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智能设备市场的认识,发表在雷科技 “构建下一代服务载体。智能设备这座宝藏该怎么挖?”现全文转录于此。
信息化以来,我们的信息平台经过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近年来新一代的信息平台——物联网又蓬勃发展,每一代信息平台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和变革,都曾经所未有的形式服务了或正在服务我们。未来非常长一段时间这三代信息平台将共同融合、协同以服务我们的生活、工作。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将结成一张巨大、无形,笼罩我们生活每个环节的网。这个网的终端将是一个个的智能设备。全部的服务都将通过各个领域的智能设备以及智能设备间的协同来实现。
这张网优劣的评价标准是其能否为人们提供便利的服务。而全部服务的基础评价标准就是自己主动化,智能终于唯一的评判标准是--自己主动化程度有多高。这个网应该是:以人类需求为中心,可以将人生活的每个维度都连接起来。包含连接家庭,交通工具,办公场所。该用户的人脉、日程安排等等。进而这个网可以自己主动分析应该给用户提供什么。
这个网可以称之为智能设备网。智能设备既是载体。也会是參与者、消费者,智能平台网通过智能设备收集用户的需求数据。又通过智能设备将一步步行动落地。
智能设备终于是使人可以便捷的生活、高效率的生产。
智能设备网中的“智能”应该分两个维度理解:第一。单体设备智能程度的提升。第二。全部领域的单体设备相互连接后形成的群体智能。智能设备网植根于群体智能。其完好则依赖单体智能和群体智能的相互促进。
单体智能设备能满足人类的一个详细需求,是智能设备网的基础。
假设把人类的需求分割开来,每一款智能设备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某一个需求而生。人类的需求是多样、多变的。所以环绕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智能设备都将不断的涌现,智能化程度也不断的提高。如可穿戴设备领域的智能手环、智能戒指,智能家具领域的智能冰箱、智能烤箱、智能秤、智能锁、恒温器,智能交通领域的自己主动驾驶等等。都使人类生活的某一方面得到了提升。
群体智能改善乃至更新了人类生活的方式。人类需求实质上是连续、不可切割的总体,仅仅有将每个单体设备连接起来协同管理并实现自己主动化才干给人类生活带来全新的体验。
单体智能设备通过互联,由server节点统一协作可形成智能程度更高的集群。群体智能形成的决策系统才是“智能”的核心。
因此,智能设备网的完好过程就像一个生态系统的形成和进化,每一款智能设备不断的演进。全部设备组成个的群体则不断的进化、淘汰劣势设备。催生新的单体设备,终于形成稳固的、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因此未来,全部的硬件、设施都将是智能的,最主要的“智能”是具备连接的能力、可被控制。
那么怎样才干构建群体智能生态系统? 众所周知,不论什么一家互联工公司都分前、后端的,用户管理、设备管理、数据库管理等组成的后端管理系统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
智能设备网也是如此。智能设备是该网与人类交互的窗体,真正的核心是支撑这个网的云(云存储、云计算)、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宽带及移动通信等通信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智能设备能够理解成物联网的延伸。各个技术在这个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可參考“虚拟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传统互联网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代的信息平台中,假设真的想要塑造全新的生活方式。如今的智能设备如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等就智能化水平、丰富程度、互联程度而言,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不管是瞄准人类某一特定需求的单体智能设备还是试图构建革新人类生活的群体设备网,都还是一片蓝海。尤其是后者。不管是大企业、小公司,还是想象丰富的创业者都还有广阔的天空施展拳脚。
抛开云、数据中心、网络建设等不谈,仅仅从智能设备单品和智能设备互联互通双方面来说,不管传统硬件还是互联网公司。都能够基于自身业务在智能设备市场上找准定位、开拓商机,如 360 将安全拓展到硬件、百度开发新的搜索方式。每一行业如教育、游戏都有能够挖掘的空间,给用户带来新的交互、体验方式。
对大公司而言,占据市场的机会在于统一互联技术、规范通信协议--一致的语言体系,全部的设备都通过同一种语言对话是最好的境地。眼下“设备语言”尚处于混沌,每个或者一类单体设备各有各自的“语言”,互联网各企业巨头也都在卡位,纷纷推广自己的平台或者入口。
对小公司,尤其是创业者而言,切中用户需求痛点。推出小而美的单体智能设备或者改造传统设备,使其智能化无疑是分一杯羹最好的方式。但要牢记的有两点:
1.智能设备的价值是提供服务,最好是提供自己主动化的服务。请你瞄准特定人群的一个特定需求。形成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给用户的生活至少增添那么一抹亮色你的产品才有生存的希望。最有前途的智能设备的,是能引导用户開始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2.智能设备真正实现智能化的方法是组网、协同。
首先单体智能的形成通过多点协同更易操作。有组织、有纪律、看上去有点智能的蜂群实质上是由单个仅仅会八字舞、但分工明白的傻蜜蜂组成的。
因此假设你想开发智能化程度高的单品,不要试图开发一个“超级大脑”来控制每个细节。而是将产品划分成多个分工明白的“小脑”、“小小脑”相互协作。
其次。你的产品应该为未来的群体智能打下基础,从而实现自己主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