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GDT、GDTR、LDT、LDTR的理解

    GDT是全局描述附表,主要存放操作系统和各任务公用的描述符,如公用的数据和代码段描述符、各任务的TSS描述符和LDT描述符。(TSS是任务状态段,存放各个任务私有运行状态信息描述符)
    LDT是局部描述符表,主要存放各个任务的私有描述符,如本任务的代码段描述符和数据段描述符等。
    GDTR是一个长度为48bit的寄存器,内容为一个32位的基地址和一个16位的段限。其中32位的基址是指GDT在内存中的地址。
    LDTR是局部描述符寄存器,由一个可见的16位寄存器(段选择子)和一个不可见的描述符寄存器组成(描述符寄存器实际上是一个不可见的高速缓冲区)。
    这里加入我的理解:应为GDT中除了有段描述符之外还有LDT描述符,所以微处理器在GDT中寻址LDT时,也需要使用选择子,以保持与段描述符寻址的统一。
    在这里还要引入一个段选择子的概念。段选择子是一个寄存器,高13位用来指示描述符在描述符表中的索引号,低两位是表示使用描述符的特权级别;另外一位(T1)是GDT和LDT的信号量,如果T1=0,则使用GDTR,如果T1=1,则使用LDTR。选择子将被装入段寄存器中。系统中的段寄存器共有六个:CS、SS、DS、ES、FS和GS。当选择子被装入段寄存器时,微处理器会自动将其对应的描述符装入描述符寄存器。
    系统任务切换时,LDT切换,而GDT不切换(因为真个系统只有一个GDT),这时新任务的LDT描述符的选择子就被装入到LDTR中。

    任务切换过程中,各个相关寄存器的变化?
    当 任务切换时,如果使用的是LDT,首先变化的是LDTR。段选择子被装入LDTR,同时LDT描述符自动被装入描述符寄存器。系统利用LDTR中的段选择 子来定位LDT描述符在GDT中的位置。这里我不明白的是LDTR中的LDT描述符和GDT中的描述符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自动装入到LDTR 中的描述符到底是什么?从哪来?请高手指点!

    为什么要有一个GDTR,并且GDTR的结构和LDTR不一样呢?
    这主要是因为系统只有一个GDT,而GDT的描述符有不能存放在GDT中(LDT的描述符都存放在GDT中),所以就需要一个GDTR来指示GDT在内存中的位置。因为GDTR是直接指示内存地址,而LDTR主要指示LDT描述符在GDT中的位置和属性,所以GDTR和LDTR的结构也不同。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xmurobin.blogbus.com/logs/11842842.html

    ------------------------- 以下来自他处-----------------------------------------------------------------------

    GDTR和LDTR如何把虚拟地址转换线性地址



    GDTR是一个48位寄存器,指向全局描述符表GDT,从16位到47位前32位表示GDT在内存中的地址,是线性地址,需要通过页表转换成物理地址
    LDTR是一个16位寄存器,是在GDT中的索引,指向局部描述符表LDT,每个任务有一个LDT,不同的LDT占用不同的内存段,由不同的系统描述符描述,这些系统描述符放在GDT中.
    LDTR里面保存的是索引值,指向LDT在GDT中的位置

    如果手头上有虚拟地址xxxx:yyyyyyyy
    首先从GDTR中取出GDT的基址BA找到GDT
    xxxx一共16位,根据倒数第三位即T1位判断
    如果T1=0,xxxx的前13位表示的是GDT的位置索引,根据索引得到一个描述符
    该描述符含有段的基址与其他各种信息,段的起始地址+yyyyyyyyy就得到线程地址

    如果T1=1,那么从LDTR得到LDT的位置索引,在GDT里面找到LDT描述符,LDT描述符里面包含LDT的线性地址
    找到LDT,取出xxxx的前13位,在LDT中找到段描述符,该段描述符里面包含段的基址等信息.
    而后段的基址加上yyyyyyyy得到线性地址

  • 相关阅读:
    Mac下搭建php开发环境
    phalcon:跟踪sql语句
    phalcon的CLI应用
    phalcon遇到的那些坑
    浏览器 批量大文件上传下载
    网页 批量大文件上传下载
    B/S 批量大文件上传下载
    JavaScript 批量大文件上传下载
    js 批量大文件上传下载
    vue 批量大文件上传下载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zl050819/p/482305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