限制性”资源,使用量大小直接决定着应用程序的存亡,Cgroup会严格限制应用程序的内存使用上限,一旦使用量超过预先定义的上限值,就会将该应用程序“杀死”,因此无法使用Cgroup进行内存资源隔离,而是选择了线程监控的方式。
     
    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应用程序的内存会超过预先定义的上限值?Java程序(Container)为什么需要内存资源隔离?
     
    (1)为什么应用程序的内存会超过预先定义的上限值?
     
    这里的应用程序特指Yarn Container,它是Yarn NodeManager通过创建子进程的方式启动的;Java创建子进程时采用了“fork() + exec()”的方案,子进程启动瞬间,它的内存使用量与父进程是一致的,然后子进程的内存会恢复正常;也就是说,Container(子进程)的创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内存使用量超过预先定义的上限值的情况(取决于父进程,也就是NodeManager的内存使用量);此时,如果使用Cgroup进行内存资源隔离,这个Container就可能会被“kill”。
     
    (2)Java程序(Container)为什么需要内存资源隔离?
     
    对于MapReduce而言,各个任务被运行在独立的Java虚拟机中,内存使用量可以通过“-Xms、-Xmx”进行设置,从而达到内存资源隔离的目的。然而,Yarn考虑到用户应用程序可能会创建子进程的情况,如Hadoop Pipes(或者Hadoop Streaming),编写的MapReduce应用程序中每个任务(Map Task、Reduce Task)至少由Java进程和C++进程两个进程组成,这难以通过创建单独的虚拟机达到资源隔离的效果,因此,即使是通过Java语言实现的Container仍需要使用内存资源隔离。
     
    Yarn Container支持两种实现:DefaultContainerExecutor和LinuxContainerExecutor;其中DefaultContainerExecutor不支持CPU的资源隔离,LinuxContainerExecutor使用Cgroup的方式支持CPU的资源隔离,两者内存的资源隔离都是通过“线程监控”的方式实现的。
     
    基于线程监控的内存隔离方案
     
    1.配置参数
     
    (1)应用程序配置参数
     
    不同的应用程序对内存的需求不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定义自己的参数,以MapReduce为例:
     
    mapreduce.map.memory.mb:MapReduce Map Task需要使用的内存量(单位:MB);
     
    mapreduce.reduce.memory.mb:MapReduce Reduce Task需要使用的内存量(单位:MB);
     
    (2)Hadoop Yarn NodeManager配置参数
     
    yarn.nodemanager.pmem-check-enabled:NodeManager是否启用物理内存量监控,默认值:true;
    yarn.nodemanager.vmem-check-enabled:NodeManager是否启用虚拟内存量监控,默认值:false;
    yarn.nodemanager.vmem-pmem-ratio:NodeManager Node虚拟内存与物理内存的使用比例,默认值2.1,表示每使用1MB物理内存,最多可以使用2.1MB虚拟内存;
    yarn.nodemanager.resource.memory-mb:NodeManager Node最多可以使用多少物理内存(单位:MB),默认值:8192,即8GB;
     
    2.实现原理
     
    Yarn NodeManager Container的内存监控是由ContainersMonitorImpl(org.apache.hadoop.yarn.server.nodemanager.containermanager.monitor.ContainersMonitorImpl)实现的,内部的MonitoringThread线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扫描所有正在运行的Container进程,并按照以下步骤检查它们的内存使用量是否超过其上限值。
     
    2.1构造进程树
     
    如前所述,Container进程可能会创建子进程(可能会创建多个子进程,这些子进程可能也会创建子进程),因此Container进程的内存(物理内存、虚拟内存)使用量应该表示为:以Container进程为根的进程树中所有进程的内存(物理内存、虚拟内存)使用总量。
     
    在Linux /proc目录下,有大量以整数命名的目录,这些整数是某个正在运行的进程的PID,而目录/proc/<PID>下面的那些文件分别表示着进程运行时的各方面信息,这里我们只关心/proc/<PID>/stat文件即可。
     
    文件/proc/<PID>/stat仅仅包含一行(多列)文本,可以通过正则表达式从中抽取进程的运行时信息,包括:进程名称、父进程PID、父进程用户组ID、Session ID、用户态运行的时间(单位:jiffies)、核心态运行的时间(单位:jiffies)、占用虚拟内存大小(单位:page)和占用物理内存大小(单位:page)等。
     
