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编写测试用例的方法与原则

    编写测试用例常用的方法:

    白盒:

    1. 代码检查与走查
    2. 桌面检查
    3. 同行评审
    4. 逻辑覆盖

    黑盒:

    1. 等价类划分法
    2. 边界值分析法
    3. 错误推论法
    4. 因果图法
    5. 判定表驱动法
    6. 正交试验法
    7. 功能图法
    8. 场景法
    测试用例的综合策略: 
       1、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经验表明用这种方法设计出测试用例发现程序错误的能力最强。 
       2、必要时用等价类划分方法补充一些测试用例。  
       3、用错误推测法再追加一些测试用例。
       4、对照程序逻辑,检查已设计出的测试用例的逻辑覆盖程度,如果没有达到要求的覆盖标准,应当再补充足够的测试用例。
       5、如果程序的功能说明中含有输入条件的组合情况,则一开始就可选用因果图法。

    测试用例的制定原则

      测试用例要包括欲测试的功能、应输入的数据和预期的输出结果。测试数据应该选用少量、高效的测试数据进行尽可能完备的测试;基本目标是:设计一组发现某个错误或某类错误的测试数据,测试用例应覆盖方面:

      1、正确性测试:输入用户实际数据以验证系统是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测试用 例中的测试点应首先保证要至少覆盖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各项功能,并且正常。

      2、容错性(健壮性)测试:程序能够接收正确数据输入并且产生正确(预期)的输出,输入非法数据(非法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数据、溢出数据等),程序应能给出提示 并进行相应处理。把自己想象成一名对产品操作一点也不懂的客户,在进行任意操作。

      3、安全性测试:对未经授权的人使用软件系统或数据的企图,系统能够控制的程度,程序的数据处理能够保持外部信息(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

      4、接口间测试:测试各个模块相互间的协调和通信情况,数据输入输出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5、数据库测试:依据数据库设计规范对软件系统的数据库结构、数据表及其之间的数据调用关系进行测试。

      6、边界值分析法:确定边界情况(刚好等于、稍小于和稍大于和刚刚大于等价类边界值),针对我们的系统在测试过程中主要输入一些合法数据/非法数据,主要在边界值附近选取。

      7、 压力测试:输入10条记录运行各个功能,输入30条记录运行,输入50条记录运行。。。进行测试。

      8、等价划分:将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有效的和无效的)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类。

      9、错误推测:主要是根据测试经验和直觉,参照以往的软件系统出现错误之处。

      10、效率:完成预定的功能,系统的运行时间(主要是针对数据库而言)。

      11、可操作性:理解和使用该系统的难易程度(界面友好性)。

      12、可移植性:在不同操作系统及硬件配置情况下的运行性。

      13、回归测试:按照测试用例将所有的测试点测试完毕,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开发人员 已经解决,进行下一轮的测试。

      14、比较测试:将已经发版的类似产品或原有的老产品与测试的产品同时运行比较,或与已往的测试结果比较

    测试用例如何设计

      在测试用例的设计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开发的详细设计文档,充分了解产品的详细功能,不清的地方与开发人员进行沟通,搞懂每个功能,尽量详细到输入框、按钮等小功能,功能点清楚之后按照功能模块分类进行用例编写。在具体的用例设计中会运用到等价类 边界值等黑盒测试方法。

    推荐测书籍:软件测试的艺术

  • 相关阅读:
    Hdu 1257 最少拦截系统
    Hdu 1404 Digital Deletions
    Hdu 1079 Calendar Game
    Hdu 1158 Employment Planning(DP)
    Hdu 1116 Play on Words
    Hdu 1258 Sum It Up
    Hdu 1175 连连看(DFS)
    Hdu 3635 Dragon Balls (并查集)
    Hdu 1829 A Bug's Life
    Hdu 1181 变形课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977690557/p/871686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