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载与安装
redis的下载地址
http://redis.io/
http://www.redis.cn/
下载后redis安装包后缀名为tar.gz,说明是linux环境下的。
解压缩:
tar -zxvf redis-3.0.4.tar.gz -C /opt/module
解压之后,进入到redis的安装目录,然后在命令行执行命令:
make
redis由于是C++编写的,依赖于gcc,所以系统需要安装gcc,如果没有装,则执行make命令会失败,报错如下:
解决办法就是安装gcc
yum install gcc
权限不够的话,可以在命令最前面加上sudo
继续执行make命令,此时可能还会发生"Jemalloc/jemalloc.h: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的错误
解决办法有两个:
第一个是直接执行如下命令:
make MALLOC=libc
第二个是执行:
make distclean
然后再运行make
注意的是,如果按照第一种方式解决,那么执行完那个命令之后无需再执行make命令,第二个则需要在执行完那个命令之后,再执行make。
最后一步,执行:
make install
看到如下的报文,就说明安装成功了:
建议不要make test而直接去运行redis,因为会耗费很多时间。
进入到/usr/local/bin目录下会看到redis的相关的执行文件:
redis-server用于开启redis服务器
redis-cli 用于打开客户端命令行窗口
redis-check-aof 用于纠正aof备份文件的错误
redis-check-dump 用于纠正dump备份文件的错误(不符合语法规范的内容)
redis-sentinel 用于开启哨兵模式
redis-benchmark 用于redis的压力测试
二、启动测试redis
启动redis之前,首先需要修改一下redis的配置文件,因为redis默认情况下不是以后台进程运行的,所以为了方便,先将redis设置为以后台进程的方式运行。进入到redis的安装目录下,redis包含的文件如下:
创建一个文件夹myredisconf作为我们自定义的配置文件的存放位置,这是为了备份(尽量不要去直接修改最原始的配置文件)
mkdir myredisconf
然后复制一份redisc.conf到这个文件夹下:
cp redis.conf myredisconf/
修改这个配置文件:
将daemonize no修改为yes,表示可以后台进程的方式运行
启动redis服务器:
redis-sever /opt/module/redis-3.0.4/myredisconf/redis.conf
redis-server命令后面跟的是配置文件的所在完整路径
查看redis的后台进程是否开启:
可以看到,已经开启了
启动redis客户端命令行窗口:
redis-cli -p 6379
6379是端口号
在命令行输入ping,返回显示的是pong说明客户端和服务器已经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