    ContainersMonitorImpl内部维护着每个Container进程的PID,通过遍历/proc下各个进程的stat文件内容(父进程PID、占用虚拟内存大小和占用物理内存大小),我们可以构建出每个Container的进程树,从而得出每个进程树的虚拟内存、物理内存使用总量。
     
    2.2判断Container进程树的内存使用量(物理内存、虚拟内存)是否超过上限值
     
    虽然我们已经可以获得各个Container进程树的内存(物理内存、虚拟内存)使用量,但是我们不能仅凭进程树的内存使用量(物理内存、虚拟内存)是否超过上限值就决定是否“杀死”一个Container,因为“子进程”的内存使用量是有“波动”的,为了避免“误杀”的情况出现,Hadoop赋予每个进程“年龄”属性,并规定刚启动进程的年龄是1,MonitoringThread线程每更新一次,各个进程的年龄加一,在此基础上,选择被“杀死”的Container的标准如下:如果一个Contaier对应的进程树中所有进程(年龄大于0)总内存(物理内存或虚拟内存)使用量超过上限值的两倍;或者所有年龄大于1的进程总内存(物理内存或虚拟内存)使用量超过上限值,则认为该Container使用内存超量,可以被“杀死”。(注意:这里的Container泛指Container进程树)
     
    综上所述,Yarn的内存资源隔离实际是内存使用量监控。
     
    3.源码分析
     
    3.1MonitoringThread
     
    线程监控的核心工作主要是由MonitoringThread(org.apache.hadoop.yarn.server.nodemanager.containermanager.monitor.ContainersMonitorImpl.MonitoringThread)完成的,内部就是一个“while”循环,以指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监控:
     
     
     
    其中,时间间隔monitoringInterval由参数yarn.nodemanager.container-monitor.interval-ms指定,默认值:3000,单位:ms。
     
    下面介绍“while”循环的处理逻辑。
     
    3.2 将新启动的Container加入监控列表以及将已完成的Container移出监控列表;
     
    每次监控开始之前都需要更新监控列表:trackingContainers,将新启动的Container加入监控列表,由containersToBeAdded表示;将已完成的Container移出监控列表,由containersToBeRemoved表示。
     
     
    containersToBeAdded和containersToBeRemoved都是通过“事件”由org.apache.hadoop.yarn.server.nodemanager.containermanager.monitor.ContainersMonitorImpl.handle负责更新的,如下:
     
     
    对于事件START_MONITORING_CONTAINER,它表示有新的Container进程,为其构建一个ProcessTreeInfo实例,用于保存Container的进程树信息,也就是说,这里考虑的不仅仅是Container进程,而是以Container进程为父进程的整个进程树,构造函数参数含义依次如下:
     
    containerId:Container ID;
    pid:Container进程的PID;
    pTree:Container进程树内存使用量计算器实例,不同的Hadoop运行平台(Windows、Linux)因为统计内存使用量的方式不同,因此需要不同的计算器实例;通过该计算器实例,可以获得当前Container进程树的内存使用量;
    vmemLimit:Container进程树可使用的虚拟内存上限值;
    pmemLimit:Container进程树可使用的物理内存上限值;
     
    注意:pid、pTree的初始值为Null。
     
    更新监控列表trackingContainers之后,下一步就是对监控列表中的Container进程树的内存使用量进行监控。
     
    3.3遍历监控列表trackingContainers,逐个处理其中的进程树;
     
     
    可以看出,监控列表trackingContainers中的每一个进程树元素是由ContainerId和ProcessTreeInfo共同表示的。
     
    下面介绍单独一个进程树的内存监控过程。
     
    3.4初始化进程树信息ProcessTreeInfo;
     
    如3.2所述,进程树监控列表trackingContainers是被不断更新的,而新加入监控的Container进程树信息是由ProcessTreeInfo表示的,
     
     
    其中pid、pTree的初始值为Null,因此监控过程中如果发现进程树信息ProcessTreeInfo的pid、pTree为Null,要对其进行初始化。
     
     
    (1)获取进程树元素,由containerId和ptInfo表示;
     
    (2)判断如果ptInfo(进程树信息)中的pId(Container进程的PID)为null,则表示需要初始化ptInfo;
     
    (3)获取ProcessTreeInfo pid,将其保存至pId;
     
    Container进程PID(pid)可以通过ContainerId(ptInfo.getContainerId())从ContainerExecutor(containerExecutor)中获取;如果获取不到相应的PID,可能是因为Container进程尚没有被启动或者ContainerExecutor已将其移除,也意味着此进程树无需监控。
     
    (4)获取ProcessTreeInfo pTree,将其保存至pt;
     
    这里需要介绍一下ResourceCalculatorProcessTree(org.apache.hadoop.yarn.util.ResourceCalculatorProcessTree)的作用。
     
    每一次对ProcessTreeInfo进行监控时,我们都必须获取该进程树内所有进程的运行状态(这里我们仅关心物理、虚拟内存使用情况等),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一个“计算器”,能够将进程树内所有进程的运行状态计算出来,ResourceCalculatorProcessTree就是用来充当“计算器”角色的,如下注释所示:
     
     
    ResourceCalculatorProcessTree是一个抽象类,也就意味着它可以有多种实现,具体选取哪一种实现取决于ResourceCalculatorProcessTree.getResourceCalculatorProcessTree:
     
     
    其中,processTreeClass由参数yarn.nodemanager.container-monitor.process-tree.class指定,默认值为null。
     
     
    因为传入的参数clazz值为null,所以我们仅仅关注上图红色箭头所指的逻辑即可。
     
    ProcfsBasedProcessTree和WindowsBasedProcessTree分别对应着ResourceCalculatorProcessTree在Linux平台和Windows平台的实现,通常我们关注ProcfsBasedProcessTree即可,也就是说,Linux平台下pTree的实例类型为ProcfsBasedProcessTree。
     
    (5)将pId、pt更新至ptInfo,初始化过程完成;
     
    3.5根据ResourceCalculatorProcessTree(ProcfsBasedProcessTree)更新进程树的运行状态(这里仅关注物理、虚拟内存),并获取相关的监控信息;
     
     
    (1)获取当前进程树的ResourceCalculatorProcessTree实例pTree,并更新其内部状态updateProcessTree(),实际就是更新进程树中的进程信息(详细处理逻辑见后);
     
    (2)获取当前进程树中所有进程的虚拟内存使用总量(currentVmemUsage)、物理内存使用总量(currentPmemUsage);
     
    (3)获取当前进程树中所有年龄大于1的进程的虚拟内存使用总量(curMemUsageOfAgedProcesses)、物理内存使用总是(curRssMemUsageOfAgedProcesses);
     
    (4)获取当前进程树的虚拟内存使用总量上限值(vmemLimit)、物理内存使用总量上限值(pmemLimit);
     
    3.6判断进程树的内存使用量是否超过上限值,虚拟内存与物理内存需要分别处理;
     
     
    isMemoryOverLimit的值用于表示进程树的内存使用量是否超过上限值,值为true表示超量(虚拟内存或物理内存两者至少有其一超量);值为false表示未超量(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两者均未超量);初始值设置为false。
     
    (1)如果开启虚拟内存监控,则判断进程树虚拟内存使用总量是否超过其上限值;
     
    (2)如果开启物理内存监控,则判断进程树物理内存使用总量是否超过其上限值;
     
    虚拟、物理内存监控选项的开启分别由参数yarn.nodemanager.vmem-check-enabled、yarn.nodemanager.pmem-check-enabled指定,默认值均为true,表示两者均开启监控。
     
    判断虚拟、物理内存使用总量是否超过上限值由isProcessTreeOverLimit()(详细处理逻辑见后)统一处理,两者仅传入的参数值不同,参考上图代码。
     
    3.7如果isMemoryOverLimit值为true,则表示进程树的内存使用量超量(或者虚拟内存、或者物理内存),执行“kill”并从监控列表移除;
     
     
    至此,进程树内存使用总量监控处理逻辑完成。
     
    3.8ResourceCalculatorProcessTree(ProcfsBasedProcessTree) updateProcessTree
     
    updateProcessTree用于更新当前Container进程的进程树:
     
    (1)获取所有的进程列表;
     
     
     
    其中,procfsDir的值为/proc/,numberPattern表示的正则表达式为[1-9][0-9]*(用于匹配进程PID)。对于Linux系统而言,所以运行着的进程都对应着目录“/proc/”下的一个子目录,子目录名称即为进程PID,子目录中包含着进程的运行时信息。所谓的进程列表,实际就是Linux目录“/proc/”下的这些进程子目录名称。
     
     
    进程列表processList包含的信息:1、10、100、...。
     
    (2)更新进程树processTree;
     
     
    因为Container进程树中的进程随时都可能启动或停止,因此每次监控开始之前都需要更新该Container进程的进程树;而且为了方便处理进程的年龄(加一),将该Container进程“旧”的进程树processTree缓存至oldProcs,然后清空processTree(详情见后)。
     
    (3)遍历(1)中进程列表,为每一个进程构建ProcessInfo,并将其保存至allProcessInfo;
     
     
     
    ProcessInfo的构建过程由方法constructProcessInfo()完成,处理逻辑很简单:
     
    a.读取“procfsDir/<pid>/stat”(即“/proc/<pid>/stat”)的文件内容,实际内容只有一行;
     
    b.通过正则表达式抽取其中的信息,并更新至pInfo;
     
     
    可以看出,ProcessInfo保存着一个进程的以下信息:
     
    name:进程名称;
    ppid:父进程PID;
    pgrpId:父进程所属用户组ID;
    session:进程所属会话组ID;
    utime:进程用户态占用时间;
    stime:进程内核态占用时间;
    vsize:进程虚拟内存使用量;
    rss:进程物理内存使用量;
     
    遍历构建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我”进程(即当前的Container进程),则将“我”保存至进程树processTree,因为当前的Container进程必须是此Container进程树中的一员;如果没有发现“我”进程,则表示Container进程(树)已经运行结束,无需监控。
     
    (4)维护进程之间的父子关系;
     
    allProcessInfo中保存着所有的进程信息,其中key为PID,value为对应的ProcessInfo,我们通过ProcessInfo的ppid(父进程PID),即可以维护出这些进程之间的父子关系。
     
     
    对于每一个ProcessInfo(进程)pInfo:
     
    a.根据pInfo ppid找出其父进程的ProcessInfo:parentPInfo;
     
    b.将pInfo加入parentPInfo的子进程列表中(ProcessInfo addChild);
     
    (5)构建当前Container进程(即(3)中的me)的进程树;
     
     
    a.将pInfoQueue初始化为me;
    b.如果pInfoQueue不为空,执行以下操作:
    b1.取出pInfoQueue的头元素pInfo,将其加入进程树processTree(注意重复检测);
    b2.将pInfo的所有子进程加入pInfoQueue;
    c.执行b;
     
    上述流程执行完毕之后,processTree中保存着当前Container进程的进程树。
     
    (6)更新当前Container进程的进程树中所有进程的年龄;
     
     
    处理逻辑很简单:遍历进程树,对于其中的每一个ProcessInfo,如果它是一个“老”进程(即出现在“老”进程树oldInfo中),则将其年龄加一。(注:ProcessInfo age初始值为一)
     
    到此,进程树更新完毕。
     
    我们以虚拟内存为例说明进程树的虚拟内存使用总量是如何计算的,如下:
     
     
     
    其实就是根据进程年龄做过滤,然后叠加ProcessInfo中的相关值(虚拟内存:vmem)。
     
    3.9ContainersMonitorImpl.isProcessTreeOverLimit
     
    isProcessTreeOverLimit用于判断内存使用量是否超过上限值,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共用此方法。
     
     
    currentMemUsage:进程树中所有进程的虚拟或物理内存使用总量;
    curMemUsageOfAgedProcesses:进程树中所有年龄大于1的进程的虚拟或物理内存使用总量;
    vmemLimit:进程树虚拟或物理内存使用上限;
     
    满足以下二个条件之一,则认为进程树内存使用超过上限:
     
    (1)currentMemUsage大于vmemLimit的两倍,这样做的目录主要是为了防止误判(见本文开篇所述);
    (2)curMemUsageOfAgedProcesses大于vmemLimit(年龄大于一的进程可以认内存使用比较“稳定”);
     
    至此,Hadoop Yarn基于线程监控的内存隔离方案介绍完毕。 
  • 相关阅读:
    数学+高精度 ZOJ 2313 Chinese Girls' Amusement
    最短路(Bellman_Ford) POJ 1860 Currency Exchange
    贪心 Gym 100502E Opening Ceremony
    概率 Gym 100502D Dice Game
    判断 Gym 100502K Train Passengers
    BFS POJ 3278 Catch That Cow
    DFS POJ 2362 Square
    DFS ZOJ 1002/HDOJ 1045 Fire Net
    组合数学(全排列)+DFS CSU 1563 Lexicography
    stack UVA 442 Matrix Chain Multiplication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urunmiao/p/507028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